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押题专练

从头开始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押题专练本文简介:专题0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8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押题专练本文内容: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a1基因可以突变为A基因,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杀虫剂作为环境因素不能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只能选择已有的抗药性变异,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D错误。

答案:B

2.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C.杂交育种可快速、高效地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作物新品种

D.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

答案:C

3.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解析: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所以突变应该发生在灰体雄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错误;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B正确;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表明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C正确;F1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会把Y染色体传递给子代雄蝇,子代雄蝇都是灰体,D正确。

答案:A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是变异产生的根本来源

D.基因决定生物性状,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一定随之改变

答案:B

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

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

解析:三倍体西瓜通过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而成,其无子性状通过无性繁殖可以遗传给后代,A正确;有些单倍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同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单倍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转基因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成重组质粒,才能导入受体细胞内,不能直接导入,C错误;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感冒,D错误。

答案:A

6.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

B.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

C.根尖细胞分裂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两者是不同步的

D.经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7.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即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答案:B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变异与进化的方向

B.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C.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D.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B正确;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C正确;生殖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标志,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说明产生了新物种,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答案:A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遗传可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间的隔离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A

10.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B.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过交叉互换

C.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

D.甲、乙、丙产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图甲细胞基因型由BB变为Bb,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图乙细胞的基因型也发生了变化,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型由BB变为Bb,根据图甲和图乙中细胞的基因型变化说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图丙细胞中由同一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所带基因变成一对等位基因A、a,该动物细胞(AaBB)很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B正确;图乙细胞处于减Ⅰ后期,由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因此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为第一极体,C错误;甲、乙、丙三图中依次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均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答案:C

11.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答案:A

12.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C.B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物质

D.C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解析:育种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在杂交育种过程中F2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只占1/3,杂合子占2/3。

答案:B

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个别碱基对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会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增加,但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A错误;个别碱基对增添或缺失不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会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C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答案:C

1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B.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属于基因突变

C.由环境诱发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D.三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有50%可育

答案:A

15.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关于突变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为染色体易位(移接)所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解析: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敏感基因,说明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A错误;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B正确;若为染色体易位(移接)所致,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在四分体时,C错误;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可能不编码肽链,也可能编码的肽链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B

16.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C

17.家蚕中,基因S(黑缟斑)、s(无斑)位于第2染色体上,基因Y(黄血)和y(白血)也位于第2染色体上,假定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连锁无互换。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为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表现为黑缟斑、黄血

B.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

C.X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

D.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

解析: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两对性状都为显性,A正确;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SSYY、SsYy、ssyy,B正确;X射线照射后Y基因缺失,为染色体缺失变异,C正确;该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sy=1∶1,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SS∶Ssy∶ssyy=1∶2∶1,表现型分别为黑缟斑、黑缟白血、无斑白血,根据题干后代比例可知,缺失纯合体不能存活,缺失杂合体能存活,D错误。

答案:D

18.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D.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

答案:A

19.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

B.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C.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

D.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解析: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A正确;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B正确;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C错误;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D正确。

答案:C

20.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

A.50%

B.60%

C.40%

D.100%

解析:P:BBEE×bbee→F1:BbEe;F1:BbEeF2:9B_E_+3B_ee+3bbE_+1bbee,根据“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则F2中EE∶Ee∶ee=3∶6∶1,即EE=3/10,Ee=6/10,ee=1/10。根据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的方法: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EE+1/2×Ee=3/10+1/2×6/10=6/10=60%。

答案:B

2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若干年之后,此种蛾的一部分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对该材料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

B.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

D.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解析: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B正确;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为两个物种,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答案:D

22.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C

23.玉米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若9号染色体某一区段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雄配子不育而雌配子可育。请回答:

(1)该变异会使排列在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和__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变异。

(2)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糯性玉米和一条9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非糯性玉米(该玉米不含w基因),请完善下列杂交实验以判断玉米的非糯性基因是否在缺失区段上:

①选择上述材料进行杂交,其中________(糯性/非糯性)玉米做母本;

②获得F1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分析与判断:

若F1中非糯性∶糯性=1∶1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实验证实控制玉米非糯性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让上述实验中所获F1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ww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导致性状变异。(2)糯性玉米基因型为ww,若非糯性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上,则染色体区段缺失非糯性玉米基因型为WW,若非糯性基因在缺失片段上,则染色体区段缺失非糯性玉米基因型为WO,假设选取糯性玉米(ww)作为母本,非糯性玉米(WW/WO)作为父本,则F1均为非糯性玉米,无法判断非糯性基因型为WW还是WO,故选择非糯性作为母本;假设选取糯性玉米(ww)作为父本,非糯性玉米(WW/WO)作为母本,若非糯性玉米基因型为WW,则F1均为非糯性玉米;若非糯性玉米基因型为WO,则F1非糯性∶糯性=1∶1,根据F1的表现型即可判断非糯性基因是否在缺失区段上。

(3)经证实控制玉米非糯性基因在缺失区段上,则F1基因型为Ww∶wO=1∶1,F1自由交配,F1产生雌配子的比例为W∶w∶O=1∶2∶1,F1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W∶w=1∶2,所以F2中ww基因型的比例为2/4×2/3=1/3。

答案:(1)数目

排列顺序

(2)非糯性

统计表现型及比例或统计性状分离比

控制非糯性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

全为非糯性,则控制非糯性的基因不在缺失区段上

(3)1/3

24.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注: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①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______,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BC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③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不同。

(3)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1)生殖隔离

(2)①联会

(数目)加倍

②AACCR

38~47

③R(基因组)的染色体

(3)与油菜多代杂交(回交)

25.假设某种一年生植物的种群足够大,随机交配,不考虑迁入、迁出和突变。连续三年在幼苗期统计该种群关于R、r基因的各种基因型所占比例。第二年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RR[

Rr

rr

第二年

请回答:

(1)若基因R、r对植物生活力无影响,三年间R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与第一年相比,第三年RR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若rr基因型个体在花蕾期死亡,RR和Rr基因型个体正常开花结实。第一年RR和Rr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第三年花蕾期前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R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不变

不变

(2)1∶2

5/8

增加

自然选择

26.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问题:

(1)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为探究玉米早熟和晚熟的遗传规律,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

实验1: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15早熟∶1晚熟;

实验2:早熟×晚熟,F1表现为早熟,F2表现为3早熟∶1晚熟。

①实验1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如果对F2中早熟品种测交,其后代表现型为1∶1的个体占________。

②实验2的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早熟品种自交,后代中早熟与晚熟的比例为______。

(2)假设决定玉米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用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玉米有黄粒品种,如果有一黄粒玉米变异株,子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________变异,将这一变异玉米和正常玉米杂交,得到的F1是淡黄粒。F1自交,则F2代中黄粒个体占________。如果让淡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后代玉米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①早熟∶晚熟=3∶1

②AAbb或aaBB

5∶1

(2)抗寒晚熟

F2

(3)染色体数目

淡黄粒∶白粒=1∶1

27.某实验室从野生型水稻(正常株高)中获得了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植株,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

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植株中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均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或a(其等位基因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F1,F1自交得到F2,则:

①控制株高的这两对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②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③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________,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答案:(1)选取甲、乙植株分裂旺盛部位(分生区、根尖、茎尖等)的细胞,经染色、制片得到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

(2)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隐性

③13∶3

3/13

28.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以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为亲本培育高产抗锈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试回答:

(1)通过步骤①→②获得的高产抗锈病小麦品种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步骤④是____________,步骤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

(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填步骤代号)。

(4)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的小麦品种不一定是高产抗病类型,这是因为诱发突变具有________,而且突变频率________。

(5)与“①→②→③”途径相比,通过“①→④→⑤”途径育种具有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优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小麦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季开花、结果),则通过“①→④→⑤”途径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年。

答案:(1)2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3)①②③④

(4)多方向性

很低

(5)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一定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或不发生性状分离)

3

十年戎马心孤单 2022-06-30 16:53:30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太阳主要内容

《太阳》主要介绍了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太阳跟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而第二部分讲的就是太阳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它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这两部分相互关联,正因为太阳很大,温度很高,离我们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温暖和光芒。用原文的话说就是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可可被“我”收养后,从长期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通过可可的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出自《动物笑谈》。
《动物笑谈》以作者自己的观察来描写几种动物,并由此获得自我“可笑”的感受(而不是动物蠢笨可笑),这是十分独特的写作视角,充满对动物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动物笑谈》句子赏析:
1、“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用风趣的语言写出了小鸭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和“我”哭笑不得的心理。
2、“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活化出鹦鹉可可聪明、调皮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类比推理是什么意思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它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分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
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这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科学家常根据类比推理得出重要结论。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

“有志者事竟成”的全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由来:
东汉时,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名将。有一回,刘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战斗非常激烈。突然,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飞箭射中,他抽出佩剑把箭砍断,又继续战斗,终于耿弇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