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佛祖排行

心静 知识百科
精选回答

说到佛祖其实大家也只是在小说里面听到而已,很多人也都说了,真正相关的知识真的是少太多了,所以还是需要多学,最近很多人都说了,想看看这个十大佛祖到底是怎么排名的,还看看这些佛祖的排行又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十大佛祖排行是:

1、摩诃迦叶,苦行第一

大迦叶称为摩诃迦叶,意为饮光。是佛的衣钵传人,是付法藏的第一祖。佛陀曾拈花示众,大众皆不解其意,唯大迦叶以笑对佛。佛将法藏传给迦叶,也告诉迦叶,在佛灭度后,迦叶也不能灭度,一直要等到弥勒佛出世,将释迦牟尼佛传给他的袈裟交给弥勒佛。迦叶被尊称为头陀第一,也是过去苦行最为第一,是最无执着之念者,曾受佛陀分予的半个座位与佛。同坐。在佛涅盘后,曾率众进行了第一次经文的结集。

2、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也称阿难陀,意为欢喜,无染。面如满月,眼如青莲华,身光净如明镜。阿难的记忆力超群,佛说的每一句话,都过耳不忘,如同水从一个斛中倒入另一个斛中而无遣洒、被称为多闻第一而经文也绝大多数是阿难记下,后来编集而成。这都是阿难在久远以前,发愿要护持一切如来正法的结果。阿难是侍佛弟子,曾力劝佛陀充许女子出家入于佛教,成为比丘尼。

3、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又称作舍利子,是佛的首座弟子,聪颖过人,如同是佛口中的莲花化生,被称为智慧第一。常常受与问答般若波罗密中的奥义。据<<法华经>>的记载,舍利弗当于未来作佛,号华光如来。

4、须菩提,解空第一

须菩提为善业,善吉,空生。智慧过人,被誉为解空第一,善解空义,在<<金刚经>>中就是须菩提与佛的对答。

5、富楼那,说法第一

富楼那又作弥多罗尼子,意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善长说法,受教化者万千。被誉为法说第一。据<<法华经>>中记载,富楼那当于未来作佛,号法明如来。

6、大目犍连,神通第一

大目犍连称作神通第一。在<<楞严经>>中,大目犍连道,我游十方而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静自在无畏。

7、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

摩诃迦旃延被誉为议论第一。善于辩论,常与外道议论,能用简短的言辞,巧妙的方法,将问难的人说的心悦诚服。

8、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阿那律译为无灭,如意,无贪,不争有无。曾贪于睡眠,被佛呵责,人不能如同猪一样,整日只知睡觉。于是不眠修为,后患眼疾,导致失明。经佛开导,天眼通现,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被誉为天眼第一。

9、优婆离,持戒第一

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誉为持戒第一。在经集结时,诵出律部。罗睺罗佛出家前的儿子,意为覆障,执日。精进修道。被誉为密行第一。

10、罗睺罗,密行第一

罗喉罗系佛陀出家前之子。又作罗怙罗、罗护罗或罗云,意译为覆障、障月或执日。以其出生为罗喉罗阿修罗王障月食时,故取名为罗喉罗。关于罗喉罗的生母,诸佛典中说法不一,或渭瞿夷,或谓耶输陀罗,但后者比较普遍。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载,佛陀成道后六年还迦毗罗卫城,令罗喉罗出家,以舍利弗为和尚,目犍连为阿奢梨,此即为佛教有沙弥之始。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到佛陀的训诫,后严守制戒,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被誉为密行第一。

笑脸相迎 2023-08-14 13:15:56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