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被杀究竟冤不冤

人海茫茫
精选回答

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关羽走麦城这一章节里,写有廖化杀出重围,去向刘封、孟达处求援兵,但被拒绝的情节。

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太大,在我曾写过的部分关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南郡)的文章评论中,总有网友在总结关羽败亡的原因时,把刘封不去救援关羽列入其中。

这真是冤枉刘封了,从东吴偷袭南郡到关羽败亡的过程中,刘封是毫无责任的,即使他有心去救,也未必到得了南郡。

为什么这么说?本文就对此做个解读,供大家参考。

刘封镇守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本属于汉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南郡之间隔着宜都郡(今湖北宜昌)和南阳郡(包括襄阳、樊城)。

从东三郡出兵到荆州地区,最方便的路线是沿汉水东进,可以直通襄阳、樊城(另一头通往汉中)。

这也是关羽北伐时,要求刘封出兵相助的原因,《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如果走陆路的话,就要先通过宜都郡,孟达受刘备之命出兵攻略东三郡时,就是从宜都郡下属的秭归出发。

所以,当南郡出事时,刘封要出兵救关羽,只有两条路,要么走水路经过南阳郡到南郡,要么走陆路经过宜都郡,再到南郡。

关羽北伐,看似声势浩大,水淹七军且威震华夏,但却没能攻下樊城和襄阳,南阳郡还在曹魏手中。

而东吴孙权出兵偷袭南郡时,是派出吕蒙和陆逊两路大军,吕蒙夺南郡,陆逊堵关羽的退路,以及挡住有可能的从蜀中来援之兵。《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在陆逊封锁蜀中通往南郡的道路时,还曾击败了刘封辖下的房陵县的出兵,把东三郡从陆路出兵的道路也堵死了,《三国志·陆逊传》中记载:

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也就是说,当南郡被东吴偷袭得手后,从刘封镇守的东三郡到南郡的道路都被敌对方封锁了。

刘封即使收到南郡丢失的消息,并有意去援救,也要先面临恶战,打通封锁线。

走水路,他要先打曹仁和徐晃,走陆路,必须要先打赢陆逊。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毕竟也没打过,不能单以名气判断,即使要打,刘封辖下东三郡的兵力,估计也不足以通过任一条到南郡的敌对方防线。

特别是陆逊一路,他是去拦蜀中援兵的,对标的或许是在阆中的张飞(蜀中出援,最快能出兵的就是张飞),辖下的兵力不会少,至少会比刘封能调动的兵力多。

至于曹仁、徐晃一方,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时,给了他十二营兵,再加上曹仁麾下残余的兵力,合起来,也不是刘封能对敌的。

因此,当南郡被东吴偷袭得手后,刘封即使有心去救,他也是救不了的。

或许刘封有可能大发神威,打赢陆逊或曹仁、徐晃,但时间已经耽误了,等到他到达南郡时,黄花菜都凉了。

更何况,刘封屯驻的上庸,距离南郡的公安、江陵有近900里(现代直通距离,古时因道路问题,会更远),上庸到宜都一段还多是山路,即使没有敌人阻拦,也很难迅速救援。

因此,当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封是无法对关羽予以援助的。就算是去麦城救关羽,也相当难,陆逊不是吃干饭的。

刘封要出兵救关羽或南郡,只有二种情况下才有出兵的意义。

其一是守江陵和公安的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坚守待援,关羽回援南郡,进入任一城中,哪怕被东吴包围,刘封也必须想办法去救。

但南郡因糜芳、傅士仁的不战而降,丢得太快,别说远在东三郡的刘封了,连关羽都回天无力。

其二是关羽留一部分敢死队挡住徐晃,带剩下的兵回攻南郡,可以调刘封出兵襄阳牵制徐晃(这种情况下,刘封是不敢不出兵的)。

可关羽麾下士兵的家眷都在南郡,已经落到了东吴手中,直接就崩溃了,《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当南郡所有城池已被东吴占去,关羽手头上连兵都没有几个了的时候,刘封能起什么作用?

恐怕关羽在收到南郡丢失的消息后,稍微收集下情报,就知道,找远在东三郡,且被陆逊、曹仁、徐晃等隔开的刘封,是来不及救援的。

事实上,关羽在收到南郡已失的消息后,他唯一想到的招,是尝试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却反被吕蒙利用,《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关二爷天真了,东吴处心积虑的偷袭荆州,准备了数年之久,怎么可能空口白话就能要得回来?

除非用战争手段,可士兵已经都跑了,打也打不了,于是,“羽自知孤穷”,只能逃命了。

在东吴已经把所有入蜀,包括去东三郡的道路都堵死的情况下,关羽又能逃到哪儿去?

除非他学“夷陵之战”后的黄权,向北跑,向曹魏投降,否则,等待关羽的,只有死路。

东吴偷袭荆州一战,是苦心积虑后的翻脸不认人,早就把各种局面都想到了,也准备把事做绝了,不给关羽活路。

因此,在用兵时,孙权及吕蒙、陆逊等,把任何可能援救关羽的力量都考虑进去了,包括蜀中出兵,包括刘封出兵。

至于《三国志·刘封传》中写的刘备杀刘封的理由之一是“又不救羽”,谁都知道,这就是个借口,真实原因是“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要说刘封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责任,唯一的就是他没有出兵帮助关羽攻打襄阳、樊城,导致关羽因兵力不足,从后方抽调了不少兵力。

但这点过错,在东吴的全盘战略下,以及糜芳、傅士仁的完全不抵抗下,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所谓刘封不救关羽,是关羽败亡的原因之一的说法,是罗贯中的锅,不是刘封的锅。

晴空万里 2024-01-15 13:09:17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