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技巧有什么

十年戎马心孤单
精选回答

跳高是一项田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一条跑道上短跑后腾空,利用身体的弹性和力量,跃过放在一定高度上的横杆。比赛中,横杆的高度会逐渐升高,直到只有最后一名选手跃过该高度,方可结束比赛。跳高是一项需要良好协调性、爆发力和技巧的运动项目。

一、跳高技巧

1. 训练力量:跳高需要强大的下肢力量,因此要定期进行腿部肌肉训练,如深蹲、硬拉等。

2. 提高柔韧性:柔韧性对于跳高运动员非常重要,因为要完成高空的跳跃动作,需要有足够的身体柔韧性。

3. 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跳高运动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要不断进行技术训练,熟悉和掌握各项技术要点。

4. 正确的起跳:起跳是跳高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要注意起跳的角度和力度,同时要使身体保持平衡。

5. 技术动作连贯:跳高的技术动作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转换,保持动作的流畅。

6. 稳定着陆:着陆是跳高过程中最容易受伤的环节,要注意着陆时的姿势和平衡,保持身体稳定。

7. 调整步伐:跳高时的步伐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步伐节奏。

8. 加强心理素质:跳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保持自信和冷静,克服紧张和恐惧。

9. 增加训练量:跳高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增加训练量可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10. 合理饮食:跳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要注意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保持身体的能量供给。

二、硬件要求

比赛场地

跳高比赛场地包括助跑道、起跳区和落地区三部分。

助跑道

跳高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大型田径比赛跳高助跑道不得短于20米,在条件许可的地方不短于25米,助跑道和起跳区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

助跑标志物

在使用助跑道的田赛项目中,应沿助跑道旁放置标志物,跳高助跑的标志物可放置在助跑道上。每名运动员可放置1至2个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的标志物,以帮助助跑和起跳。如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使用胶布,但不得使用粉笔或任何不易去除痕迹的类似物质。如果地面潮湿,可用若干不同颜色的图钉将胶布固定在地面上。

起跳区

起跳区必须平坦。如使用活动垫道,其表面应与地面齐平。在跳高横杆垂直面左、右两侧的地面上,各向外画一条5厘米宽、长约5米的延长线。跳高架两立柱之间的距离应为4-4.04米。

落地区

跳高落地区应为海绵包或沙坑(沙面应高出地面)。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如果条件许可,落地区的长、宽、高最好能达到6米、4米和0.7米。

配套设施

根据跳高比赛的需要,一般配备以下物品及设施:

海绵包、罩1套。

跳高架2副。

横杆8根、横杆搁架1个。

丈量直尺1个。

风标1个。

田赛成绩公告牌1个。

30米尺1个。

白、红、黄旗各1面。

带夹书写板4块,笔8支。

秒表1块。

时限钟1个。

0.6米高的梯子2个。

助跳标记若干。

成绩记录表若干。

饮水用具2套。

小垃圾筒(箱)1个。

扫帚2把。

这些物品之中主要的设施为跳高架,跳高架由立柱、横杆搁架、横杆构成,比赛时可以使用结构坚固的各种类型的跳高架或立柱,要有能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搁架。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00-4.04米。横杆应用玻璃纤维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不得使用金属材料。除两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跳高横杆全长为4.00米(±2厘米),最大重量2千克。横杆圆形部分直径30毫米(±1毫米)。

横杆应由三部分组成,即圆杆和两端。为便于放置在横杆搁架上,横杆两端应宽30-35毫米,长15-20厘米。横杆两端横断面应呈圆或半圆形,并有明确规定的平面放置在横杆搁架上。这个平面不能高于横杆垂直断面的中心,并要坚硬和平滑。横杆两端不得包杆橡胶或任何能增大与横杆搁架之间摩擦力的物质。横杆应无倾斜,放在横杆搁架上时,跳高横杆最多下垂2厘米。放好横杆后,在横杆中央悬挂3千克重物,跳高横杆最多允许下垂7厘米。

横杆搁架应水平放置,呈长方形,宽4厘米,长6厘米。在跳跃过程中,横杆搁架必须牢固地被固定在立柱上和不可移动。横杆搁架必须朝向对面立柱,放在托上的横杆被运动员触碰时,应易于向前或向后掉落。在横杆搁架上不得包杆橡胶或其他能够杆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的任何物质,亦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横杆搁架在起跳区横杆两端的高度是相同的。横杆两端与立柱之间至少应有1厘米的空隙。跳高比赛时,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空隙,以免由于落地区移动而触及立柱,以致横杆掉落。

三、比赛规则

(1)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应抽签决定。

(2)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横杆升高计划,此计划直到只剩下最后一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在只剩下一名运动员之前,每次横杆升高的高度不得少于2厘米。全能比赛中,每轮升高的高度均为3厘米。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5)比赛开始后,运动员不得使用起跳区进行练习。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试跳中,碰落横杆;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7)运动员可在宣布的任一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在以后任一高度决定是否免跳。在一个高度上,运动员试跳1次或2次失败后,仍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高度的试跳次数,应是前一高度试跳后所剩余的未跳次数,但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不管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出现连续3次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成绩相等而举行的决名次赛除外。

(8)比赛名次应根据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排定。当成绩相等时,在最后跳过高度上试跳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决出名次,应将全赛中失败次数少的运动员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不涉及第一名时,名次并列;涉及第一名时,举行决名次赛

难得糊涂 2024-01-13 15:20:5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