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

和煦的风 结婚攻略
精选回答

一、元宵节的习俗

1、猜灯谜

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来的,起源自先秦时期。猜灯谜盛行于宋朝,元宵佳节,在赏花灯会上,将诗词谜语书于花灯上,任人猜度,所以叫“灯谜”。这一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每逢元宵节都会打出灯谜,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

2、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汤圆象征着阖家团圆,吃汤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食俗,意味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而在中国北方,元宵节通常会吃元宵,元宵的外形虽然和汤圆相似,但是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元宵一般只有甜味的馅料,做法是将馅切成小块,蘸水后在江米粉中反复滚圆,其表面是干的。而汤圆的馅料荤素甜咸皆有,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再将馅包入后揉成团,汤圆的口感要比元宵更加细腻爽滑。

3、舞狮

每到元宵佳节,民间都会进行舞狮活动。这一习俗起源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盛行于世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踩高跷

踩高跷,又称为“扎高脚”,是民间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属于我国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了。汉代以后,司马迁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为了元宵节的盛大庆典,踩高跷不断发展成为庆祝元宵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

5、逐鼠

在古代,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养蚕的农户都会进行逐鼠活动,人们听说在元宵节这天用粥喂老鼠,鼠就不吃蚕了。于是,人们就在元宵节熬上一大锅粥,有的还会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放到老鼠出没的地方,边放嘴里还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就不得好死。

6、走百病

走百病,也称之为“游百病”、“散百病”或“走桥”,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种消灾除病的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妇女相约出行,见桥必过,古人认为这样便能祛病延年。

二、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 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三、元宵节节日起源是什么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来看与之有关的四个传说。

古人认为“太乙”天神掌管着世间人类的命运,他手下有九条龙,掌控着人间何时遭遇饥荒瘟疫之祸,何时受旱灾水涝之苦。自秦始皇始,皇帝每年都举行盛大的仪式,祈求太乙神赐予国家风调雨顺,以及他与臣民们健康长寿。到了汉武帝时代,朝廷尤其重视元宵灯会,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将元宵钦定为最重要的佳节之一,庆祝仪式通宵进行。因此,元宵节就是拜“太乙”神的日子。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己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第二个传说,专管人间祥运的道教之神“天官”,其生日恰好为农历正月十五。据传他爱好热闹,因此其信徒们就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吉祥安康。“元宵节”称之为“上元节”的,就是从道家从发。根据道教的“三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是道教的三个节日。

第三个传说,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吕后垂帘。一批开国老臣如周勃、陈平等,一心保汉,合力清除诸吕势力,在公元前179年,拥戴刘恒,这就是汉文帝。文帝广开言路,施仁政,励精图治,汉帝国逐渐强大起来。而清除诸吕势力的日了恰好为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下诏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记念。又因正月为元月,“宵”指的是“夜”,文帝干脆将正月十五日钦定为元宵节。

第四个传说,东汉明帝时,佛教首次进入中国,不过并没有对中国人产生很大影响。一天,明帝梦见皇宫里出现个金人,正当他准备问清“金人”来自何方时,却突然发现“金人”升入天空,最后消失在西方。第二天,明帝派遣一位学士前往印度取经,经过艰辛万苦,学士最终带回了经卷。明帝随即下令建造一所寺庙供佛雕安身、收藏经书。佛教徒们相信佛能驱走黑暗,因此明帝下诏让民间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即“灯节”的缘由。后来,这个习俗传承了下来,灯盏由最初简朴,再到华贵,样式也变得多起来,且庆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实际上,我国一直以来都有农历正月十五日张灯的习俗,如在战国时期楚国地区就早已存在。

至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多彩,皇宫、街道上到处挂灯,还建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至此,“元宵节”张灯一般为一日,少数时期也有三日的。据五代时期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杨贵妃的二姐)做“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

而到了宋代,元宵节才真正成为一个重要节日。从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三元张灯,太宗淳化元年(990)六月,免去中、下元,只保留上元张灯习俗,并沿袭了三日张灯的习俗,此后又延长至五日张灯,最终形成一种制度。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大特落,灰药。榾柮儿,杂剧。温大头、小曹,稽琴……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呇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可见,北宋时期,东京的元宵节十分隆重。

不仅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灯山与“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的棘盆等各色景观,还有很多游戏、娱乐活动,“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又南宋时期,据吴自牧《梦粱录》载:

今杭城(杭州)元宵之际,州府设上元醮,诸狱修净狱道场,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以宽民力。舞队自去岁冬至日,便呈行放。遇夜,官府支散钱酒犒之。元夕之时,自十四为始,对支所犒钱酒。十五夜,帅臣出街弹压,遇舞队照例特犒。街坊买卖之人,并行支钱散给。此岁岁州府科额支行,庶几体朝廷与民同乐之意……更兼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如清河坊蒋检阅家,奇茶异汤,随索随应,点月色大泡灯,光辉满屋,过者莫不驻足而观……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至十六夜收灯,舞队方散。

可知,南宋都城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北宋都城东京。

周密《武林旧事》也载了杭州城的各种花灯,如“苏灯”“无骨灯”,尤其提到朝廷的奖励措施,“天府每夕差官点视,各给酒钱灯烛,多寡有差。且使之南至升旸宫支酒烛,北至春风楼支钱。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而丁锡根《宋元平话集》更载有,宋徽宗时对元宵灯会非常重视,“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夜。为甚从腊月放灯?盖恐正月十五日阴雨,有妨行乐,故谓之预赏元宵。”

明代更是从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元宵节除了张灯,我们再来看看另外的一些习俗吧。

吃元宵。元宵是一种带馅儿的甜食,是由糯米粉加上甜的馅料制成。元宵节就是因此食品得名。元宵的烹制方法十分简单,将元宵倒入装满沸水的锅中煮几分钟即可。清朝时期,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写出当时的元宵的馅、米:“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李调元的《元宵》词则描绘了南方元宵节的场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猜灯谜。此活动起源于宋朝。灯笼的所有者将谜面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将纸条展示在灯笼上。假如赏灯者猜出谜语,就将纸条取出,然后找灯笼所有者确认答案。猜对的话,他们就可以领取一份小礼品。由于这种活动十分富有情趣与智慧,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

放烟火。元宵节的白天会有舞龙舞狮、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而夜里除了灯会,就数焰火最好看了。当新年首个圆月升上夜空时,人们都会因燃放的烟火和空中的明月而兴奋不已。

中国情人节。古代由于封建礼教束缚,男女之间平日里难以谋面。于是,这些少男少女们好不容易盼来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机会。少女们急切切更衣梳妆,借着观灯会情郎。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读来不免让人心生怅惘。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描绘有此情此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外还有办社火、走百病、耍狮子、舞龙灯、迎紫姑等。

实际上,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民俗就是一个“闹”字。“‘闹’元宵之‘闹’就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中国传统节俗的独特景观。(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相信每一个朋友都知道元宵节会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元宵,这也是一种幸福团圆的体现。古往今来元宵节还会有非常多的有趣习俗,在家中大家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关游戏的准备,例如猜灯谜等游戏大家都可以提前进行考虑,在这重要时刻也可以为家人好友进行一些节日渊源的普及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茉莉清茶 2023-07-31 19:22:42

相关推荐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搪瓷锅的优点有哪些

1、导热快,受热均匀。搪瓷锅虽然预热要比普通锅慢,但它在预热完成后能保持稳定的热度,即使用小火也能快速烹饪好食材,总体计算起来比普通锅烹煮时间要缩短不少。再者,它受热均匀,基本不产生油烟,也不产生焦糊。2、一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出自唐·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刘禹锡的这首诗历来被称为咏洞庭君山诗的杰作。烟波浩渺,一岛浮翠,如果说明湖如画,那么君山实在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此诗写洞庭湖月夜之美,澄澈的湖水与皎皎秋月的素光交相映辉,进而将洞庭湖比作银盘,而将君山说成是置于这个银盘上的青螺杯。
洞庭湖和君山都是十分壮观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却变成了案上的杯盘,可以体味出诗人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诗思的旷大,而闲闲写来,妙喻天成,不仅在于诗人功力的深厚,更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诗人对描写对象的独特感受。

蜀道难 李白全诗

李白的《蜀道难》全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节选:
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劳地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低伏的意思是什么

“低伏”的意思是处于低下的地位、屈服、顺从。“低伏”读音为dī fú,意同“伏低”,出自元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
“低伏”造句:
1、一道强猛的气息如飓风一般扫过两界原前得战场,野草低伏,万物寂声。
2、孩子们低伏的头颅,磬折的膝盖,汇成扭曲的海洋。
3、初秋的赤水河迎着西边的红日,河水透出一分璀璨的妖艳,浅草低伏着像被折弯了腰。
4、对万秀来说,那半柱香便是平生中燃的最快的一次,抬头见林剑澜坐在地上,头低低伏在胳膊上看不见表情,更加觉得心碎肠断。
5、她扑通一声向着对方跪下去,将头低伏地面不起。

普希金代表作

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颂》、《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尉的女儿》。
1、《自由颂》是普希金第一篇歌颂自由的诗篇,是他较早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反专制的檄文,也是他遭到流放的原因。该诗是在尼古拉·屠格涅夫家写成的,他家住在保罗一世遇难的米歇尔王宫的对面,能看见保罗一世遇难的宫殿,因而对宫廷阴谋写得有声有色。
2、《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普希金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3、《黑桃皇后》开辟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罪与罚的宗教神话主题的先河,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始宗教神话的正义审判观。普希金借助对被得堡上流社会日常生活的描述,旨在通过幻想和梦境等艺术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背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可见的、充满毁灭的力量,营造一种神秘、离奇、奇异、具有现代神话特征的超验的世界。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并且因它亲切和蔼的口气让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
5、《上尉的女儿》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历史题材小说。历史上,贵族社会和沙皇政府一贯丑化普加乔夫,把他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强盗,而普希金却怀抱琵琶另弹别调,把他塑造成一位机智勇敢、乐观豪迈、胸怀远大理想而又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领袖,同时在作品中生动地展示了这场运动波澜壮阔的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表达了作家对封建压迫下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农奴制度与专利统治的深刻批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