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巴和下巴的甲胄鱼

顺其自然
精选回答

5.41亿年前开始的寒武纪,地球海洋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整个生物界呈现了爆发式的演化场景。尤其是无脊椎动物展现了蓬勃发展的面貌,各个门类的祖先竞相出现。

同时,生物界首次出现了脊椎动物的最早代表——原始无颌鱼。这支无颌鱼类的出现不仅给生物界增添了海洋新成员,而且预示了生物演化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但它们称霸海洋只有一段短短的历史,这又是为什么呢?

无颌鱼出现:脊椎动物展现“初舞台”

在寒武纪大爆发中诞生的昆明鱼是最古老的原始无颌鱼。昆明鱼的发现,不仅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脊椎动物演化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而且改写并完善了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理论,对脊椎动物的演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脊椎动物作为首次登上演化舞台的新型动物类群,一跃成为生物界举足轻重的演化力量。

凤姣昆明鱼

无颌类最主要的特征是缺乏上下颌骨,在许多其他方面也非常原始。

它们的游泳水平并不高,主要依靠身体的扭动而不断前进。

由于缺乏上下颌骨,它们口如吸盘,不能咀嚼食物,只能靠吮吸甚至仅靠水的自然流动将海洋中的生物或微生物送进嘴里食用。

它们没有真正的偶鳍,中轴骨骼只是软骨质而不是真正的硬骨质。

无颌鱼的身体像鱼形动物,在动物分类上被统归于鱼形总目的无颌纲,在进化上要比真正的早期鱼类原始。因此,无颌类是最早的脊椎动物。

甲胄鱼:奥陶纪末大灭绝的幸运儿

志留纪和泥盆纪是鱼类时代,无颌类和有颌类都已大量出现。但在与有颌鱼类的竞争中,甲胄鱼虽然也一度辉煌,最终却只是昙花一现。无颌类虽在现生脊椎动物中占极小的物种比例,但是化石记录表明,这一类群在地史时期也曾一度繁盛,并成为当时脊椎动物的主体,这就是志留纪强势崛起的甲胄鱼类。

志留纪甲胄鱼

甲胄鱼类可能在中晚寒武世就已出现,但在寒武纪中晚期和奥陶纪大部分时间长期沉寂,化石发现寥寥无几。奥陶纪所发现的也是零碎化石而已。然而,进入志留-泥盆纪时代,甲胄鱼类开始兴旺起来,科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该时期各种各样的无颌鱼类化石。

科学家发现,这些化石身上披着骨质的甲片,头部和头后侧的结构还没有分开,活动并不灵活,躯干部不具有胸鳍和腹鳍,身体前部具有骨板或鳞甲,因此一般将它们称为甲胄鱼类。

甲胄鱼类是如何兴起的呢?奥陶纪末期气候剧烈变化,发生了赫南特大冰期,导致了显生宙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使得无脊椎动物大量灭绝,曾经喧嚣热闹的古生代海洋出现了广阔的生态空位。甲胄鱼类因祸得福,在熬过了大冰期后,终于在志留-泥盆纪时期迎来辐射性的演化。

甲胄鱼类的黄金时代来啦!

化石资料表明,志留纪甲胄鱼类已经演化出以下几大类群:盔甲鱼类、骨甲鱼类、异甲鱼类、花鳞鱼类和缺甲鱼类等,海洋成了甲胄鱼类的天下。

进入全盛的甲胄鱼类时代,辐射演化出了300多种异甲鱼类,200多种骨甲鱼类和近100种盔甲鱼类。这些“披盔戴甲”的鱼类体形大小不一,小的体长几厘米,大的几十厘米。外表形态差异也很大:异甲鱼类身体呈纺锤形,口周围有扇形排列的口片,或许可以用来刮取食物;骨甲鱼类头甲呈马蹄形,有成对胸鳍,头甲上具特殊的侧区,可能用于容纳如感觉器官等多个器官。

甲胄鱼类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多数种类在海底营底栖生活,靠滤食海底有机物为生。有的种类如杯甲鱼类,有厚的鳞片,但缺少鳍,只有倒歪尾。较进步的鳍甲鱼类,游泳能力强,能在水层表面取食。大多数甲胄鱼生活在淡水中。

到了泥盆纪时,这一大类早期的脊椎动物达到了繁盛时期,各种各样的无颌鱼形脊椎动物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2021年我国还在云南曲靖新发现约4.19亿年前的盔甲鱼类三尖鱼科的一个新属种“刘氏镰角鱼”。

刘氏镰角鱼生态复原图

甲胄鱼类的兴旺历史再次佐证了一个事实:凡是一个新兴的门类出现,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总是为数甚少,在生存斗争中暂时处于劣势。当我们发现它们存在时,常常已是这类动物处于辐射大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化石中,一个类群的早期原始代表常常缺乏,或者非常稀少。

曾经的“王者”惨遭淘汰

甲胄鱼类的头甲是厚重统一的盔甲,其单鼻孔、越来越多的鳃弓,都是其走向没落,并在先进的有颌脊椎动物兴起过程中最终遭受淘汰的原因。

甲胄鱼类虽然在志留纪和泥盆纪大量出现,风光一时,但它们没有真正的偶鳍,活动能力很差。中轴骨骼还只是软骨质而不是真正的骨质(即硬骨质)。前部体表具有大而统一的骨板或鳞甲,虽然就像古代武士的铠甲一样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但笨拙的盔甲极大妨碍了身体的灵活移动。

尤其是,甲胄鱼类没有上下颌骨,作为取食器官的口不能有效地张合,只能靠吮吸甚至仅靠水的自然流动将食物送进嘴里,依赖于鳃的过滤进食。所以它们鳃的数目比鱼类要多,鳃区在身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造成了头大尾小的不相称的体形。缺乏上下颌限制了甲胄鱼的主动捕食能力,食物范围很窄,因而没有“发展前途”。

甲胄鱼类属于无颌脊椎动物,处于有颌脊椎动物发展的前一阶段。但是甲胄鱼类在演化上走向了高度特化。例如鼻孔形式,只有单鼻孔,或只有内鼻孔。还如,鳃弓中的颌弓非但没有向颌的方向发展,在有些种类里还退化了以及由分别开口向外界的鳃孔发展为总的出鳃孔等,这些都说明甲胄鱼无颌类在演化过程中,已偏离了向着有颌类演化的方向。

志留纪和泥盆纪是甲胄鱼类鼎盛发展的时期,种类大量出现,形态多种多样。而先前的寒武——奥陶纪,甲胄鱼类化石稀少,表明这曾是无颌类演化较弱的发展时期。因此,甲胄鱼类可能并不是无颌脊椎动物发展的开始,而是无颌脊椎动物发展的结果。有颌脊椎动物则可能与甲胄鱼类来源于同一祖先。

“上巴”和“下巴”来了!

有颌鱼类的兴起是鱼类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其中颌骨的出现是鱼类新陈代谢最具革命性的创新。颌既是重要的摄食器官,同时也是进攻敌害的有力武器,并且还能发声、吸氧。这些都为有颌类动物未来演化,特别是鱼类登上陆地,引发一系列脊椎动物的演化奠定了意义深远基础。

新近发现的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充分展示了志留纪有颌鱼类的面貌,表明至少在不晚于距今4.4亿年,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当时还是汪洋大海的我国华南地区欣欣向荣了;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

新塑梵净山鱼生态复原

有颌鱼类虽然在志留纪已经出现,但是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早期的原始有颌鱼类主要是小形的盾皮鱼和棘鱼。泥盆纪中期以后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不但像粒骨鱼这样的盾皮鱼类已发展成为巨大的凶猛肉食者,同时更进步的鱼类如软骨鱼类、软骨硬鳞鱼类、总鳍鱼及肺鱼等均已得到很大发展。

显然,在与有颌鱼类的竞争中,甲胄鱼相形见绌了。原来或许是先进的、适应环境的甲胄鱼变得落后和不适应了。先进的取代落后的,适应的淘汰不适应的,这是生物发展中的自然规律。

随着有颌鱼类机能越来越完善,类群不断繁盛,甲胄鱼所占据的生态水域必然被有颌鱼类所替代。在此状态下,甲胄鱼类只能走向没落和灭绝。而无颌类后裔即便演化至今,也只是海洋中极为小众的一个群体。可见,“上巴”和“下巴”在生物的演化之路上有多重要!

文竹掀起中年风 2024-01-17 11:09:21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民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结构

民是一个独体字。民的拼音是mín,意思是表示由刺瞎一只眼睛的战俘充当奴隶,后指平民、百姓。引申指大众的、非官方的、非军事的。也专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某类人。
出自:
1、《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2、《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3、《易·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4、《尚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5、《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用法:定语,状语。
示例: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由民殖。
造句:
1、人民用民主力量让专权体制分崩离析。
2、最颇具特色的算是一臭豆鼓鱼:采用民间古传的臭豆豉焖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回味无穷。

吾非君子什么意思

吾非君子的意思是:我不是人格高尚、才德出众的人。
君子,jūn zǐ,汉语词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引证解释:
一、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1、《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清·周容《芋老人传》:“花之君子。”
二、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1、《孟子·公孙丑下》:“君子有不战。”
2、《荀子劝学》:“君子博学。”
三、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1、唐·李朝威《柳毅传》:“君子书叙。”
2、明·顾炎武《复庵记》:“君子登山。”
四、旧时妻对夫之称。
1、《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3、唐李白《古风》之二十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4、清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五、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1、《国语·吴语》:“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2、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3、《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六、美酒。
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七、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排比句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排比句有: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风筝花花绿绿的,有漂亮美丽的金鱼,有穷凶极恶的鲨鱼,有舞姿优美的凤凰,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
3、我的妈妈有一张圆圆的脸,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
4、大自然真神奇,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幻化,有风雨雷电的自然天气,有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还有霞光等奇妙的景观。
5、花坛的四周,摆着许多盆花,有不畏严寒的麦冬,有粉红的月季,有翠绿的蝴蝶兰,还有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啊!
6、这里怪石嶙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可爱的猴子,有的像温柔的仙姑,有的像慈祥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态!

一战成名是什么意思

一战成名的意思是在一场战役中表现得异常出色(从而取胜),从此扬名天下。
成名,读音为chéng m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成名出处:
1、《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焉。
2、《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3、《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
4、《荀子·正名》:后王之成名,不可不察也。
5、《聊斋志异·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6、《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成名近义词:成功、出名、著名、闻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