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的历史渊源

沉默是金
精选回答

毛巾的历史渊源

巾帕的使用历史十分久远。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帕”这一专用的纺织品名。它的特定含义是“手帕”,人们用它来擦汗洁面。在著名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就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的描述。这里的巾显然是指擦拭眼泪的手帕。而手帕的正式定名则出自唐朝。唐初著名的宫廷词人王建曾经写过“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的诗句。宋代也有“以帕拭泪”之说。我国古代女子多把手帕作为装饰品或一种寓意的象征。在我们最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手帕已然成了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黛玉焚稿时,除了要烧尽表露心迹的诗词,还有宝玉送给她的那些旧丝帕,足见丝帕在黛玉心中的份量。

国外“帕”的形成也早于“巾”。古埃及最早的帕是用蒲草编的,可以擦汗和遮挡阳光。古希腊人用亚麻布做帕,出门时系在腰间随身携带。到了18世纪,由于妇女们涂抹脂粉的盛行,手帕被沾染得五彩缤纷,因而引发了彩帕的衍生。

近代的手帕不仅是洁面清肤的用品,在日本妇女中更成为一种随身的装饰品。罗曼蒂克的美国人则以手帕作为爱情的信物,赠给自己的心上人。英国的男性则把手帕插在西装口袋上,以显示他们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手帕有正方形,也有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形状五花八门。为了折叠方便,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5年下令:“手帕每边长度相等”,定下手帕为正方形的规矩,而沿用至今。

从手帕到手巾的改变大约始于汉代。巾与帕不同,巾是以男性用品的身份出现的。男性在从事劳动等活动时,出汗的部位已不仅仅限于脸面部,还有脊背、胸膛等地方,小小的方巾已满足不了要求,而且劳作的双手不方便抓捏巾帕,所以出现了用厚布缝制的长巾,不用时可随意搭在肩上,挂于颈项或别于腰间。挂于颈项的巾在肩挑、推车时还可用作扁担或车袢的垫布,以缓冲压力,减少劳动工具对肌肤的摩擦。这种巾秦汉以来已十分时兴,我们在京剧舞台上看到的武生腰间系的“大带”,就是巾的艺术变形。

而让巾起绒圈成为毛巾的雏形,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出现。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绒圈锦”,就是最早发现的经起绒织物。到宋代,我国福建漳州的丝织业已十分发达。受到日本舶来品“倭锦”的启发,我国古人用竹丝装在一个特制的套筒中,俗称“剑壳”,将剑壳投入开口的经丝中,捏住一根“竹丝”。将剑壳从开口的另一端抽出,留下的竹丝在纬纱的别压下形成毛圈。这种织物毛圈规整又丰满,而且厚实柔软,吸湿能力大,成为日后毛巾的样板。明清时期棉花传入我国。清康熙23年,日本生产的棉织毛巾进入中国,加上我国已十分流行的经起绒工艺,如“全彩绒”“海鹅绒”、“漳绒”等技术,毛巾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系统

娱仙 2024-01-15 13:19:44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