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形象事迹(儒林外史匡超人人物形象)

轻轻的想念 学而时习
精选回答

1、通过这样一个农家子弟堕落的全过程,揭露了恶浊势利的社会、牢笼士子的八股取士的罪恶本质。

2、以下废话。

3、 吴敬梓详细描写了匡超人蜕变的过程,目的是揭示其蜕变的社会原因,他笔锋所指是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制度,它将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展到了极致。

4、这种认识,使作者对匡超人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本质。

5、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6、《儒林外史》以此为直接的抨击目标,充分揭露了它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摧残。

7、《儒林外史》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回就借王冕之口指出:“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8、”尽管科举制度弊端百出,但是读书人舍此并无第二条进身之路。

9、在匡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读圣贤书却品格卑劣者举不胜举:严贡生、张静斋、王惠等等。

10、匡超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学问与道德的自我完善。

11、他只能在追求功名富贵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并为此而不择手段,从而迷失了自我。

12、因此,吴敬梓把罪恶和堕落的责任主要归结于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13、 其次,势利的社会风气。

14、“《儒林外史》从讥讽势利起始,到谴责势利为结,对势利的描写可以说是贯穿于全书,具有长久的历时性”。

15、匡超人只认提拔他的李本瑛为老师,而不承认学里的老师;可一旦传说他所拜的老师李本瑛被参而可能连累他时,又认为真是“晦气”;但在李本瑛升任为给事中派人来寻他时,他又表示将不日即来赴教。

16、可见“老师”和“门生”这层关系是以对自己是否有益来确定的。

17、从小说的实际描写来看虽然势利之风遍及各个阶层,历久而不衰,但仔细读来,作者所描写和谴责的势利现象又多出现于士林和官场。

18、在吴敬梓笔下,无论是秀才如匡超人、进士如王惠。

19、整个社会都被势利之风所浸染。

20、如此描写与作者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1、吴敬梓出生并生活于他的家族由盛而衰之际,他由此而饱尝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产生了对势利社会的无穷愤慨。

22、 匡超人变质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其蜕变的根源。

23、吴敬梓对他予以讽刺,目的是对造成这样畸形发展的知识分子的社会给以揭露。

24、吴敬梓虽然没有提出解决办法,但他能够在清朝的盛世的现实环境中正视封建社会的危机,这正是他的思想跳出流俗的表现,也正是《儒林外史》能够成为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的原因。

25、 匡超人是吴敬梓用最深沉的感情写出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

26、吴敬梓在塑造匡超人这一形象时采用了多种艺术方法,细致地勾画出一个比较纯朴善良的农村青年精神生命的毁灭,一出真正人格沦丧的悲剧。

27、 其一、匡超人是书中的一个否定性人物,吴敬梓在确定其主导倾向以后,还写出了他暇瑜混合的一面,寄托了自己的爱和憎。

28、对堕落以前的匡超人,作者就用饱含赞颂和感叹的笔触,细细地描写了他的事亲孝顺的行为:漂泊在外时对父亲的牵挂;在兄长面前的谦卑;细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

29、而在匡超人步步走向堕落时吴敬梓却毫不留情的给予讽刺:中了秀才后的势利;狠心逼妻回乡;潘三被捕后的翻脸无情;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的吹牛撒谎等等。

30、在作者客观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一个真实可感的匡超人,他先前的淳朴让人赞叹,而他的变质既让人惋惜又让人憎恶。

31、 其二、冷静的讽刺描写。

32、这是指作者在叙事描写中,不作主观的情绪流露,语言含蓄,对人对事都是白描的手法。

33、讽刺场面越热烈,作者的笔触就越冷静犀利,这种冷静的文字是作者深沉哀痛,力透纸背之作。

34、比如在第二十回,匡超人对着景兰江和蒋书办攻讦曾经给他许多帮助的潘三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35、”对这番话,作者只是悠悠道来,并无着意用力之处,但是这种语气越是冷静,在读者心目中的反差情绪就越强烈。

36、潘三固然作了许多坏事,现身陷缧绁是罪有应得,但匡超人却不应弃之不理。

37、想当初潘三待匡超人也不薄,被捕后也未将匡超人供出来,此时匡超人不念半点旧日情分,其心如蛇虫螫毒。

38、可见这种冷静的笔法能起到最大限度的艺术效果,能激起读者强烈的情绪。

39、 其三、在谎言世界里揭露人物的丑恶嘴脸。

40、他本已娶妻郑氏,却在李“恩师”问及可曾婚娶时,“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41、”只这三个字的谎言使他又得娶李“恩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外甥女,又得了极其可观的数百金的装奁,享了好几个月的天福。

42、在匡超人进京途中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大肆地吹牛撒谎:“我的文名也够了……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者‘先儒匡子之神位’。

43、” 这被牛布衣一语点破:“所谓‘先儒’者,乃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在这样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揭开匡超人那麒麟皮下的马脚。

44、这使匡超人这一形象更有概括性。

45、 其四、对比的方法。

46、在塑造匡超人这一形象时,吴敬梓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比如说匡超人在遇见马二先生时的毕恭毕敬与他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说马二先生的选本是“理法有余,才气不足”的对比,揭开了他吹牛撒谎的嘴脸;匡超人对潘三前后态度的变化,讽刺了他的虚伪无情。

47、 值得注意的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这一鸿篇巨制中塑造了很多命运相似的人物形象,诸如前面开篇的周进和范进,两人都有同样落魄的前半生,而后半生却青云直上,进而成为曾毒害自己的科举制度的忠实卫道士。

48、而对应于匡超人,文木老人又塑造了一个叫做牛浦郎的人物形象,两人都有相同的经历,诸如停妻再娶等等。

49、不同的是牛浦郎出生市井,而匡超人出生于农村而已。

50、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在阅读中加以比较。

51、这里就不加赘叙。

52、 吴敬梓是中国讽刺小说的艺术大师,他在小说中以批判科举制度和功名富贵为中心,写尽了儒林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丑态。

53、匡超人正是其中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吴敬梓的嫉世之深,可以从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中窥得一斑。

是梦终醒 2023-08-16 11:21:4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七个字的对联

七个字的对联有:
1、上联:花柳新春莺燕舞。下联:风云盛世骏骐驰。
2、上联:人欢马叫丰收岁。下联:狮舞龙腾改革潮。
3、上联:人得春风牛得草。下联:国扬威力马扬蹄。
4、上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下联:人奋雄心马奋蹄。
5、上联:奔彼岸千帆竞渡。下联:越坦途万马扬鞭。
6、上联:奔腾骏马驰大道。下联:浩荡春风遍神州。
7、上联:伯乐明眸识好马。下联:良才妙手展宏图。
8、上联:伯乐选贤识骏骥。下联:英雄酬志效鲲鹏。
9、上联:一庭春色含生意。下联:几树梅花应早春。

关于咏雪的诗5首

关于咏雪的诗5首:
1、《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雪》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4、《夜雪》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5、《赴京途中遇雪》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译文:
通往京城长安的路还很长,抬头看天,满眼苍茫。连续几日的阴天,积雪也铺满了山川。
大雁为了活着,在雪地里觅食却迷失了方向,一群乌鸦在田野里鸣叫不停。我发愁而茫然站立,四处也不见有人烟。

陡然和骤然的区别

“陡然”和“骤然”的区别是意思不同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陡然”:形容猝不及防,令人感到意外。
“骤然”:来的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二、出处不同:
“陡然”:
1、《剪灯馀话·江庙泥记》:“奴等蒲柳陋姿,丹铅弱质,偶得接见於光范,陡然忽动其柔情,莫或自持,是不可忍,故冒禁而相就,遂犯礼以私奔。”
2、《官场现形记》:“陶子尧不听则已,听了之时,陡然变色,便说:‘这夜叉婆不知同我那一世的对头!我走到那里,他跟到那里!’”
“骤然”:
1、《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汉时法度甚妙:但是举过某人孝廉,其人若果然有才有德,不拘资格,骤然升擢,连举主俱纪录受赏。”
2、《朱子语类》:“变则骤然而长,变是自无而有。”
“陡然”造句:
1、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2、夕阳似乎陡然从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3、穿过后门,陡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绿色的野草,绿色的榆槐。绿色的菜地,绿得让人赏心悦目。
“骤然”造句:
1、一场暴雨骤然降临,令人猝不及防。
2、平静的海面骤然掀起了风浪。
3、一场风雪过后,天气骤然变冷了。

明暗无辄的意思

“明暗无辄”的意思是忽明忽暗没有规律。是对事物的一种抽象的说法,表示看不出来有什么痕迹,有时候也表示现实生活无法改变很无奈的意思。无辄:无可奈何。
原句:生生灯火,明暗无辄,生生你我,离别无辄。 猝不及防,花开两朵。
译文:你与我之间的缘分就像灯火一般,总是在你明我暗之间错过,我面对着你的离别却无可奈何。时过境迁,你我再相逢之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