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口才学会说话

竹风雅梦 结婚攻略
精选回答

在现代社会,有一个好的口才是非常重要的,这非常有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所以很多人都会在网上搜索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和口才,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网上所提供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口才。虽然想要一个好的口才非常的难,甚至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不一定能够训练一个好的口才,但是大家还是非常想要有一个好的口才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大家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口才吧?

一、怎么提高口才学会说话

1.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最好的自我沟通的方法,每天写上一千来字,既整理自己的思路,反省当日之进步与不足,梳理自己的情绪,释放一些不快,又可以学会遣词造句,天长日久,手能写之,口必能言之。

2. 每天朗读朗诵

自己读书,大声地读出来。每天坚持朗读一些文章,既练习口齿清晰伶俐,又积累一些知识量信息量,每天坚持朗读半小时以上。

3. 对着镜子训练

每天在朗读过程中,去对着镜子训练,训练自己的眼神,训练自己的表情,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效果更好。

4. 自我录音摄像

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

5. 尝试躺下来朗读

当我们躺下来时,必然就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最好的练声练气方法。

每天醒来之前,先躺在床上唱一段歌,再起来。坚持一至两个月。

你会觉得自己呼吸流畅了,声音洪亮了,音质动听了,更有穿透力了,更有磁性了!

6. 速读训练

这种训练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

二、为什么要口才训练

1.说明能力。说明能力,即把话说得准确明白的能力。一般人认为,口才就是说话表达能力,即把自己心里想的说出来的能力。这是基本的要求。其实,说话能把意思讲准确,讲明白,使听者一听了然,也不是很容易的。如有的人手很巧,有技术,但不见得说得出来。比如我们知道的数学家陈景润,他非常有学问,曾经写过不少专著,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他在讲授数学课的时候,很难让学生听得明白,后只能离开讲台,转向对数学知识的研究方向了。

2.吸引能力。吸引能力,即通过说话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住的能力,也就是吸引周围的人倾听自己说话,使之愿意听,能听进去,并有所乐、有所得的能力。余秋雨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都为人们所推崇。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不但有文才,还有口才,与人谈话经常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言的精辟、知识的广博,往往使聆听者浑然忘我.语言要亦谐亦庄、风趣幽默,要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且让他们听进去.如果人家不愿意听,听不进去,即使说明力再强,说得再清楚,也没有用。

3.说服能力。说服能力,即通过言语的表达,使人心悦诚服的能力.口才好的人,并不一定讲得很多,妙就妙在他了解别人的想法,对症下药,三言两语就能使人折服。说服能力要求言语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目的,漫无边际地讲话,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4.感人能力。感人能力,即用语言感动人的能力。也就是要求讲话人以自己的真情感动听者,获得以情动人的效应.如果讲话者的感情平淡,语言贫乏,其结果必然感动不了听众。

5.创造能力。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人们逐渐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创造能力,即讲话中根据思想表达的需要创造语言的能力,或者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6.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即控制自己语言所能引起的后果的能力.也就是说,只会把话说出来,却不会顾及自己说的话所能引起的后果,实际是瞎说一通,这算不上有口才,控制自己语言所能引起的后果的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口才训练的意义

1.口才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艺术素养,优雅大方的气质和成熟的心理素质,使其待人接物更从容、更自然。

2.口才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3.口才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克服孩子的恐惧感,使孩子不再内向、胆小和害羞。

4.口才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脑协调能力。

5.口才训练可以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积极的处事心态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使孩子心理更健康,更阳光,更可爱,说话更具幽默感。

6.口才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想法更新颖。

7.口才训练可以增进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更融洽,人际关系更和谐,幸福指数更高,更可以使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

睡不着的深夜 2023-07-31 19:18:35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又何间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又何间焉”的“焉”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原文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含义不同。
袒露用于表示事件、物体,指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显露。坦露多用于表示思想情感,指坦率地表露(思想、情感)。
2、两者的具体用法有所区别。
“坦露”和“袒露”都可以表示坦率地表露,但如果只是用语言文字表白,并未流露在他人面前或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只能用“坦露”。
袒露造句:
1、我向妈妈袒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支持。
2、天太热,他袒露着上身。
3、农民们袒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造句:
1、他解开上衣,坦露着胸膛,跨马而去。
2、一年多以来,他首次就上赛季的冲突坦露心声。
3、这时不宜向别人坦露心声或与别人分享你的秘密,相反,这时适合倾听别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