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不再畏惧
精选回答

有哪些描写寒食的古诗?

一千年过去了,寒食几乎被大家遗忘了。

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

在古时,寒食节是重要的节日。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关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了。

寒食节的习俗有很多,不能起火,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祭祀扫墓,踏春郊游都是寒食节的传统活动,古代人究竟是如何过寒食节的呢?我们就通过古诗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提到寒食节,就不得不提到这首诗。

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著名诗作不多,但是只此一首就可名垂千古。

特别是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传颂的经典。

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也将寒食节的习俗写入了这首诗中,后两句写夜晚的景色,生动的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寒食节当天禁止生火,但是皇帝却可以破例,虽然有一些讽刺意味,但是却清晰的展示了当时的皇室气派。

所以此诗收到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喜爱。

寒食节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要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这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烧死而留下的传统。

作为和宋之问齐名的初唐诗人“沈宋”之一的沈佺期,通过一首诗记录了这一习俗《寒食》“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虽然因为依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而备受责骂,但是他的诗词才华是不容忽视的。

这首诗就通过描写寒食节当天的习俗,表达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心情。

寒食这天,家家都禁火藏烟。

自己飘泊在外,不知道哪里的火,可以温暖自己这颗游子的心。

唐代时,寒食清明扫墓十分盛行。

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扫墓思念亲人就是一个重要的活动。

扫墓是为了缅怀先人,这样的时节令人沮丧和难过,怀念亲人的悲伤之感让人不禁痛哭流泪,满天飞扬的纸钱,浓重的悲伤氛围,梨花、杨树都是触景生情的地方。

只可惜天人相隔,哭声不闻,只能在匆匆归去因为寒食节正值春天,虽然因为习俗有了一些悲凉,但是并不妨碍喜欢交友的人,趁着天气晴朗,趁着大好时光,踏春游乐,也可以缓解悲凉的心情。

古代人的春游,活动十分丰富。

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诗中写道:“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这首诗描述了盛唐时人们春游的盛况:赏花、荡秋千、蹴踘,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致,非常热闹。

这样的寒食节多了一份喜悦,少了一些凄凉。

随着时间的流逝,寒食渐渐被清明节代替,现在过寒食节的越来越少了,但是传统不应忘记,不能将传统节日变成远古的回忆,曾经的记忆,文化需要传承,而古诗文就是传承文化的连接,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穿梭时空,了解千百年前的习俗。

感谢诚邀!描写寒食的古诗,我知道和摘录的有如下这些:《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书事》[宋] 赵鼎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寒食夜》[唐] 韩偓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浣溪沙》[唐] 韦庄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浣溪沙》[宋] 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念奴娇·萧条庭院》[宋] 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宋] 张先龙头舴艋吴儿意。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螟。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正宫·醉太平》[元] 王元鼎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寒食野望吟》[唐] 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唐] 白居易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寒食还陆浑别业》[唐] 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寒食江州满塘驿》[唐] 宋之问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唐] 宋之问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 沈佺期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唐] 胡皓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寒食》[唐]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唐]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小寒食舟中作》[唐] 杜甫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唐] 窦巩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寒食(一作张籍诗)》[唐] 王建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锁窗寒/琐寒窗》[宋] 周邦彦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诉衷情·清明寒食景暄妍》[宋] 葛胜仲清明寒食景暄妍。

花映碧罗天。

参差捍拨齐奏,丰颊拥芳筵。

逢诞日,揖真仙。

托炉烟。

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谒金门·柳丝碧》[宋] 陈克柳丝碧。

柳下人家寒食。

莺语匆匆花寂寂。

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

心事有谁知得。

檀炷绕窗灯背壁。

画檐残.《扫花游/扫地游》[宋] 吴文英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

艳晨易午。

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

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

散红缕。

渐红.《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宋] 吴文英落花夜雨辞寒食。

尘香明日城南陌。

玉靥湿斜红。

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

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

日长帘影.《西子妆慢/西子妆》[宋] 吴文英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

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

垂杨漫舞。

总不解、将春系住。

燕归.《寒食日作》[唐] 温庭筠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自有.《长安寒食》[唐] 邵谒春日照九衢。

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一作林)亭有怀》[唐] 韩偓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唐] 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寒食雨二首》[宋] 苏轼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壬辰寒食》[宋]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寒食寄郑起侍郎》[唐] 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元] 虞集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寒食郊行书事》[宋] 范成大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寒食上冢》[宋] 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寒食》[宋] 张镃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寒食》[宋] 郑刚中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沁园春 寒食郓州道中》[宋] 谢枋得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

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

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

似水流年 2023-09-05 12:31:12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千万缕的意思

千万缕的意思是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千丝万缕造句:
1、两家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2、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与月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和煦的阳光从竹林的叶片枝杆中洒下了千丝万缕的金线,为竹林增添了生机。
5、宝黛二人之间的种种,有如千丝万缕,数来数不来,话也话不完。
6、新社会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7、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9、原来是春姑娘把千丝万缕的线条从天空中投了下来。
10、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和雨结下了千丝万缕的牵绊。

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的词类活用:洞,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出自《狼》:“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科学实践观创立的作者

科学实践观创立者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意思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意思是指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了。抚的意思是抚慰,安抚。凡人心则是指“世俗人之心”。
烟火,yān huǒ,汉语词汇,即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生火而燃起的烟火。
出处:
1、《庄子·徐无鬼》:“豕虱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2、《后汉书·吴汉传》:“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3、《北史·魏陇西公仑传》:“今日大风既劲,若今推草车方轨并进,乘风纵烟火,以精兵自后乘之,破之必矣。”
近义词:烽火、人烟、焰火。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