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诗有感

好马不吃回头草
精选回答
读王维、孟浩然的诗,你懂得了什么?

王维、孟浩然,皆为唐朝的第一流大诗人。

在我心目中,除了李白、杜甫之外,就属于王、孟了,两人在唐代诗人里至少可以排得上前五。

两人为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名气甚至超越了前辈陶渊明、谢灵运。

在我个人看来,王维的诗更山水一些,孟浩然的诗更田园一些。

王维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友谊深厚,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在孟浩然临行之前,给王维写了一首留别诗,表达了命运的无可奈何以及两人之间的真挚友情,读来令人心酸,全诗如下: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和王维齐名,王维做了一辈子的高官,孟浩然却是一生布衣,地位如此悬殊的两个人能够并列,是我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读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心得体会实在是太多了,专业的一篇论文也写不完,我只拣其中重要的一点来说一下。

王维流传后世407首诗,孟浩然流传后世321首诗,两人好诗的比例很好,名言警句甚多。

整体而言,读王、孟的诗,我只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退而求其次,过上安逸恬淡的隐者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王维,是一个超脱的人,早已厌烦了功名利禄,爱读《摩诘经》,诗中毫无烟火气,被称为“诗佛”,晚年的山水诗富有禅意,乃是一绝。

王维自从三十岁妻子死亡了之后,就没有再续娶,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隐居在辋川,和朋友们过着逍遥的日子,看溪水潺潺、看浅浅白石、看花开花谢,把枯燥无味的孤独,硬是过成了神仙般的惬意生活。

王维官场也是不顺的,不被重用,屡受挫折,索性就隐居了起来,高雅清欢,诗酒度年华。

同王维比起来,孟浩然的境况可以用凄惨来形容,诗书文章,横绝天下,居然没有捞到任何功名。

低三下四,四处求谒,总是失望而归。

纵然名满天下,那又能如何呢?还不是一样流浪漂泊吗?孟浩然在求官不得的时候,选择了被迫隐居,鹿门山的明月清风、岩扉松径,比功名富贵好的实在是太多了。

王维和孟浩然,作为独步古今的大诗人,皆写出了高雅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了消极避世者孤独寂寞的情趣。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今天我要说的是“王孟志趣在,光辉炳千秋”。

读王维、孟浩然的诗,你懂得了什么?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著名诗人。

山水田园的代表作家,创作出很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秀作品。

但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却有不同特色、特点的。

王维,青年时代热衷于功名。

中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晚年归隐山林,静心好佛,故有“诗佛”之称号。

他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写出不少边塞山水诗,如《从军行》《出塞外》《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归隐后,又写了很多田园诗,山水诗如《送邢桂州》《过香积寺》《山居秋膜》《山中》《终南山》……等。

他归心佛法,精研佛理。

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二为一,体现出清幽的禅趣。

他心静如空,有“无我”境界。

诗中,常有“不见人”“人不知”“寂无人”等词。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涧户寂无人,份纷开且落”……等,自然空静之美。

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是一位地道的隐逸诗人。

他的生活更贴近自然环境。

他禀性孤高狷洁,性格气质不同,在诗的写法特点和艺术风格,与王维不同。

他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进生活,常现“余”“我”的字样。

如《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黍,邀我至田家……”里“邀我”。

《与诸子登岘山》中“……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里“我辈”的我。

比王维的诗,更淳朴,更接近陶渊明真淳境界。

孟浩然一生多出游,偏爱水行,写了不少山水诗。

他的山水诗的风格特色是自然平谈。

王维、孟浩然两位著名诗人的山水田园诗各有不同特色,不同的艺术风格。

使读者懂得: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是我国灿烂文化是宝贵的瑰宝。

那些美丽的自然的山水风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

我们应传承好祖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建设好自已伟大祖国。

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责任。

2019.3.14号文之苑

思念是一种病 2023-08-22 16:08:42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又何间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又何间焉”的“焉”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原文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含义不同。
袒露用于表示事件、物体,指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显露。坦露多用于表示思想情感,指坦率地表露(思想、情感)。
2、两者的具体用法有所区别。
“坦露”和“袒露”都可以表示坦率地表露,但如果只是用语言文字表白,并未流露在他人面前或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只能用“坦露”。
袒露造句:
1、我向妈妈袒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支持。
2、天太热,他袒露着上身。
3、农民们袒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造句:
1、他解开上衣,坦露着胸膛,跨马而去。
2、一年多以来,他首次就上赛季的冲突坦露心声。
3、这时不宜向别人坦露心声或与别人分享你的秘密,相反,这时适合倾听别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