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思想政治必修三教学设计

脚踏实地 高三试题
精选回答

【篇一】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达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哲理,明白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设计理念

1、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课依托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人生故事”展开,从屠呦呦的事迹中让学生感悟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自己制定人生规划,从而实现知化与能力的目标。

2、新课程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对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能说。因此,根据屠呦呦视频以及所给材料,设计好问题,是本课的一项重要工作。问题的设计切入点要小,思维含量要较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3、政治课要着力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一轮复习课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内容基础上解决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节课的前面两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是价值、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并且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第一,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提了出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轮复习的,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在高二新课教学时已经掌握了,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即要巩固上述教学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同时,高三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完善并优化“人生价值观”的知识体系的建构,理解学科逻辑,强化专业术语。把握人生价值观的考情和考向,“记得住、写得出、用得上”人生价值观的主干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方法与途径: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领会启示类材料性试题解题方法和答案生成过程;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发展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情感与评价:体会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坚定拼搏高考和人生的坚定信念;感悟榜样的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传统手工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教学难点: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2、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能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主要内容简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2)中华文化表现为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中华文化又表现为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1、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2、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通过设计再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教学方法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各种成就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位置;

②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③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让学生懂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辉煌。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研讨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多媒体展示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背景音乐:SHE的“中国话”)

(引言)今天观看了巴西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在感叹桑巴热情的同时,我又想起了我们北京举办的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让我们通过视频再来品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元素)

提问:这些“中国元素”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引导过渡]提到中华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

[课件展示]

看到这些视频资料告诉我你的感受是什么

[引导过渡]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世界文化的奇观,外国有吗 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为china,因为只有我们有china,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首先体现在他的独特性,既在世界的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板书:一、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之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两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就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来体会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

板书: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中国文学艺术你知道多少

[课件展示]

中国古代文学、书法艺术、瓷器艺术

[问题探究]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概括文学艺术的地位作用特点吗

[课件展示]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引导过渡]

刚才我们品味中华文学艺术的味道,如果说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堪称独树一帜,那么我们的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更是当之无愧的“独领风骚‘

板书: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问题探究]:科学技术知多少

(1)列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口气能说多少

(2)世界的科学技术有那些

(3)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合作学习]请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的地位

播放视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都江堰

[合作学习]请总结归纳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

(幻灯片)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引导过渡]

(展示地图)在华夏大地上诞生的中华文化受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板书二、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之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观看视频:山东煎饼

[交流讨论]1、山东煎饼和其他地方饮食有什么不同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分成四小组,请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1)分析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

[老师总结](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问题探究](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各区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引导过渡]

在这片华夏热土上生活的是一个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三、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之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56个民族56朵花,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活动]你所知道的民族服饰饮食歌舞文字

(实际操作中的活动环节是:我来表演你来猜。即一个学生表演某个民族的礼节动作或描述服饰、语言等,让另一个同学猜。)

[问题探究](1)说说某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的贡献(例如:旗袍,萨其玛)

[老师总结]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同时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都是民族的瑰宝中华的骄傲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终上所述。绚丽多姿的区域文化,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不仅增添了中华文化的亮丽色彩。而且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既相互碰撞、交融借鉴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合作探究]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老师总结]:中华之所以为中华,已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他章显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引导过渡]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学生归纳]

①中华文化包容性,包括两方面: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八:本课小结

十板书设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十一教学反思

由于本地的文化特色并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如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文化的特征,这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贴近生活,课堂效果会更好。同时,“我来表演你来猜”课堂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使课的进行非常顺利。然而,这一堂课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对课堂的时间把握到不够准,使后面的课堂略显仓促,浪费了一些时间,也使得整堂课有点前松后紧。

少年郎 2022-04-16 10:36:14

相关推荐

心理学类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我国心理学类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心理学类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浙江...
展开详情

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高职专科学校哪个好

在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位,武威职业学院排名第二位。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22武威职业学院4★2...
展开详情

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会计学比较好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1上海财经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3江西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
展开详情

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 可以报考哪些院校

浙江省美术综合分530分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也有很多,如浙江万里学院、丽水学院、衡水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1、浙江万里学院的以下专业动画:综合分538环...
展开详情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 有哪些院校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等。每年分数线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实际录取情况而定。450分左右的警校...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第一种: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一句话丌能流畅地表达完整。
第二种: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说上面这个,什么都有,它包括稻鸡、角鸡、鹁鸪等等。
第三种:表示说话的中断:例如:由于穿长袍的丌认识戴礼帽的兄弟,所以问到这位是的时候突然中断,随即后面戴礼帽的回答。
第四种: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例如:“你这个人真是”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丌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了。
第五种: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即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例如:我在几十分钟内想了很多,重复很多-次,说明我内心想的东西之多。

陀螺的作者是谁

《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诗刊》主编等职。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高洪波文集》(八卷本)及《高洪波文存》(九卷本)等,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册,版权输出到法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籴和粜是什么意思

“籴”拼音是dí,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拼音是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籴粜”组合在一起就是买卖粮食的意思。
例句:
1、籴:
(1)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2)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3)籴米毋使钱。——客家话常用谚语。
2、粜:
(1)贩谷粜千钟。——《史记·货殖传》
(2)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唐·聂夷中《咏田家》
(4)想那粜风月的女娘,似饥狼饿狼。——《雍熙乐府》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作者豁达、豪爽,大丈夫当率性而为,视死如归的思想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古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