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地消失文化的散文高三

云去云来
精选回答

土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农耕文化的载体,是农业和农村的根基,唯有土地与明天是永恒的!土地是保障,土地是希望。五千年来,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中国农民的命运,紧紧维系在这广袤的黄土黑砂之中,生于斯、长于斯,活于斯、葬于斯。农民的喜怒哀乐都融在土地里,农民的汗水、泪水,都流在土地里。农民的一生,是与土地抗争的一生。

说起土地,我们总是想起松嫩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的一望无垠、无边无际的黑土地,这些地方土肥泥厚,耕作层深,有水源保障,可以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川西高原分布着广袤的红壤土,艳阳之下,赤色大地与郁郁葱葱山林植被相映成趣。红壤土是我国水热条件好而又面积大的重要的土壤资源,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不仅能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且是亚热带经济林木、油料、茶叶、果树的重要产地。

我们常常被元阳梯田的美丽陶醉,被东川的红土地的景致震撼。因为我们不是农民,我们看到的只是风景,是表象。而在川西高原的农民的眼里,这种风景没有现实意义,城里人眼中如诗如画的壮美梯田,其实耕作、管理、收割非常不方便,地窄埂长,用牛耕作农具通过不了;收获时,打谷机也无法通过。而耀眼的红土地,地力非常贫瘠,严重缺水,不论种玉米,还是小麦,产量都不高。

会理地处川西高原南面,连接云贵高原。县境内金沙江流长约113公里,大多在深山峡谷之中,两岸山高壁峭,水深流急,暗礁险藏。金沙江是会理同云南省的分界河道,由于地势低下,目前尚难利用于农业灌溉,但蕴藏着极丰富的水能资源。会理的土壤特点为土薄坡度大、低产土壤多,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变幅大,差异显著。红壤主要分布在红旗、鹿厂、黎溪、通安、益门等区的盆地、浅山、中山及坝地边沿缓坡地带。小关河的土地大部分是红壤土。

竹子箐的水田不多,包产到户时人平0.5亩左右,是小块的梯田,分布在山沟里,东西均被高山遮挡,光照不足;旱地以红壤土为主,人平0.8亩左右,东一块、西一块,连不成片,土里混有许多小的石块,土壤板结,呈酸性,透气性差,地势不平,肥瘦不均。

我会记事的时候,农村已经在邓小平的号召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土地分给每家每户自己耕种。我家4个人,有2亩田、4亩地,我没有赶上忍饥挨饿的时代,但外公外婆、父亲母亲的讲诉,让我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食堂化的时候,是农村大地生活非常悲惨的时候。母亲告诉我,食堂化的时候,她八九岁,每天分配二两粮,根本吃不饱,对童年最深的印象就是饥饿,她到田里拾麦穗,到晒坝里捡躲在秸杆里的四季豆,到地埂上捡蓖麻,一粒一粒地捡回家来,外婆蒸了给她吃,蓖麻吃了头昏脑胀;饿得不行了,吃过观音土,就是一种白色的粘土,观音土吃了肚子胀,不敢多吃,吃多了怕撑死。

父亲则反复给我讲他的父亲,也就是我老爹的故事:食堂化的时候,父亲家坐在红石井大石板,兄弟四人,吃不饱饭,饿得头昏眼花,那年夏天,我老爹在山上锄地,发现一只手掌大小的癞蛤蟆,肉都都的,我老爹把大癞蛤蟆捉回家,收拾干净,用稀泥土包裹好,放在火塘里烤熟,就象现在“叫花鸡”的那种做法,然后把四条腿分给四个孩子吃,自己吃大癞蛤蟆的头。两个时辰后,我父亲他们四兄弟平安无事,我老爹却中毒死了,死时才40多岁。父亲在我奶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后来到竹子箐我母亲家,做了上门女婿。

望月追忆 2023-07-28 19:08:47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言字怎么查部首

“言”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言,就可以查到了。言(拼音:y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说话,引申指所说的话,或者所说、所写的一个字、一句话。这些意义还存在于“言论、言语”等词语的义素中。
言是汉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时简化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类:
1、表示言语行为,如:语、谈、谓、诵、誓。
2、与言语有关的品德,如:诚、谅、诈、谦。
3、与言语有关的名物,如:诗、词、谣。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说明,世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因此人们应当从无尽的欲望中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一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可能发生,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因福得祸。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