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好处(全球化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生足矣
精选回答

全球化的好处与坏处?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使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品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查的提高,2,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这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全球化的好处(全球化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简单概括 全球化的好处和坏处

全球化是什么意思简单概括: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那么,全球化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呢?

1、好处:世界上人类最大的交流障碍是语言,全球化可以最终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最佳、最终的基本确认通用。有利于人类先进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2、经济的贸易与竞争有利于勤劳的中国人得到最大利润的赚取。促使产品劳动生产率的世界性提高、增进世界物质文明程度。

3、全球化的经济贸易互利共赢、可以弥补、减少由于地域物质条件或技术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全球社会劳动的障碍、重复等浪费。

4、可以通过物质的贸易行为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避免侵略、掠夺的战争发生。

5、坏处:在全球化过程中,主权意识受到了削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

6、在全球化过程中,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多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导致各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7、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我国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哪些好处

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企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中国贸易出口,有利于外资的引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国际外贸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国际外贸环境的改善,推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是外向经济必然离不开国际市场。中国文化走出去,各国的中国文化节,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科技的进步。环境上: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环保意识,环保思想多来源于西方的环保组织。也带来环保的方法和先进的经验。

世界全球化的作用?

全球化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优势: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关税壁垒,有助于扩大出口,方便中国优势产业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利,互惠互利。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下层,承接了大量低端产业,对于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大量外资进入,也会对本土的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冲击。

去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机遇:

1、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2、市场竞争中,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3、科技成果快速传播。

4、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

5、环境、资源、人口等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更好的解决。

挑战:

1、把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其他弊端也全球化了。

2、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得以推行,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贸易。

3、局部的经济危机容易引起全球的动荡甚至危机。

globalization的利弊

globalization意为全球化;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人民,公司和政府之间互动和整合的过程,是由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信息技术辅助推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环境,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繁荣以及世界各地社会的人类身体健康都有影响。 扩展资料

全球化的利弊:

全球化的好处:

自由贸易;这意味着各国可以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当各国专业化时,贸易会有一些收益;

2.劳动力自由流动;

劳务移民的增加为工人和受援国带来了好处;

3.规模经济增加;

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全球化使货物能够在世界不同地区生产,这种更大的专业化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并降低消费者的价格;

4.竞争更激烈;

全球化意味着公司面临来自外国公司的更大竞争;

5.增加投资;

全球化使投资水平提高。它使各国更容易吸引短期和长期投资,跨国公司的投资可以在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化的代价:

1.自由贸易可能损害发展中经济体;

2.环境成本;

全球化的`一个问题是它增加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它还导致污染加剧和全球变暖。企业还可以将生产外包给环境标准不太严格的地方。然而,可以说,问题不在于全球化,而在于未能制定令人满意的环境标准;

3.人工流失;

全球化使工人能够更自由地行动。因此,一些国家发现难以抓住其他地方工资较高的最佳技术工人;

4.减少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导致经济和文化霸权增加。随着全球化,可以说文化多样性较少; 然而,它也为某些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5.税收竞争和避税

绯村剑心 2024-05-07 11:57:16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