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所新建高校(校区)启用 空白地市全补齐(2)
其中9所落户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全覆盖
6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
坐标:世界客都梅州
占地面积:600亩
9月23日,梅州首所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迎来首批500多名新生。学院设立农业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育学院5个二级学院,首批5个招生专业服务梅州市着力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紧贴市场需求,助力当地振兴。
学院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在校生1.2万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给予全力帮扶,学院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立足梅州,服务湾区,辐射闽赣,为建设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7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坐标:潮州市凤泉湖高新区中山大道西段
占地面积:471亩
由潮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总投资12亿元,可提供5000个高职学位。学院的建成,填补了潮州市没有高职院校和粤东地区没有卫生类高职院校两大空白。
学院“立足大潮汕,承接粤港澳;服务大卫生、融合大健康;顺应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及健康产业的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办学初期设置护理、助产、 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专业,中长期拓展医学类和对接大健康产业的相关专业。
8
汕头大学东校区
坐标: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
占地面积:1551亩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现有12个学院,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汕大东校区总占地面积1551亩,项目分四期推进建设,建成可满足20000人在校生办学规模。
该校区以交叉学科、 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计划设置4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重点规划对接临港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的本科专业。
9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坐标:汕头市濠江区北山湾
占地面积:402亩
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美,采用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是集智慧型与生态型一体的宜学宜居之所。
学校一期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今年开设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音乐表演、体育保健与康复4个大专专业和幼儿保育中专专业,共招生1000人。
学校立足汕头、服务粤东、面向全省,致力于培养具有师德理想、教育情怀、扎实学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优质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努力打造成为一所以学前教师教育为主,小学教师教育与继续教育为辅,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幼儿师范院校。
10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坐标:揭阳市粤东新城
占地面积:1984亩
“坐山、拥水、向海”,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依山而建,傍水而修,打造“山海林田湖”和校园功能共生相融的特色山水校园。9月12日,揭阳校区迎来首批1000多名新生。9月18日,该校区正式启用,拉开了揭阳市第一所本科高校的序幕。
揭阳校区计划分四期规划建设,首期工程规划校园占地956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校区建筑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远期办学规模为在校生2万人。
校区瞄准广东省先进材料、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坚持“揭阳所需、广工所长、未来所向”总体原则,下设先进制造学院,对接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设计学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布局。采取以小班式教学为主,以班导师制、精准化培养、精细化管理等为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使之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基地、高层次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和粤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新校区招生的6个本科专业中,4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未来学校将结合揭阳产业背景,围绕“产学研”这一方向,重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11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
坐标: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
占地面积:约2000亩
华师汕尾校区滨海而建,毗邻深汕特别合作区,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其中一期约948亩。由近海鱼塘水田回填而成,被称为全国首座“水上大学”。
该校区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是华南师范大学“一校三地四校区”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双一流”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扎根办学的校区。华师在此首次实行全员导师制和书院制育人模式。
校区首年开设了七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网络工程、电子商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4个师范类专业,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和材料物理3个非师范类专业。9月12日,汕尾校区迎来了首批600多名新生。
据悉,汕尾校区2021年已向教育部申报备案功能材料、信息安全等12个专业,规划布局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未来将建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