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商品挑选整理的核算

淡听细雨声
精选回答

商业企业经营的有些鲜活商品,干果、茶叶等农副产品的规格比较复杂,等级较多,它们往往在同一个品种中有不同的等级、规格。因此,对购进的统货,还要进行挑选整理、分等分级、清除杂质,分别包装保管。

(一)商品挑选整理的原则

商品挑选整理与商品加工不同,它只是发生等级、数量变化,并不改变其形态和性质,也不增加商品价值。为此,对挑选整理的核算,应掌握以下几点:

1.对商品进行挑选整理时,作为企业内部移库处理。
2.对商品挑选整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经营费用——整理费”账户列支,不增加商品成本。
3.挑选整理后,商品因清除杂质、水分而发生的数量、规格、等级的变化,应相应调整商品的数量和单价,不改变总金额。
4.因挑选整理而发生的溢余和损耗,可不作处理,但如属事故损失,应按财产损失处理。

(二)商品挑选整理的核算方法

1.商品挑选整理的核算仍在“库存商品”账户设挑选整理专户进行。

[例]某企业从仓库发出苹果1 000千克,进价每千克2元,交专人进行挑选整理。财会部门根据“商品内部移仓单”转账,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挑选整理——苹果 2 000
贷:库存商品——苹果 2 000

2.在商品挑选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工资、工具、物料消耗等各项费用,均以“经营费用”列支,作会计分录如下:

[例]以现金支付挑选整理临时工工资50元。

借:经营费用——整理费 50
贷:现金 50

3.商品挑选整理完毕,按新的等级和数量、单价进行转账,由“挑选整理”专户转入原商品明细账户。

商品挑选整理后,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由一种等级变为另一种等级;另一种是由一种等级变为几种等级,举例说明如下:

(1)由一种等级变为另一种等级。

挑选整理后的新等级的进货单价计算公式如下:

新等级商品的进货单价=挑选整理前的商品进货总额/挑选整理后的商品实际数量

[例]如上例苹果1 000千克,挑选整理前商品进货总额为2 000元,经过挑选,清除杂质20千克,挑出一等品980千克。财会部门根据“商品挑选整理单”。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苹果(980千克) 2 000
贷:库存商品——挑选整理——苹果(1 000千克) 2 000

按上列公式计算:

新等级商品进货单价=2000/980=2.04(元)

(2)由一种等级变为几种等级。

新的几种等级商品的单价按购进价或售价(含税)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种新等级商品的销售总值=每种新等级商品销售单价×每种新等级商品销售数量

每种新等级商品应分摊的进货总值=每种新等级商品售价总值×(挑选整理前的商品进货总值×全部新等级商品的售价总值)

每种新等级商品的进货单价=每种新等级商品应分摊的进价总值/每种新等级商品数量

[例]仍用上例,苹果1 000千克经过挑选整理后,选出一级200千克,每千克售价7.20元;二级400千克,每千克2.40元;三级380千克,每千克1.20元,清除杂质和损耗20千克。按上例公式计算如下:

按售价计算的每种等级苹果的金额:

一级苹果的售价总额=7.20×200=1 440(元)
二级苹果的售价总额=2.40×400=960(元)
三级苹果的售价总额=1.20×380=456(元)

苹果售价总金额为2 856元。

每种等级苹果应分摊的进价:

一级苹果进价总值=1 440×(2000/2856)=1 008.40(元)
二级苹果进价总值=960×(2000/2856)=672.27(元)
三级苹果进价总值=456×(2000/2856)=319.33(元)

每种等级苹果的购进单价:

一级苹果购进单价=1 008.40÷200=5.04(元)
二级苹果购进单价=672.27÷400=1.68(元)
三级苹果购进单价=319.33÷380=0.84(元)

根据以上计算,财务部门按“商品挑选整理单”转账,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苹果一级(200千克) 1 008.40
——苹果二级(400千克) 672.27
——苹果三级(380千克) 319.33
贷:库存商品——挑选整理(1 000千克) 2 000.00

中年白发 2024-02-20 15:43:51

相关推荐

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舞蹈教育可以考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还应参加教师资格认...
展开详情

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吗

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吗群众可以考公务员,具体要看岗位要求,选调生一般情况下有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其他的岗位都可以。报考公务员需要满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
展开详情

安徽省考网上报名流程

安徽省考网上报名流程安徽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一般为:查看公告职位→网上报名→资格审查→上传照片→缴费;以2020年安徽公务员报名流程为例:1.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7月7日9:00-7月15日24:00,逾期不予补报...
展开详情

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人一组

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人一组按照报考人数和地区划分都是不同的,一般一组会有7-15人。扩展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统一使...
展开详情

公务员报考岗位的常见专业问题

公务员报考岗位的常见专业问题考公界有一句话叫:学的好不如报的好。岗位选好了,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开较高的竞争率,提高自己的上岸几率。从历年报考情况来看,没有专业限制、没有学历限制、没有性别限制的职位相对而言报考的人...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