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不可能的亲密接触

成全
精选回答

流言:富兰克林曾经与雷电有亲密接触。据说,他将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末端,让风筝升入雷雨云层,闪电在风筝附近闪烁,雷声隆隆。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线上有一小段直立起来,像被一种看不见的力移动着。富兰克林突然觉得手一阵麻木,并把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铜钥匙上射出一串火花。富兰克林大叫一声,赶紧把手收回。他喊到:“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

富兰克林的成就实在是数不胜数。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担任过州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出版了费城第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报》(Pennsylvania Gazette)、美国第一本医学专著、第一部小说以及其他很多畅销书,在多个科学领域都有很多贡献。

富兰克林生前身后自然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个带电风筝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流传已久的经典传说,很多美国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在国内,它作为语文教科书里的“老段子”,同样人尽皆知。可是这到底是个传说,还是真有其事呢?

1750年,富兰克林提出可以用实验来验证闪电就是电,他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科学家。但是第一个付诸实践的却是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像下页图中那样,躲在一间小房子里,房子上有一根铁棒,将闪电引入屋内,并观察到了铁棒上的火花,不过没有用身体近距离触碰铁棒。此后,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在俄罗斯有一位物理学家在模仿这个实验时,因为操作不慎被雷电击死。

几年后,有传闻和一些书籍称富兰克林用风筝替代了铁棒,做了这个著名风筝雷电实验。但是缺乏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传闻。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富兰克林本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尽管对于富兰克林是否做过风筝实验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他做过风筝实验,实验结果也肯定不会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实验若成功,富兰克林必死

如果云层中聚集的电荷越来越多,和地面之间形成的电压越来越大,最后它们就会击穿十几千米厚的空气,形成一条到达地面的导电通道,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产生了雷电。如果这条通道正好途经某个人的身体,放电电流会很大,达到几十千安甚至数百千安。那么大的电流流过受害者的躯体,首先伤害的是受害者的大脑和心脏。因为几毫安的电流就足以使人类的心脏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停搏。雷电流也会致使呼吸系统麻痹,使呼吸停止,从而致人丧命。此外,雷电流极大的机械效应足以撕裂受害者的皮肤和肌肉,而强烈的热效应也会烧焦受害者的躯体。这种雷击事故称为“直接雷击”。遭受直接雷击的人十有八九会死亡,即使有幸生还也会重度受伤。如果这条导电通道没有直接通过人体,而是相隔一段距离,比如击中了附近的一棵树,人仍然有可能因为感应电流而触电,这称为“感应雷击”。感应雷击有时会比较弱,被击中者无大碍,受雷击大难不死的幸运儿大多数是这种情况。

如果按照故事中的情节,风筝被雷电击中,雷电电流顺着风筝线一直传导到铜钥匙,富兰克林的手指与钥匙之间距离很近,而且产生了明亮火花。他这样直接被雷电击中,绝不可能安然无恙。

实验,实验

为了探明真相,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在第4季第5集里复制了这个流言。“流言终结者”们试图证明3件事:1.风筝能否吸引电流,并且通过长长的风筝线传导到钥匙;2.流入钥匙的电流量是否足以电到富兰克林的手指;3.那股电流是否足以让放风筝者心跳停止。

实验者模仿18世纪时使用的材料制作了一个大风筝和木板棚架。在天气晴朗的海滩上放飞风筝,在海风中,虽然完全没有电闪雷鸣,但空气中的电荷与风筝、风筝线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电荷已经可以使风筝明显带上静电,风筝线上挂着的钥匙在吱吱响。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到了验证:风筝可以吸引电流并通过风筝线传导到钥匙上。

接着,“流言终结者”们把风筝线弄湿,风筝上的静电量进一步增大。但是把手指靠近钥匙,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触电感觉。为了增大电量,他们找了一个大金属球形状的电荷产生器代替海边的空气作为电荷来源,这个大金属球产生的电荷远远高过空气中的静电产生的电荷,但是比起真正的闪电还是微不足道。当风筝靠近这个金属球时,它被击中了,如果这时把一个探头靠近钥匙,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微弱的火花。由此,第二个问题也被证实了:流入钥匙的电流量足以电到附近的物体。

为了模拟雷电的威力,“流言终结者”们走进了电力公司的试验中心,这里的高压电可以达到100万伏,可是比起真正的雷电产生的1亿伏电压,这只是1%。他们用组织替代胶制作了一个假人模型,里面安装了一个模拟心脏,并用模拟雨中淋湿的风筝线进行实验。风筝被高压电击中时,钥匙和假人的“手指”之间出现了明亮的电弧,通过模拟心脏的电流已经超过可以使人心脏停跳的最大电流很多倍。这个“迷你版”实验已经足以让富兰克林英勇牺牲很多次了。由此可见,富兰克林在直接被雷电电击后还毫发无损,并且淡定地说“我可以证明闪电是电”是不靠谱的。第三个问题也得到了验证。

结论:谣言粉碎。富兰克林或许有过风筝实验的想法,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他确实做过这个实验。即便他真的做过这个实验,也只可能是被风筝上带的一些静电电到。如果被真的雷电电到的话,就不会只是手被电麻了,更可能的结果是当场暴毙。

似花非花 2024-01-17 11:08:47

相关推荐

比亚迪生产基地 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

比亚迪生产基地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比亚迪生产基地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1、比亚迪生产基地在中国的西安、上海、北京、商洛、惠州、韶关、长沙、宁波、深圳。2、比亚迪生产基地有西安、上海、北...
展开详情

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 昆明市常务副市长

小然给大家谈谈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以及昆明市常务副市长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昆明市常务副市长1、第一条u3000为了促进和保障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可...
展开详情

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标志)

汉语被列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消息传遍网络,许多国人因此而自豪不已。但事实上,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官方媒体证实的“假消息”。汉语使用人数:汉语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并不能称为所谓“...
展开详情

电子小报模板 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

小天给大家谈谈电子小报模板,以及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1、求军训电子小报模板军训必需品:1电风扇(一定要带,千万要带,不带必死---热死的,民生之所需)2毛巾杯...
展开详情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 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怡怡今天给分享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1、;很多网友想了解2...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