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历在哪个城市

相思化作红泪雨
精选回答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契丹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唐末到五代时,逐渐强大,并不断对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今天的内蒙古的西拉木河流域建立了契丹国,是为辽太祖,国号为契丹,建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辽太祖时期,注意吸收汉文化,又制定了自己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后进一步改造为契丹小字。

社会经济也进一步发展,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

辽太祖向西北、东北扩张,甚至灭掉了渤海国。

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耶律德光即位,为辽太宗。

辽太宗入开封,灭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国。

到辽圣宗即位前,宋太宗灭了北汉,准备发动对辽的雍熙北伐,但被辽打败。

北宋对辽游攻势转为纯粹防御。

但辽一直没有放弃对宋的攻势,也希望解决辽宋之间长期对抗,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带领辽军南下,连破城池,直抵澶州。

但因为宋真宗的亲临,辽大大帅萧挞览的战死,辽军提出和约,双方签订了盟约,即澶渊之盟。

该盟约确定了宋辽的边界,宋辽维持了一段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局面。

随后,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可见,辽代的都城设置基本是为了扩张的需要,更好地控制所得土地。

辽朝实施五京制度,除了上述上京临潢府和中京大定府,还有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

辽朝把所统治的疆域,划分为五道,每道设置一个政治中心。

五京中,上京临潢府是正式首都,其余四京是陪都。

每一京的设置都有不同的特点。

上京是最早时辽的皇都;中京是辽圣宗时期的新都城,更适宜对全境的掌控;东京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渤海国的遗民,南京是为了控制华北地区,也是汉人聚集地;西京是为了更好地部署边防事宜。

但辽的国都并不意外着辽的政治中心,辽实施“四时捺钵”制度。

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行在所”“行宫”,皇帝在四时有不同的行宫,在行宫中办理国家事务,也就是说辽的政治中心是流动的。

而这一制度是辽保存下来的游牧民族的习俗,一年之中要进行不同的渔猎活动。

辽的五京制和四时捺钵制度,是跟辽朝特殊的国情有密切关联的。

首先,辽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次,辽朝的疆域辽阔,辽的统治者在管理疆域的问题上,既吸收了汉文化的处理方法,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最后,辽朝的民族问题复杂,契丹族、汉族、女真族、渤海国遗民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如何缓和民族问题事关重大,而五京的划定,有利于针对不同的问题解决,功能不同又相辅相成。

综上,辽朝出现了不同于其他朝代的都城设置状况。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不免会想,这问题这么简单随便查下就知道啦,毕竟一个朝代的国都最多就两个,比如明朝的国都就一个首都北京和一个陪都南京,不是很容易吗?的确一般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国都基本上都采取两京制,即一个首都加一个陪都。

但是辽朝却是个例外,它不但经常变换国号,反复使用着辽和契丹这两个国号。

其国都的设立更是与众不同,它不是采用一般王朝普遍采用的二京制,而是采取更为独特的五京制。

辽朝是公元907年由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所开创的朝代。

它历经二百余年一共有五个国都,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

且这五个国都是同时存在的,而非先后存在的。

那么这五个都城是怎么来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澳古君为你一一揭晓。

上京临潢府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登基称帝,建国“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

当然这个地方并不是叫上京临潢府,而是叫苇甸。

当年耶律阿保机成为部落首领后,就将这里选为政治中心并建立“龙眉宫”,史称“西楼”。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在此继任为契丹大首领,并在“西楼”开始营建宫殿。

后随着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其余的六个部落,并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契丹”,即在“西楼”开始大规模的营建皇城,而这个时候西楼也更名为“皇都”。

后在927年随着契丹国力的增强,契丹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开始有计划的对皇都进行扩建,史载“太宗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自此日后的上京基本营建完毕。

927年11月随着契丹灭亡后唐并夺得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先是改国号为“大辽”,后将“皇都”改为上京,并建临潢府。

自此上京临潢府被正式定名,并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辽国都城的历史。

当然辽国之所以会在此定都,那是因为上京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就一直都是契丹族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契丹族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一座京城,所以它是首都自然理所当然。

东京辽阳府辽阳府所在地原是渤海国的辽东城,也就是今辽宁辽阳。

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在宋之前一直有着“海东盛国”的美誉,其国力也一直都在北方其他民族之上,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国主都太过无能,导致国力极速下降。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为了向东扩张契丹的势力,于是在一年就集中全部兵力攻向了已软弱不堪的渤海国,并于同年占领了渤海国全境。

而在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后,并在此国建立了一个由其子耶律倍所掌控的属国“东丹国”。

那么讲到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为什么明明是讲东京辽阳府的,为何要讲“东丹国”呢?其实辽阳府之所以会成为五京之一,就是跟东丹国有关。

当年耶律阿保机在灭亡渤海国的二年之后就驾崩了,原本继位的应该是作为太子的耶律倍,但是由于当时的耶律德光受到述律后的支持从而替代了耶律倍坐上了帝位。

而耶律倍因势力薄弱也没办法,只能在东丹国做他的国王。

但耶律倍虽已安心的做他的国王,不过耶律德光可不放心他和他的东丹国,毕竟本来这皇位是他的,所以他登基后就借口辽国的边境需要将原本的辽东城升为辽国南京,并在此驻扎重兵,以此来死死盯住东丹国和耶律倍,而后更是借口辽国南京作为辽国国都需要大力发展,而发展就需要人,于是就让耶律倍从东丹国的都城天福城迁移人过来,而作为属国国王的耶律倍也绝对不能不同意,最终在这样的操作下,东丹国就被耶律德光弄的国力骤降,甚至在930年作为国王的耶律倍都被迫逃到了后唐。

而后随着东丹国的名存实亡,实际上辽国已经开始直接管理着这片土地。

于是耶律德光最终就在辽国南京设立中台省,并有这个机构来管理整个东丹国,后在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府。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前期的东京辽阳府并不是辽国的国都,而是东丹国的行政都城,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辽国掌控整个东丹国。

后在后期随着在982年东丹国被废,辽国直辖了这块土地后,作为当时东丹国的行政首都东京辽阳府才开始真正的成为了辽国的行政首都,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着整个辽东的土地。

南京析津府析津府就是今北京,为辽国陪都。

公元938年随着辽国吞掉了幽云十六州,辽国开始在此地建立行政治所,在幽州建立“幽都府”并升为南京(后改为燕京析津府),自此成为辽国五京之一。

众所周知幽州历来是经济发达的农耕地区,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屏障,辽国得到这块地方自然而然就要牢牢掌控住,再加上此地多是汉族,辽国的首都上京又离这块地盘较远,管理上来说未免有点鞭长莫及。

于是最终辽国决定在此地设立陪都,同时建立了一个“南院”机构,由它来治理辽国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土地和臣民。

后到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之后,辽国南京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的重要,在这个时候辽国南京是辽宋两国的贸易点,也是宋朝向辽朝输送贡品的交接点,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的岁币、布匹等都由此地直接送往上京。

自此辽国南京的五京地位就一直未有取消,直至辽灭亡。

其实初期辽国在南京析津府设立陪都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掌控辽国在北方地区的疆域和汉族百姓。

后来在经过与宋的和谈后这里就更是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辽国几乎一半的钱粮都是从这里获得的,而且宋朝的进攻的巨额财富也是从这里送往上京的,所以在这里辽国自然要特别重视,而且由于这里的条件要比辽国的任何地方都要好,所以在当时辽国的皇帝在这里修建了豪华的行宫,且在这里待的时间要远远多余其他四京的时间。

也就是如此此时这里也自然就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那么作为辽国陪都也名副其实。

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

公元1007年随着辽国相继征服奚、乌古、黑车子室韦、鞑靼、回鹘与渤海国等国,又获得了幽云十六州及漠北地区,可以说到了辽圣宗时期辽国的国土已经远远大于辽刚建国的那个时候。

而随着辽国国土的极具扩大,曾经位于中心的上京此时已然是变成了偏居塞外的城市,显然此时的上京已经无法再作为疆域广阔的辽朝的都城。

最终在1007年辽圣宗决定迁都中京大定府,并在这里仿造故唐“神都”洛阳营建全新的都城来作为皇室的新居住地。

至于为何要在这里营建新都,那是因为此地正好处于上京和南京的中间,而且气候宜人,四通八达,宜农宜牧,可以说是最适合建立大都市的地方。

再加上当时辽宋两国当时正处于和平期间,两国贸易不断,两国来使更是接连来往,而刚好皇帝在中京有便于接待宋使,而且当时的辽国南京又是辽国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所以在中京这个位置既能照看到幽州,又能照看到上京,这绝对是最佳的去处。

简单的来说辽国之所以会迁都于此,原因就在于中京可以说是属于辽国的核心地带,这里离辽国的其他都城都不远,且交通也更为便利,在这里建立都城可以更好的协调辽国各都城的关系,亦能更好的控制整个辽国。

西京大同府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也是辽国的陪都。

公元1044年辽国将云州升为西京,府曰大同府,自此成为五京之一。

云州是辽国当年从后晋手中取得的幽云十六州之一,本来云州的地位并不突出,因为有幽州的存在,所以并未收到辽国君主的重视。

但是在了辽兴宗时期,随着辽夏两国关系的恶化,西夏对于辽国西境的威胁越来的严重。

于是位于西境要地的云州就越发显得重要,再加上宋朝对于辽国西境也是虎视眈眈,最终辽国决定将云州升为西京,并作为陪都,同时派驻重兵,并有王公贵族来直接管理。

当然辽国在云州设立陪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州在当时是幽云十六州最中心的城市,在当时如果要设立都城就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刚好云州周边的城市就可以提供一切资源,再加上云州四通八达,交通本就便利,所以最终选择了云州来作为辽国西境的陪都。

当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辽国在云州设立西京,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西夏和宋对于西境的觊觎之心,从中确保辽国对于西境疆域的掌控,和其周边城市的管理。

可以说辽国之所以会在全国设立五个都城,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和控制着这个幅员辽阔的辽国。

它设立的五个都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目的,比如设立东京辽阳府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原渤海国的土地和子民,设立南京析津府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的土地和治下的汉族百姓,同时也为了便于与宋朝的贸易。

实际上辽国实施的这种针对不同区域分而治之的方法的确加快了辽国对于新占领地区的征服脚步,同时也加快了新占领地区的经济恢复,所以不得不说辽国的五京制的确是一种实际而又有效的管理制度。

小楼听风雨 2023-08-22 16:03:24

相关推荐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搪瓷锅的优点有哪些

1、导热快,受热均匀。搪瓷锅虽然预热要比普通锅慢,但它在预热完成后能保持稳定的热度,即使用小火也能快速烹饪好食材,总体计算起来比普通锅烹煮时间要缩短不少。再者,它受热均匀,基本不产生油烟,也不产生焦糊。2、一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高考报名教育局周末上班吗

教育局周末不上班,所以高考报名不要选择在周末,在周一至周五去教育局报名即可。学校是高考报名单位,教育局是官方确认单位。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报名,不需要到教育局进行确认,其他考生应该在招生办指定的高考报名点报名,之后可去教育局确认是否报名成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根据自考取得学历的不同,自考分为自考专科学历和自考本科学历。关于自考的报考条件没有要求,但是在考取本科毕业证书时,申请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出具专科毕业证书。所有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特点。原文: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赏析:这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类比是什么意思

类比是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就其共同点进行比较,是通过比喻手法的综合运用帮助说明道理或描述某种复杂情况。在文学中,类比属于比喻范畴,与明喻、隐喻紧密相连,但又同中存异。
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类比属于比喻范畴,与明喻、隐喻紧密相连,但又同中存异。类比是扩展式的比喻,所涉及的两事物间的相似点往往非止一端,各各对应,形成逻辑推理的前提。

诚信的名言10条

诚信的名言有:
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3、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8、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9、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阿米尔
1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