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考试介绍

生命要继续
精选回答

笔译考试是在全国实施的面向全体公民的非学历证书考试,考试合格者可分别获得初级笔译证书、中级笔译证书、高级笔译证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笔译考试。

一、报名方式

选择级别

笔译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报考者登录相关地方考试网站,认真阅读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级别进行报名。

填报信息

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如实、准确填写《全国二级、三级英语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笔译)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报考者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

上传相片

报考者按网络提示上传相片,相片为报考者的免冠照片,文件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应在16K至30K之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试中心根据报考者所传相片的质量在网上进行审核,并在报考者上传相片后的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对相片质量审查不合格的,应说明理由并要求重新上传。

网上缴费

上传相片审查合格的考生。网络报名成功且上传相片质量合格的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视为自动放弃。

考试收费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改价格〔2009〕1586号和省物价局川价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即:二级口译530元,二级笔译460元,三级口译460元,三级笔译400元。

二、获得证书

考试的各个证书是相对独立的,通过任何一个证书考试都可获得相应的证书。一级口译证书考试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者皆合格者才能获得证书。四级笔译和口译均合格者将获得四级翻译证书,笔译或口译单项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发放的单项合格成绩通知单;四级考生的单项(口译或笔译)合格成绩可以保留到下一考次。

笔译和口译均采用百分制记分方法。一、二、三级总分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且各部分得分率均在60%以上(含60%)者为合格。四级笔译和口译单项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合格。

三、英语翻译

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在搞翻译工作时最怕碰上习语多的文章。因为为了忠于原者,译文必须既坚持它的外国味,但也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到的。

为了要适汉地把外国语言中的习语忠实地翻译出来,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不达意组,前后含意重复。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 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5.增添法—为了要更清楚地表达原意,有时要结合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添一些说明。例如“树倒猢狲散”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是“慌慌张张”之意,是增添的成分,原文虽无其字而有其义,加了使形象突出,有声有色。

6.还原法—一些习语源于外语,翻译时可使之还原。例如“夹着尾巴”应写成”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战争贩子”是英文”war-monger”的中译;”蓝图”则是”blue-print”等.

上面提出的六种习衙翻译法是比较常用的,如果能掌握好,已够一般的需要.在一些著作的翻译本中,往往还看到作者利用注释来说明习语的意义,因为有些习语只能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后才能充分表表明其意思,三言两语是无法表达的。

飞鱼 2024-01-16 12:21:34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什么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什么意思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改造国民性什么意思

改造国民性,汉语词组,拼音为gǎi zào guó mín xìng,意思是改变打造人民,使他们变得有气质,有血性。
出自闫玉刚创作的作品《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此书通过介绍鲁迅通过文学、革命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思想,唤醒一个民族的血性,强调鲁迅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吉思汗四个字的寓意

“成吉思汗”四个字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成吉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伟大、宽阔”,“汗”就是蒙古族的首领,也可以指权利、荣誉。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胸怀宽广、眼界开阔,一生立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功,被评价为“一代天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