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长假

麦田守望者
精选回答

有效放养

放养,如果是“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那对于羽翼未丰的雏鸟,太危险太不靠谱,所以要强调“有效”——就是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让孩子体验自主飞行的乐趣。

比如“每天给孩子一小时到三小时的自由活动空间。”这是针对平素管得太多,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依赖性强、非常听话的孩子实施的。

比如和孩子达成以下的“约定”:

可去的场所:针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规划,例如:去公园玩、去图书馆看书、去购物中心逛、去参观动物园或科技馆、去同学家里玩。原则上支持孩子的决定,但对于幼儿,要适当压缩空间,选择干扰因素较少而且靠近住家的场所。

可邀约的玩伴:对孩子邀约同行的玩伴必须有所了解,尽可能记录下相关资料——地址、家长及联络电话。

可做的事情:先和孩子交流看法,目的不是限制孩子的行动,而是引导孩子进行更有意义的活动。

必须注意的安全条款: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能力训练,例如:记住住家地址、父母亲姓名和手机或座机号码。

迷路的时候怎么办?

可以找谁协助?

到陌生人靠近搭话时怎么办?

如果和同伴争吵,必须采取什么态度?

过马路和搭车时候应该遵守哪些约定?

除了事前的准备,事后的互动也必须很重视,例如:倾听孩子讲述这次外出的活动:有什么新鲜事儿?最喜欢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的是什么?遇到过什么困难?怎样解决困难?

家长必须切记:绝对不要像审问犯人那样逼问孩子。即使他外出活动中做错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也别“批评教育”,而是在分享中引导孩子认识到改变一些做法,就可以避免错误,免除不快了。

维持愉快的交谈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让孩子感觉他学会了一些事情,尽管有时候做得还不是很好,但已经有进步了。

记住一点:愉快的回忆和享受成功,比内疚或挫折的打击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课题研究”

别以为“课题研究”就一定要像学者或大学生那样搬一大把书,关在房间里废寝忘食。对于孩子,课题研究只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手段,让孩子有个探索的目标,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课题:“写一本书”,这只是一个设定,因为写一本自己的书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孩子兴趣勃勃,会集中全力,恨不得一口气完成,所以可以趁机训练他规划工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掌握进度,耐心地分几个阶段来完成工作。

事实上,这背后还隐含着一个不让孩子知道的“阴谋”——在观察、探索、求解,主动查找资料、锲而不舍地寻找答案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摸索、体验,渐渐找到学习的门径,也培养出专注力和学习兴趣来。

没有这个体验过程,学习就无法深入,也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把他不会的都直接教给他,表面上看你是在关心他的学习,而事实上却扼杀了他的心智发展,剥夺了他享受学习乐趣的机会。

那么,怎样推动孩子做“课题研究”呢?

首先,就是引起他强烈的研究动机。不要说大道理,不要强调怎样做会有什么效果之类的话,定下一个“适合”的课题(yiQIg.cN)。

所谓适合,就是难度适中,学习资源较容易获得,涉及领域接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例如:3-4岁的孩子,可以研究公园、菜市场、游戏场;5-6岁的孩子,可以研究小动物如猫、狗、金鱼、青蛙、蝴蝶;或医生、护士、警察、司机、售货员等职业人士;小学生的生活范围较大,课题也可以扩大一些。最好是由孩子提出他想做的课题,家长再给予一些建议,最后才选出最合适的一个。

其次,形式可以多样。

“写”可以用“画画”、“拍照”来代替,在画或照片下写一两个句子,就是“一页书”了。孩子掌握的汉字水平,好多字不一定会写,家长可以做孩子的助手,即使是“代笔”,那毕竟也是孩子的作品呀!

最后,孩子完成的“课题”,家长可能觉得幼稚可笑,但请别用大人的眼光去评价。无论如何,家长应该给予赞赏和重视,这种经历,将令他难以忘怀,他以后在观察事物方面将会有不同要求,他会把探索知识当作一种愉快的活动。

阅读

“阅读”不是拿起书本默读或朗读,而是“亲子共读”,并且维持一定程度的互动。

假期里,除了鼓励孩子自己多阅读之外,可以规定每天有半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3-6岁的孩子读的是绘图本故事书,文字不多,家长和孩子一同读,然后让孩子讲述故事情节,可以容许他自由发挥。

也许,在互动式谈话中,会很自然地谈到和故事相关的问题,由此而引发阅读另一本书的兴趣。这样,找书、借书、阅读、讨论,一个“读书圈”就渐渐形成了。

小学生的阅读要求可以高一点,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引导他选择程度适中,内容有趣的生活故事、童话、科幻小说。家长千万别把阅读当成一项功课来要求孩子,也别把“阅读”和“认字”捆绑。阅读重视的是感受文字的魅力,这种感受,来自于文句的组织和内容的表达技巧,多阅读,能理解,文字的亲和力逐渐加强,人士的字词就会越来越多。所以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是“阅读”的真正价值。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们可以以这三个形式为启发,开发更多适合自己孩子的假期安排,目的都是一样,就是让孩子的假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晴空万里 2024-01-16 12:17:36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