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理综命题分析

枫叶落落
精选回答

高考全国卷理综要想考出好成绩,不仅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适当的努力,最好再掌握理综命题趋势和命题思路,宏观把握理综试题命题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理综到底怎么考,考些什么以及理综复习策略。高考全国卷理综命题思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总

高考全国卷理综要想考出好成绩,不仅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适当的努力,最好再掌握理综命题趋势和命题思路,宏观把握理综试题命题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理综到底怎么考,考些什么以及理综复习策略。

高考全国卷理综命题思路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为什么提“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有哪些特点?

传统的“以知识立意命题方式”着眼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多地考虑知识点覆盖面的要求。而“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在命题时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及新成果,通过情境、设问及其他的命题技术,编制考查项目,旨在测试学生的学习潜能。这种命题方式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把握及学生将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之中的能力,是知识基础上的一种拔高(即能力)。也就是说,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综合能力测试涉及的知识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进一步加大对考生素质考查”的思考

目前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手段,除了能够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国内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世界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让考生根据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分析判断是非,这样做实际是间接测试其思想素质,从而将二者内化为人的品格。

例如1998年9月20日,有记者报道:连月来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发生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引发东北老人马永顺太多的感触。从前由于超额完成伐木任务,他被评为全国劳模。1982年,退休后,马永顺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造成的恶果,决心向大山“还账”,带领全家老少植树46500余棵。上述报道给你最大的一点启示是什么?

通过本题的考查,使考生明确任何生产活动不能只顾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应在遵循生态平衡自身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题对考生“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有效的测试。

3.对命题范围遵循相关各科《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理解

主要是指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不一定来源于依据大纲编写的教材。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应用上要求考生不拘泥于大纲,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和分析问题。

4.对“增加能力型、应用型试题比重”的理解

一是指命题取材更加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当今人类面临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等。这些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涉及到多个学科,仅靠某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3+X”综合能力测试题也正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与现实为素材,设置试题。加强这方面考核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科学素养,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是教育部明确反对新的“题海战术”,搞所谓的“综合能力测试应考辅导”。但鼓励并赞成开设综合性的专题讲座,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类讲座能引导考生主动关注世界、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全国卷理综考试目标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既要满足高校对理科新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又要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1.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4.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高考全国卷理综考试内容和要求

在确定考试内容方面,理科综合依据原国家教委1990年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其中理、化、生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为4∶4∶2。
题量和题型比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为1∶1。

试题难易比例大致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3∶5∶2。

试卷结构与组卷原则题量和题型比例:试卷原始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安排,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应尽量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现在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计算题、问答题、论述题等,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所谓客观题就是答案惟一的,比如选择题、填充题,而问答题、论述题等的答案是不唯一的,要求考生有创见地答题。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讲解和训练。

高考全国卷理综复习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建议教师将纯知识的课堂传授转到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升华为“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作为首要任务。2000年苏、吉、浙理科综合卷中考查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试题占总分的87.1%。

实验教学不可放松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对理、化、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

在打好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综合这包括理、化、生三门学科在方法体系上的结合点(包括认识规律、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教学规律上的结合)、在知识体系上的结合点(如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运动性、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契合),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科的结合点(如同位素、能量、环保、克隆技术、二恶英事件、纳米技术等)。

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从书内到书外,从课内到课外,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科学实践。

总之,高三理科综合迎考复习中,要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围绕“基点、重点、热点”抓主干,贯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命题依据的是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因此,考生复习时也应依据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进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

加强“建模”训练,提高理科综合解题能力。必须学会从大量的题目信息(包括显性的、隐性的)中,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再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即“建模”),最后利用中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知识点的串联、并联、迁移、转换、综合以及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等方法灵活加以解决。

理科综合考试分析及改革趋势

实践证明,“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促进了理科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适应“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需根据“理综”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更大的努力。

1.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是各学科都适用的命题基本原则,但对“理综”来说,“遵循”而又“不拘泥”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各学科命题的依据。从这两年的理综卷来看,各学科的一些重要双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理综卷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Ⅰ卷选择题,主要考的是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只是由于题量较少,不可能将主要知识点都覆盖到,只能选考其中的一部分。

“理综”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特别是Ⅱ卷填空、简答题,许多试题都提供了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由于背景的限制,有些重点、核心知识无法编入试题,而有的非重点知识与背景有一定关联,则被编入了试题中。因此,“理综”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核心、主干和重点内容,更无热点、考点之说。

“理综”比分学科考试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理综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往往提供较多文字的背景材料(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大纲和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但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迁移、推理、演绎或直接应用来解题。因此理综卷中有部分试题不再拘泥于大纲的知识范围。人们对“不拘泥于大纲”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试题提供的信息,可能含有并非直接有用的信息,甚至可能含有一些干扰信息,这样就更有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2.提高对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各学科均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自己的学科能力。化学科常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些能力在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有具体的说明。

“理综”有部分试题不拘泥于大纲,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首先是学科能力的考查,因此,必须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理科综合能力是以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能力为基础的。理科综合能力常

指: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状况来看,不少学生不善于重组学科知识,教师对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方法和力度,难以提高到相应层次上,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能更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强化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二是将学科能力提高到综合能力层次上培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联系实际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如果不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近几年理科教学中习题越来越难,与实际越来越远的“深挖洞”现象已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反感,“理综”应重视四个联系:

(1)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理综”的不少试题是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的。以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应用型习题和试题涉及的不应是十分专业的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强调的应是具有普遍性的综合运用双基知识的能力。例如2001年以啤酒酿制为背景,试题提供的并不是啤酒厂的具体工艺过程,而是简化处理后的基本原理,然后再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通过解题,知道了啤酒生产原理,也明白了所学的生、化知识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对课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如果我们以水体污染为背景,也可以编制相应的例题、习题,将化学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关于溶液的化学计算以及生物科的富营养化的水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等实际问题和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双基,又联系了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2)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一定要注意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在选择背景时,尽可能照顾到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定了某一现实问题的背景后,对各学科知识的考查点,并不一定都能保证是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有时对某一学科来讲考查的可能是该学科的非重点知识。因此实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确定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寻求各学科知识的生长点时,更强调学生要全面地掌握中学教学的双基,不能留有明显的知识缺陷和漏洞。

(3)作为理科综合能力的测试,理、化、生三学科的学科知识交叉点可以是命题点,但不能把学科交叉点作为惟一的命题重点,因为这样做框死了教学和命题的范围,也失去了联系实际的真正意义。在现实社会中,有大量的实际问题存在着,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可作为教学练习和命题点,我们需要打开视野、拓展命题范围、广泛联系实际。

(4)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强调情景和知识的应用,情景和知识的应用主要是指:对现象的解释;对现实情景的分析;对发展趋势的展望;对现象的成因、过程特点和结论的分析;对规律的探讨;对信息的处理。

4.更加注重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查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到实际水平和层次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培养学生对所学各科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如果他们对某些学科没有兴趣,无求知欲望,哪来的创新意识?第二步是指用已学知识来解答或解决简单的未知问题,如用常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设计题,探索常规仪器的非常规使用,解答一般的信息迁移题等;第三步是学会解决一些带有一定综合性的现实问题,也包括用新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如果说,通过我们的教学,学生能逐步达到第三步要求,应该说他们已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注重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的考查

21世纪各学科教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这里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好奇心、求知欲;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不盲从的怀疑精神;求证精神;能接纳所有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公开性。在理综卷中多处都渗透着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1)学科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有各学科自己的特殊性。例如,我们可以从化学学科的研究中归纳出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多种平衡状态,从而得出化学平衡是化学学科思想。同样也可归纳出“守恒”思想,量变引起质变思想等等。

(2)学科思想有其特殊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将各学科均适用的学科思想提升到科学思想水平上加以认识。例如,物理学

上有多种平衡,生物上也有多种平衡,因此平衡思想可以认为是理科共有的科学思想,这样就为用一门学科思想、方法去认识、解决其他学科问题打下了基础。

(3)要善于将科学思想、方法提升为哲学思想。例如,上述的平衡思想实际上是各人文学科中普遍存在的观察、认识和解决社会、自然界问题的基本思想。当学生对一些学科问题提高到哲学思想来考虑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为确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供了保证,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综合不仅仅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及应用、学科能力的综合及应用、实验技能的综合及应用,同时也是学科思想的综合及应用。

6.特别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是理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理综卷对实验的考查比例明显提高。从恢复高考到现在的20余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考查的要求在提高。这里所讲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从最初的课本实验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开始,转变为对成套实验装置的操作,再进一步发展到对可能的几套实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评价),后又发展到用常规实验仪器进行创新使用,到最近两三年已拓展到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和指导、评价,这与当前提倡的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进行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对目前有的学校沿用黑板上做实验老方法的明确否定。

7.更加关注双基、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

一般的试卷都有其相应的试卷结构,诸如内容比例、题型比例、难易比例、试卷的长度等等。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各学科的比例;学科内综合题和学科间综合题的比例;在保证理综全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之间比例的同时,如何分配各学科内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如何协调各学科难度,以保证控制好全卷的难度;各学科相近难度试题的分值协调;各学科试题背景文字量的协调;在一个共同背景下,理、化、生三学科确定相应命题点时的均衡性,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融合性。

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还需注意各种现实问题情景设置的合理性及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编制有关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例题、习题时还需对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的双基、主干、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给予更多的关注。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文综难还是理综难
理综包括哪几科 理综学习方法
文综为什么比理综分低
理综从121能提到280吗
怎么秒杀理综选择题

你消失的踪迹 2021-06-08 17:32:40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钩住还是勾住?

“勾住”往往是指人用心、用思想去勾引;“钩住”只指的是用铁钩去钩住东西。
“勾住”造句:
1、瞧,那边的一块巨石真像一只小狗卧在高高的山峰上。它两只前爪勾住山崖,抬头望着那远远的月亮,好像要随时腾空而起吃掉月亮。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3、月光似一曲怅怅的长曲,勾起人心的思乡之前,各种寂寥的情怀,月下如勾,勾住人回忆万千,似甜似苦,万种滋味藏在了心间,离离落落,苍苍桑桑。
“钩住”造句:
1、这句话就像钩子似的钩住了大家的心弦,算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了。
2、有个船夫弄来根竿子,钩住他的裤子,把他捞上岸,半死不活地拖到码头上他老子跟前。
3、由于拉簧的弹性和鱼杆本身弹性的缓冲作用,钩住的鱼不易逃脱。
4、接下来的一里路,到处都有刺人的荆条,刺果和棘木钩住我们的衣服。

地震怎么形成的

地震的形成: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到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累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出自哪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出自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指所知道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没有高中毕业证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吗

没有高中毕业证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因为高考报名不需要高中毕业证。高考考生分为两类:一是高中毕业生,包括再读生,二是社会青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没有高中毕业证的社会青年,可以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并且能够被大学录取,只是有些院校(如军事、警察类)要求考生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高中毕业证在升学、出国留学和找工作时可以作为证明文件。
1、在考大学、出国留学时需要高中毕业证。
2、如果没有更高的学历的话,找工作时就需要高中毕业证作为学历证明。
3、除此之外,高中毕业证就基本上没有作用了。
4、如果不准备考大学的话那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持有者的最高学历,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初中毕业的与高中毕业的待遇不一样。另外有高中毕业证还可以参军。
5、如果能够考上大学,能够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那时候高中毕业证就没有作用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