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之化学知识总汇2

迷鸟归林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4科学中考之化学知识总汇2本文简介:中考复习五金属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和导热。(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下,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1.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014科学中考之化学知识总汇2本文内容:

中考复习五

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和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下,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1.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在室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O2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①镁与O2反应2Mg+O22MgO

②铁与O2反应3Fe+2O2Fe3O4

③铝与O2反应4Al+3O22Al2O3

(2)与酸反应

①锌与盐酸Zn+2HCl===ZnCl2+H2↑

②铁与盐酸Fe+2HCl===FeCl2+H2↑

③铁与硫酸Fe+H2SO4===FeSO4+H2↑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

①铁与硫酸铜溶液Fe+CuSO4===FeSO4+Cu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

Cu+2AgNO3===2Ag+Cu(NO3)2

③铝与硫酸铜溶液2Al+3CuSO4===Al2(SO4)3+3Cu

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和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下,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二、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

2.合金

(1)定义: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它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2)一般合金比它的组成金属熔点低、硬度大、韧性强、光泽度好,即性能更优良。

(3)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青铜、黄铜(Cu、Zn的合金)等。生铁和钢都是Fe和C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三、金属活动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H2,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注意:(1)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

(2)浓硫酸、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得到H2,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3)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否则不能反应,如:Cu可以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但不能与AgCl反应。

(4)K、Ca、N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特别强,所以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是与盐反应。

四、金属冶炼

1.高炉炼铁

(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等。

(2)主要原理:在高温下,用CO作为还原剂,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将铁还原出来。如利用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Fe2O3+3CO2Fe+3CO2(写化学方程式)。

2.湿法炼铜

原理:用铁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1.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2)铁锈的特点:疏松多孔易吸水,生锈后会加快铁锈蚀的速度。

1.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2)铁锈的特点:疏松多孔易吸水,生锈后会加快铁锈蚀的速度。

(3)铁制品的防护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②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如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橡胶、搪瓷、电镀等。

③向铁制品中加金属镍、铬变成不锈钢等。

2.保护金属资源

(1)防止金属腐蚀。

(2)进行回收利用。

(3)有计划地、合理地开采矿物。

中考复习六

常见的化合物

1.定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2.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

①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②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除锈、制药等领域。

(2)硫酸

①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若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抹3%~5%的NaHCO3溶液。

③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与某些金属反应,例如:

铁和盐酸:(写化学方程式,下同)Fe+2HCl===FeCl2+H2↑;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

氧化铜和盐酸:CuO+2HCl===CuCl2+H2O;

氧化铁和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4)与碱反应,例如:

盐酸和氢氧化铜:2HCl+Cu(OH)2===CuCl2+2H2O;

硫酸和氢氧化钡:H2SO4+Ba(OH)2===BaSO4↓+2H2O。

(5)与某些盐反应,例如:

氯化钡和硫酸:BaCl2+H2SO4===BaSO4↓+2HCl;

硝酸银和盐酸:AgNO3+HCl===AgCl↓+HNO3。

1.定义: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2.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可用于除油污及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②暴露在空气中的固体NaOH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可用作干燥剂。

③NaOH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④NaOH露置于空气中还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氢氧化钙

①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常用于建筑、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等。

②Ca(OH)2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③Ca(OH)2可由CaO和水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④工业上通过煅烧石灰石生产CaO,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CaO俗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剂。

3.化学性质

(1)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CO2+2NaOH===Na2CO3+H2O。

(3)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例如: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4)能和部分盐反应(只有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的溶液才能反应)。例如:

NaOH溶液与CuSO4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1.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实验室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pH数值从0到14,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中性。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得出被测溶液的pH,此法测得的pH为整数值。

温馨提示:

(1)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稀释被测溶液,使结果不准。如测酸性溶液会使结果偏大,测碱性溶液会使结果偏小。(2)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被测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3)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

4.物质显酸碱性的原因

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的H+使溶液显酸性,OH-使溶液显碱性。故酸性溶液中一定含H+,碱性溶液中一定含OH-。

1.定义:中和反应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反应实质:H+和OH-结合生成H2O。

3.应用

(1)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工业上利用酸中和碱性污水,利用碱中和酸性污水;

(3)医疗上可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过多胃酸,如含Al(OH)3的药物,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4)松花蛋中因含碱性物质而发涩,食用时常加一些食醋。

1.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与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一种重要的盐——碳酸钠

(1)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Na2CO3,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写化学方程式)

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与硫酸Na2CO3+H2SO4===Na2SO4+CO2↑+H2O。

③与澄清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④与Ba(OH)2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

⑤与CaCl2溶液Na2CO3+CaCl2===CaCO3↓+2NaCl。

⑥与BaCl2溶液Na2CO3+BaCl2===BaCO3↓+2NaCl。

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1)氮肥:使植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产量提高。

(2)磷肥: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3)钾肥:使植物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4)复合肥:能同时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成分。

2.铵态氮肥的检验

向化肥中加入熟石灰或氢氧化钠等碱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则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3.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化肥:一方面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2)农药:农药本身是有毒物质,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中考复习七

常见的有机物、能源、材料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O、CO2、碳酸和碳酸盐除外)叫有机物。

2.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看有无碳元素。

3.大部分有机物不溶于水,熔点低,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1.食物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七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2.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元素组成,是机体的供能物质。常见的糖有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的特性是与碘水作用显蓝色。淀粉在酶与水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释放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

3.脂肪

脂肪是贮藏能量的物质,当体内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不足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4.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人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被氧化排出体外。

5.维生素

调节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1.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甲烷是沼气、天然气、石油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与空气混合点燃易爆炸,故点燃前应验纯。

2.丁烷(C4H10):是打火机内液体、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C4H10+13O28CO2+10H2O。

3.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

000

℃以上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焊接和切割。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

4.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是C2H5OH,易燃烧,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可用于饮料、溶剂、消毒、燃料等。工业酒精中含甲醇,不能饮用。

5.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CH3COOH。比H2CO3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两种绿色能源

3.新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氢能等。其中,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原因是来源广、无污染、热值高,但亟待解决廉价制备和安全贮运的问题。

4.能量变化

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

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材料的分类

(1)金属材料:如生铁、铜、钢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陶瓷、玻璃等。

(3)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4)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碳纤维等。

2.纤维的鉴别

中考复习八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类型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示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1.基本反应类型比较

2.基本反应类型规律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结果是: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

(3)中和反应是指水和酸反应生成碱和盐的化学反应。中和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物质与氧化物的反应中,物质从氧化物中得到了氧,属于氧化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走,属于还原反应。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4.举例:Fe2O3+3CO2Fe+3CO2其中Fe2O3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了还原反应;CO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

5.常用的还原剂有C、CO、H2等。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

4.促进燃烧的方法

5.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粉尘在有限空间内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迅速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气体体积急剧膨胀造成的。爆炸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使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填“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

3.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4.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1)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短线连接。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3)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如果一个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若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该在该化学式右边注明“↑”或“↓”;如果反应物也有气体或不溶性固体,则无须注明。

3.意义

意义

中考复习九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1.检验、鉴别原理

(1)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检验、鉴别。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2)依据物质间反应时所产生的特殊反应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鉴别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象之中的一种:①变色;②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③生成沉淀等。

2.常见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Fe2O3:红棕色

Fe3O4:黑色

Fe2+:浅绿色

Fe3+:黄色

Fe(OH)3:红褐色

Cu:红色

CuO:黑色

无水CuSO4: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蓝色

Cu(OH)2:蓝色

S:黄色

(注:离子代表含有这种离子的溶液)

3.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晴朗的星星 2022-07-08 08:56:59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第一种: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一句话丌能流畅地表达完整。
第二种: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说上面这个,什么都有,它包括稻鸡、角鸡、鹁鸪等等。
第三种:表示说话的中断:例如:由于穿长袍的丌认识戴礼帽的兄弟,所以问到这位是的时候突然中断,随即后面戴礼帽的回答。
第四种: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例如:“你这个人真是”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丌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了。
第五种: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即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例如:我在几十分钟内想了很多,重复很多-次,说明我内心想的东西之多。

陀螺的作者是谁

《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诗刊》主编等职。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高洪波文集》(八卷本)及《高洪波文存》(九卷本)等,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册,版权输出到法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籴和粜是什么意思

“籴”拼音是dí,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拼音是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籴粜”组合在一起就是买卖粮食的意思。
例句:
1、籴:
(1)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2)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3)籴米毋使钱。——客家话常用谚语。
2、粜:
(1)贩谷粜千钟。——《史记·货殖传》
(2)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唐·聂夷中《咏田家》
(4)想那粜风月的女娘,似饥狼饿狼。——《雍熙乐府》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作者豁达、豪爽,大丈夫当率性而为,视死如归的思想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古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