蚂蚁用什么搬食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
精选回答
蚂蚁之间是用什么通讯的,为什么很远的地方有食物蚂蚁能知道?

提起蚂蚁,它可谓充满着神奇,它们靠着极强的群体意识去拼搏来获得生存的同时,也凭着各自的顽强耐力和勇于吃苦的可嘉精神去发展。

其实,我们有时通过观察发现,蚂蚁属于一种群居生活的小动物,而且在它们那个小小的国度里,都会自觉地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赖以生存的家园。

1、蚂蚁的特征:蚂蚁主要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蚂蚁的头部有感知气味的触角,它是蚂蚁获得信息的主要器官。

蚂蚁还有复眼和口器,而且颅内生有咽头和前后咽头腺。

蚂蚁胸部生有六足,腔内主要是食道和腺管。

蚂蚁的腹部则是嗉囊、前胃和中肠以及直肠等主要身体器官分布的区域。

2、蚂蚁的食物:蚂蚁日常主要以食用小型昆虫、小动物尸体以及植物种子和菌类。

但是还有部分蚂蚁种类以肉为食。

3、蚂蚁的过人之处:蚂蚁过人之处就是力大无比,它们个个都能搬起比自己体重重达几倍的东西。

一、蚂蚁之间的联系靠什么?蚂蚁属于一支比较神秘的物种,它们不但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联系方式和语言(肢体的语言)。

科学家研究发现,蚂蚁彼此间的交流主要方式有以下这么四种:第一种是触角沟通:蚂蚁的触角是蚂蚁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

这主要是因为蚂蚁的视力很差,是蚂蚁的的短板之一,这样就限制了蚂蚁的视野,好在蚂蚁通过灵敏触角来弥补它们这个先天不足。

蚂蚁的触角神经系统很灵敏,可以像眼睛一样形象地捕捉和观察外界物体的形状,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用触角的接触来传递各自需要的信息了。

第二种是腹部刮器:通过研究发现,蚂蚁是没有语言交流的物种。

但是,它们腹部有一种刮器,它们可以能通过腹部的刮器震动而发出声来。

蚂蚁就是利用腹部的刮器通过摩擦震动的原理发出声音,向别的蚂蚁讨要食物。

第三张是散发气味:通过散发气味来传递信息,这也是蚂蚁同有些动物有着同样的本能和属性。

这主要是蚂蚁的体内有一套腺体,而这套腺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散发不同的化学物质,来传递彼此需要的20多种信息。

第四种是动作示意:通过动作示意来传递信息是蚂蚁的第四种沟通方式。

如果它们一旦发现食物或者有其它危险的时候,就会快速地回到自己的蚁穴并且不断地挥动自己的触角来回爬动示意,然后给伙伴们带路。

二、当远方有食物时,其它的蚂蚁又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尽管蚂蚁的触觉很灵敏,当远方的有食物时,它们的触角即便是再灵敏也是都触摸不到的。

那么,一旦远方有食物它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答案很简单,这主要是来源于同伙的报信。

当有的蚂蚁发现有食物而且自己有没能力搬回时,它就会很快地返回蚁巢,喊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

这个现象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蚂蚁有着比较强的相互交流信息能力。

1、当一只蚂蚁发现一块食物,它在奔回蚁巢时的行动就会很匆忙,与另一只蚂蚁碰到一起时,就用两根触角互相触碰一下,刺激同伴去找食。

这样一个传一个,使更多的同伴受到刺激出来找食。

2、第一个发现食物者,在返回蚁巢时,已经在沿途留下了一些气味,这是从腹尖的肛门和足上腺体分泌出一种叫做路标信息素的分泌物。

被动员出来的蚂蚁闻到这种气味就会顺着这个特殊的路标找到食物,并把食物搬运回巢。

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蚂蚁的触角触碰方式比较复杂,它们通过这些不同的触碰,发送着不同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就就相当于它们的一套“语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深表谢意。

我从小到老一直在观察蚂蚁们的生活规律,大蚂蚁,中蚂蚁,小蚂蚁,黄蚂蚁,黑蚂蚁,白蚂蚁,飞蚂蚁,公蚂蚁,母蚂蚁。

大的蚁族成千上万,几万,十来万,几十万,上百万。

蚁窝的建设与我们水泥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蚂蚁搬家,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一是天气变化,二是有灾害发生。

它能感知预测到所发生的灾害。

蚂蚁互相传递信息,主要靠它的触须。

成千上万蚂蚁在搬迁,迁徙时,前面一般有几只十来只蚂蚁先打探情况,往回向蚁王汇报工作,然后又增加部分蚂蚁,再出发,下一步就是浩浩荡荡向前开拔,凡是寻找新家的蚂蚁们都会含着蚁卵,往回走的大多空手。

一是搬运食物,二是回去联系更多的蚂蚁。

蚂蚁主要还是靠行走路线,释放出自己的气味,让其它蚂蚁了解近距离交流信息。

大的蚁军家族搬家搬几天几夜。

找一份属于自己的风景 2023-08-25 13:19:54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