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剑:学业水平考试有能力顶起高考"半边天"

重新开始
精选回答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如何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表示,只要坚持做到“三统一”,就能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能力、有底气顶起高考的“半边天”。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上海市、浙江省同时发布了本地区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近日印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奠定了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的制度框架。

“官方血统”是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天然基因”

所谓“三统一”,刘宝剑认为,首先要统一组织和管理,这是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先决条件。从我国目前的制度设计和性质定位来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其“官方血统”成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天然基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部的意见,制定本省(市、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实施办法,对考试科目、报考对象、成绩呈现、成绩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负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实施,组织命题、报名、考试、评卷等。从省到县的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管理机构,组成了一个严密、专业、完备的考试管理体系。

刘宝剑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仅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评估高中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高中学校、学生及家长都高度重视,这反过来又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权威、可信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引导、督促高中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克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严重偏科现象,促进全体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初衷。

命题和审题与高考一样采用全封闭“入闱”方式

刘宝剑认为,统一命题和考试,是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核心要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实施,由省级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可以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据刘宝剑介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组织来自高校、高中及教研部门的优秀学科教师,在研究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基础上,提出各科考试范围、内容、要求和试题题型、题量、分值的初步意见,并向高中、教研部门和高校征求意见。命题和审题与高考一样采用全封闭“入闱”方式,安排充裕时间进行“磨题”,既有效保证试题的安全保密,也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和高质量。

统一组织考试则主要体现在考点设置统一标准,考生考场统一编排,监考教师交叉安排,考场指令全省统一,考风考纪统一要求。浙江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设在高考标准化考点;同一考点的考生和监考教师应来自不同学校;考试前由高中学校进行考试规则和考风考纪教育,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考试期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指派人员到所有考点巡视督查。由于采取了与高考几乎完全相同的管理模式,广大学生及其家长、高中和高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非常认可。

据悉,浙江2011年开始试行“三位一体”招生,将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测试三方面的成绩按一定权重合成总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4年来申请加入试点的高校逐年增加,“名气”越来越大,报考考生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良好信誉已经确立。

精心组织确保评卷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刘宝剑表示,统一评卷和划分等级,是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和可信度的重要环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多、考生多,评卷工作量大、时间紧,精心组织确保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刘宝剑说,浙江目前的做法是参照高考评卷模式——网上阅卷、一卷双评。某次某学科的所有答卷由一个市负责评阅,某个市具体评阅哪个学科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随机安排;各市建立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评卷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教育考试机构负责,评卷教师从全省选聘,以当地高中教师为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参考答案,确定评分标准,并派出以命题专家为主的评卷指导组,全程指导评卷工作,抽查评卷结果。评卷结束后,依据卷面成绩和事先公布的划等原则,确定各等级分数线,学生对其学科成绩有异议时可以申请复核。

重点关注:
2015高考热报课程
寒假尖子数学班英语生物物理寒假住宿班寒假走读班
语数英联报史政地联报物化生联报网络视频班
2015高考重点关注专题
历年高考试题答案:20142013历年高考分数线2015年高考备考全年规划手册
2014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2015大学院校库
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5高考备考实用专题

高考报考

2015高考报名指南空军招飞报考高校艺考信息库

高考政策

2015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权威解读高考政策
思念 2021-06-23 01:13:02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