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荣耀第一集简介 平凡的荣耀第一集主要讲了什么

耳语
精选回答

金宸资本会议室,所有高层都在等待吴恪之来开会签协议,林宇明急忙给他打电话,吴恪之却只是让他拖住。马总很是不悦,朱总却要求要等吴恪之来再签约。就在马总差点拍桌子走人时吴恪之匆匆赶到,然后说这协议根本不能签,他认为这个项目根本不具备投资价值 ,马总很不满,朱总也懵了,之前可是吴恪之一直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的,然而吴恪之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有随时叫停的权利。马总很不满的离开了,吴恪之叫朱总跟自己出来一下。作为多年的朋友,吴恪之的确不应该这么做,但他刚才那么做是为了朱总好,因为金宸想要的并不是他的项目爱未来,而是他的核心技术,一旦签约金宸就会以控股方的名义把核心技术转移给优能,到了那个地步朱总只会成为炮灰。其实吴恪之早该察觉有问题的,直到昨晚他才发现金宸在确定投资朱总时根本没有研究过,他发现金宸还投资了另一家机器人企业,从那一刻起吴恪之就确定金宸投资朱总的目的只是为了雪藏他,以此来消灭市场上的潜在对手。朱总却并不领情,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希望,可吴恪之却摧毁了他的希望,吴恪之道,无谓的希望才是最害人的。

曲总和吴恪之见面聊了聊,吴恪之替爱未来拟好了一份补充协议,希望他们能给朱总百分之五的股权,不要让他落得一无所有,曲总却道朱总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关于吴恪之叫停爱未来项目的事情高层开会讨论过了,大家一致决定开除他,但曲总没有通过,最后的处分是免去吴恪之综合二组负责人身份,同时成立综合四组,负责人,吴恪之。

吴恪之和林宇明心里都清楚,曲总这是要把他逼走,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人脉资源都要交给二组的接班人,反倒是新成立的四组,摆明了就是公司的垃圾桶。林宇明劝吴恪之辞职,以他的能力到哪里都会有好的发展,可吴恪之却不愿意,林宇明见状,决定跟着他去四组一起干。半年后,从一个不靠谱的项目酒局中离开的吴恪之和林宇明开始疯狂吐槽。

正在超市搬货的孙弈秋被孙母叫回了家,然后给了他一份金宸资本的入职申请表,说这是她拖朋友帮他介绍的新工作,孙弈秋觉得纳闷,就他们家还能走后门?孙母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他明天就去上班,毕竟自从他不下棋之后在哪个单位都混不下去。下棋这件事情是孙弈秋不愿意触碰的地方,可不愿意被人看到的奖状遮起来就好,懦弱的他又该怎么掩饰孙弈秋决定去试一下,次日一早穿上了家里唯一一件西服,拿着没系好的领带在孙母叮嘱下赶去了金宸资本,人事高悦来迎接他,电梯里目不斜视地和他介绍了金宸资本和他要入职的综合四组。高悦带着孙弈秋去了综合四组,他们出外勤了,让他在这里等人来就好。

孙弈秋惴惴不安地在座位上等了一会儿才等到林宇明匆忙赶回来,还没介绍自己的名字就被拉着去和客户开会,中途一句话都没插上的孙弈秋负责做好记录,孙弈秋手不停歇,连忙打开了手机录音。 吴恪之在杭州出差,林宇明送走客户又被要求做一个文件,只好让孙弈秋去大会议室把刚才开会的内容和传统部对接转达。孙弈秋唯唯诺诺地进了会议室,被风控部的潘总要求转达一下刚才的会议,孙弈秋急得连忙翻笔记本,哗啦哗啦的声音格外刺耳,孙弈秋又连忙拿出刚才的录音,结果耳机线又缠在了一起,急得他满头大汗。好在这时他旁边的高思聪帮了他,以很快的速度把录音整理成文字版发到了大家邮箱里。同为实习生,孙弈秋显得很笨。会议结束后,经理告诉高思聪和孙弈秋打交道时悠着点儿,听说他是空降来的,虽然很傻但也犯不上得罪他。尽管如此,高思聪还是去和孙弈秋打了招呼。孙弈秋一把冷水扑在脸上,他早该想到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于他们而言自己只是个跳梁小丑,但他不在乎了,这次他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

回到办公室,孙弈秋连忙和林宇明道歉说自己没开过会,林宇明没计较,让他以后会什么不会什么直说,然后让他整理报表,翻译文件,可没想到孙弈秋通通不会,林宇明有些无语。实习生开始一轮起了孙弈秋,毕竟不用面试和审核直接上班的,他还是头一个。林宇明叫孙弈秋到了天台问他哪个大学毕业的,孙弈秋尴尬道他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的。林宇明纳闷了,他是怎么进来的?孙弈秋如实说道,他妈让他来的。林宇明顿时以为他是什么有背景的富二代,还以为是只自带资源的独角兽,可看孙弈秋的神情,似乎也不是。一没学历二没门路,林宇明劝孙弈秋做好准备,混职场的人抽屉里随时都放着一封辞职信,要么是给老板的,要么是老板给他的。

吴恪之回到公司却发现众人都围在公司外,上前才发现是朱总拿着项目书来找投资,因为拉不到投资,朱总已经满目沧桑,甚至有些神经质,看见吴恪之甚至都不认识了,吴恪之看着朱总被保安带走满眼是泪。回到四组,孙弈秋连忙和吴恪之问好,吴恪之上来就问他怎么看市场未来三年的发展,孙弈秋的笑停在了脸上,吴恪之问他下一个问题,孙弈秋依旧低着头结结巴巴地什么都说不上来,吴恪之叹了口气,让他告诉自己为什么来金宸资本。

洒脱 2024-04-13 13:38:21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声母有哪几个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孔明灯等等。
1、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声母是什么?

声母(Initials)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而辅音则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阻碍所产生的声音,发音的过程即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已不再作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内,但在一些方言中,可以声母形式出现。

寇准是哪个皇帝时期的

寇准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时期的人。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