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什么意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什么

飞花似梦
精选回答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鉴于西汉外戚篡权的教训,东汉初的光武帝、明帝重视防范外戚,规定他们不得封侯参政。

但时势胜过人算,一旦出现皇帝幼小即位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东汉的外戚照样会专权。因为皇权有意与功臣后代或地方豪族联姻,以加强自己的政治基础。

当皇帝孤弱时,他的母家就成为他最可靠的支持力量。从东汉章帝以后,继位者多为幼君,女主垂帘,为外戚专权提供了极大便利。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什么意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什么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借由皇权之力而兴,也常会因皇权而败,其克星就是宦官。禁省制度规定,皇帝在后宫的生活主要由宦官陪侍,一般的士人官僚不许随意人内。本来皇帝处理政务要去前廷,但在其老弱或生病或其他情况下,也可能在后宫办公,这就给宦官揽权提供了机会。

东汉王朝的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都是利用皇帝本人能力的不足,“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暂时窃据了皇权。

东汉王朝大权不在皇帝手上,外戚宦官交替掌权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虽然从秦朝开始就建立了君主专制的制度,表面上看起来是皇帝一人权利独大,但是实际上,现实的发展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很多朝代都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还有外戚专权等等一些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历史现象。东汉的宦官和外戚专权就成为了一个典型,那么为什么东汉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宦官和外戚专权的局面呢?皇帝作为权利的唯一拥有者,为什么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去避免这种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一、皇帝的无能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比较无能,但是东汉的皇帝,却做不到。但是这点和开国皇帝刘秀的影响并不大,刘秀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亲自治理国家,打理朝政,皇权也是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到了汉章帝时期,就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汉和帝上位之后,其他的皇帝要么是年龄比较小,要么是昏庸无能,所以才会出现宦官和外戚专权的局面。

二、宦官为了权利不顾一切。

宦官是离权利中心最近的地方,他们虽然出身低贱,但是长期在宫中为奴,又是六根不全的人,所以容易被很多人看不起。这样的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再加上各种势力的打压,皇宫中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使得宦官们都比较狡诈狠毒。通常,宦官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权利,也是不顾一切,所以他们有了权利,必然不会轻易放下。

三、外戚有豪强地主的支持,所以能专权。

当年刘秀打天下,靠的就是地主豪强的支持,所以地主豪强在东汉的势力,是很膨胀的。他们也是比较贪得无厌的,毕竟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利扩大,他们才会不择手段的夺取政权。

简答:东汉时期外戚、宦管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危害。

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大多年龄较小,由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外戚(即皇帝的母党、妻党一族)专权。皇帝成年,结纳身边宦官争夺大权,又导致宦官专权。

表现及危害:

1、外戚、宦官之间多次争斗,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谋私利,使东汉政治一片黑暗。

2、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以前宦官徒党多做地方官,现在也做朝官了;以前做地方官多是县官,现在做州刺史郡太守了。

3、内外重要官职多被他们把持,垄断了仕途。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实质

是弱势话事人权力的平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什么意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什么

东汉起家于刘秀与士族的团结与平衡。

因此,刘秀等人天生就属于弱势话事人。这时,如果他们想成为强势话事人,就需要有人打击士族;宦官和外戚就成了帮手。

不过今日之友可能是明日之敌,所以,往往是外戚先上台,然后宦官和年幼话事人合谋处理外戚。就这样,东汉浑浑噩噩地过了近百年,直至黄天当立.

外戚专权是什么意思?

外戚亦称“外家” “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史 书 《外戚传》和 《后妃传》记载,外戚是通过婚姻与皇室结成的外姓亲属,包括后妃系统的亲族、皇家公主的夫族,实际上是一种直接依附于太后、皇后、皇帝宠妃、公主的裙带政治集团,史称为“戚党”或 “后党”。由于外戚的权势恶性膨胀,便会有许多文臣武将前来趋附,结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什么意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什么

外戚出现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几个,一个是皇位继承制度非常局限。自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了将自己的皇位一直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自称始皇帝,这种皇帝的继承制度使得继承人的选择只能出现在当今皇帝的子嗣当中,这也就大大的缩小了选择的余地。

第二个原因则是后宫干政而留下的毒瘤。东汉的很多皇帝继位的时候都很年幼,而他们的母后或者是皇后都非常长寿,汉朝又进一步确立了皇后的地位,临朝称制让皇后或太后的权力扩大,东汉后宫干涉朝政的现象是汉朝时期皇后制度和后宫制度并不完善成熟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其更是封建阶级对完善后宫制度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对后宫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在汉朝,出现了外戚掌权和宦官专权交替的无限循环状态。

第三点则是儒家传统的仁孝思想,很多时候,皇帝都要以身作则表现自己的

追忆似水年华 2024-05-08 10:54:41

相关推荐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青团的绿色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绿色是用一种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三种。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曾常用,现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