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为什么灭亡

中年人如落叶
精选回答

印度佛教灭亡的原因是,笈多王朝印度教兴起佛教自身问题。伊斯兰文化的入侵。佛教的启教者是释迦牟尼,「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佛陀,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

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

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 Gotam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性,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补充内容: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之迦毗罗卫国,虽然今天属于尼泊尔,但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属于印度几个王朝版图。所以,学界普遍赞同佛教源于印度一说。笈多王朝印度教兴起佛教。佛教得益于两代君王的推崇走到了巅峰,但随着帝国的破灭,表面繁荣的佛教寺院经济难以为继。笈多王朝约(320年-约540年)君王开始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是从婆罗门教衍化而来的,是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同时又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教义,但完整保留了婆罗门教原有的种姓制。种姓制没有遭到抵制,可能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被认为理所当然。佛教虽然提倡众生平等,但又太注重个体自我修行,缺乏组织底层民众进行社会改造的实践能力,也就渐渐失去了底层的支持。自身问题。凭借权利主导的寺院经济耗费国家与民众财力,僧侣们腐化堕落的生活与底层百姓水深火热形成鲜明对比,佛教渐渐散失人心。而后来由大乘佛教里发端而来的密教虽然强调入世,但教义逐渐向印度教靠拢,即吠陀化、梵化,失去了自身特色,更无优势可言。佛教在佛陀涅盘后,多次举行结集,但是结集并没有使佛教团结,相反于公元前4世纪毗舍离举行的佛教第二次结集中,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中世纪之后,佛教更是陷入了派系之间的争夺,使很多有名的僧人外出传法,佛教在其他国家的兴盛,又促使更多僧侣离开印度。伊斯兰文化的入侵。笈多王朝覆灭后,印度陷入混乱。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穆斯林不断入侵印度。混乱印度本土又没有强大的政权组织力量抵抗伊斯兰文化的入侵。印度国内民族主义开始兴起,而讲究和平、不能杀戮的佛教,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一时期,拉吉普特人成为刹帝利种姓,信仰印度教,反抗入侵印度的穆斯林,因此拉其普特人和印度教,一并成为印度的民族主义象征。拉吉普特人好斗的性格,也与佛教思想不符,使佛教开始衰败。对于提倡无偶像崇拜的伊斯兰教来说,首先摧毁的就是佛教的各种塑像、寺院。公元十三世纪初叶,伊斯兰教军队深入印度全境,把印度最后仅存的超戒寺烧毁,从此,佛教在印度本土便宣告绝迹。而16至19世纪,又一个外来帝国卧莫尔帝国统治印度,高层信奉伊斯兰教,这使穆斯林在印度彻底扎下了根,成为仅次于印度教的第二大宗教。当然两大宗教的对立矛盾也造成了印巴分治的局面。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恒河流域的印度则信奉本土印度教。佛教虽然彻底败走印度,但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佛教不适合印度,在向外传播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在东亚及东南亚得到弘扬,尤其是到了中国,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内功熏陶下,反而使佛教重新焕发生机,更可贵的是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永不放弃 2023-08-25 19:42:3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