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音乐作曲名家《爱德华·埃尔加 Edward Elgar》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空久旧梦 名家名曲
精选回答

爱德华·埃尔加 ( Edward Elgar)

从事职业:作曲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所在地区:英国

人物介绍

不可否认,对一位作曲家生平了解越加深入,对其作品的用意和理解也随之而深入。Edward Elgar (1857——1934),作为在并非欧洲大陆般浓厚的古典音乐背景的大不列颠群岛上成长,而建立其自己世界声誉的为数不多的作曲家之一,也可以说是道路曲折。更何况自小完全靠“自学”而不曾受过正统音乐训练,难度更加是非常人所想。

1899年Enigma(Op. 36)的成功首演使得不惑之年的Elgar超越同辈日渐确立自己的地位,虽然此时他还没有写出一部交响曲。数年之后(1908年底),他的第一交响曲(A flat Major,Op. 55)终于不负众望,诞生后的一年中上演百次。首演是在Manchester,由当时成立不久的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首席指挥Hans Richter执棒,他对此作品不乏赞誉,“堪称当代最为伟大的交响曲,不仅仅是英国最伟大的,而是全世界的!”而一年之后,Elgar的小提琴协奏曲(B Minor, Op. 61)诞生(1910),这部献给Fritz Kreisler并由其首演的作品,由于总总原因未能留下录音——而此空白却由作曲家(任指挥)在古稀之年和当时仅15岁的神童Yehudi Menuhin留下了历史上堪称经典的录音(1932)。

应该说,Elgar的后期作品较前期风格变化巨大,更加偏向内省和沉郁。(注意,此处的后期其实指1920年前后。由于在1920年当作曲家的爱妻Alice Elgar过世后,十四年间几乎不曾创作。倍受丧偶之痛的Elgar甚至对友人说,自己非常孤独,只有这几只狗是他的朋友。)1918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混乱的世界日渐看到平和的希望时,Elgar已经目睹了发生的一切,时间的不可逆转,过去时日,生活和秩序的一去不返让他深受影响。数年间(1918——1920),创作了他的非常重要的三部室内乐作品和一部与Dvorak的Op.104齐名的大提琴协奏曲(E Minor,Op. 85)。这三部室内乐作品为,小提琴奏鸣曲(E Minor,Op. 82)、弦乐四重奏(E Minor, Op. 83)和钢琴五重奏(A Minor, Op. 84)。

至于这几部后期作品,其中的小提琴奏鸣曲并没有听过,不敢妄加揣度;其余三部作品,听过几遍,略谈管见。

写这些东西的初衷来自于他的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三乐章的作品(1. Moderato; 2. Adagio; 3.Andate-Allegro),充满优美的旋律和高亢的情绪,只是背景其实是非常的内敛和忧郁。第一乐章由钢琴主导,只是其中的些许旋律由弦乐奏出。虽为Moderato,其中的冲突和激烈已经让人目不暇给。整个乐章里,钢琴统领同时给出许多动机,这些动机在弦乐的诠释、充实下形成发展。而由发展到最后的再现,可谓水到渠成,相当完美。乐章里充满小步舞曲般迷人的节奏,而弦乐的发展中也带有一种和法式忧郁不同的氛围(这种感觉在Claude Debussy的四重奏第三乐章和Bela Bartok的第二四重奏第一乐章里有很强体现。),或许就是Elgar式的吧。第二乐章在弦乐器和钢琴的齐奏下缓缓展开,仿佛悠悠的海风在黑夜里轻拂回忆。此间弦乐的发展更加依靠自身,而钢琴在期间的呼应和点缀则使得旋律丰满,使人充满遐想。最后一个乐章一开始就有总结的味道,倒是让人觉得略有仓促。不过作者对其中主题的发展倒是跌荡起伏:利用节奏的变化使得发展一波三折。整部作品听起来能够很明显的看出为和弦乐器和旋律乐器两部分,至于弦乐部分内部似乎发掘不够——或许这就是钢琴五重奏的特点?毕竟和四重奏不一样,或许五重奏的目的就是在钢琴和提琴们间达到一种默契和统一,不过多的强调大中小提琴们各自的特色。还有个感觉就是,钢琴五重奏毕竟有一些小型的钢琴协奏曲的味道,所以在交响特点上倒是有点感觉,不禁想起Johannes Brahms的那首钢琴五重奏(F Minor, Op. 34)。

Elgar那首早于钢琴五重奏完成的弦乐四重奏,相形之下略显平淡,但至始至终依旧无法摆脱那种独特的忧郁。这部作品也是三个乐章:1. Allegro moderato; 2. Piaceol (poco andante); 3. Finale (Allegro molto)。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旋律的发展更加具有主观性,更加贴近人的紊乱的思绪。第一乐章的发展似乎不是非常顺利,几近中止——多次为小提琴将其救起,然而很快又沉了下去,最后似乎就此销声匿迹。第二乐章以一个略带英雄气质的动机开头。不过在重复的时候,感觉大变,仿佛一下进入沉思。这一乐章非常好,四样乐器中,大提琴和中提琴有非常明晰自我的发展的旋律,小提琴们虽然占据高音,但是四乐器能很好的融合。很有意思的是大提琴和中提琴其间相互呼应,共同重复高音主题使得旋律久久萦绕而不消散。和钢琴五重奏的结束乐章类似,此第三乐章也有总结的味道。果断,迅速的节奏的确有如Alice Elgar所说,“就像疾行的骑兵部队在猛烈的扫荡。”而这深为她喜爱的作品的第二乐章,在她的葬礼上也被重复,不敢想象当时的Elgar会有多悲伤。

最后再简单说说Elgar晚期最为著名的作品,大提琴协奏曲。1965年John Barbiroli指挥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和Jacqueline Du Pre合作的录音可谓这部作品的首选。Barbiroli对乐队的控制能力是无可置疑,提起他就会想起他指挥的Mahler交响曲Nr.5,同为经典的感人力作。整部作品有四个乐章,一反往常大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第一乐章为Adagio-Moderato,一开始大提琴就以深沉和压抑的演奏攫取听众的注意,而同样压抑的乐队更加重悲剧的气氛。听众不可能放松,不可能获得谅解。稍后第二乐章(Lento-Allegro molto)开头,大提琴的拨奏则将紧张如弓的气氛拉至极点,这就是Elgar,不以英国人常有的绅士习气自居,多的却是内心的间接有力的释放。第三乐章是个Adagio,趋近抒情的大提琴却让人无法放心,时时回响刚才的磨难——就像Elgar在回忆战争本身的痛苦一样。而最后一个相对较长的Allegro并没有摆脱前面的影响,Elgar没有选择乐观和自信来盲目地麻醉自己,依旧是沉重和无奈——一种清醒、负责的方式来结束,大概这样也才符合他本人的性格。

Elgar作为英国作曲家里最为重要的代表,给人的感觉却几乎没有英国人的特点,不可谓不是一种奇怪现象。当Elgar在与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紧密合作的时期(从1904年乐团成立到他去世),人们非常熟悉他;可是待他去世后,也有人走茶凉的味道——尽管有不少指挥依旧不断地推广,演出的他的作品;直到当代,当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这位晚期远离音乐,离群索居的智者时,才再次发现他的思考原来是那样深邃。

月亮的温度 2023-08-12 15:36:33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言字怎么查部首

“言”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言,就可以查到了。言(拼音:y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说话,引申指所说的话,或者所说、所写的一个字、一句话。这些意义还存在于“言论、言语”等词语的义素中。
言是汉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时简化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类:
1、表示言语行为,如:语、谈、谓、诵、誓。
2、与言语有关的品德,如:诚、谅、诈、谦。
3、与言语有关的名物,如:诗、词、谣。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说明,世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因此人们应当从无尽的欲望中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一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可能发生,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因福得祸。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