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美术是什么?

你曾是少年
精选回答

[拼音]:Bilu meishu

[外文]:Peru, art of

秘鲁位于南美洲。153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独立。它所处的中部安第斯地区曾于3~8世纪有过高度繁荣的文化。16世纪西班牙人的征服和打击,使本土艺术衰落甚至消失。以后的几个世纪,秘鲁美术的发展完全受西班牙的影响。独立之后,更多地接受了欧洲美术的影响。

前哥伦比亚时代

自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1531年以前,秘鲁美术的发展分为前古典时期(公元前1500~公元250)、古典时期(250~750)、 后古典时期(750~1531)。古代的秘鲁包括玻利维亚高原,又叫中部安第斯地区。这一地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阻隔,使分布在这些地区的艺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式的特征。

查文美术

秘鲁最古老的美术,出现于公元前1500~前300年,是以北部高原的查文·德万塔尔考古遗址命名的。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座古老的神庙,其中有一块石板浮雕,刻的是手握权杖、头戴着一块块垒起来的野兽的下腭的神。沿海谷地也发现了同一时期的陶器遗址,证明查文美术分布十分广泛,在各地有不同特色,又有风格上的相似,在秘鲁考古中被作为一个文化层来研究。

查文美术有几处重要的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原的安第斯山脉以东。这些建筑内部有房间和走廊,外面墙上标着一排排人和猫科动物的头像,上面的方砖檐口上有浮雕。建筑的门楣一般采用两根柱子来支撑,楣上刻着一排站着的鸟儿,柱子上刻着浮雕人像、鸟头、鸟翅和鸟爪。这些建筑中最古老的部分是一块马蹄形的石头,向东开口,它的深处刻有一个浅浮雕的大偶像。

查文雕刻有锥形石板,其中著名的有一块刻有美洲虎形象的石板。另一块刻着一个长着猫脸由蛇形组成头发的人像。此外还有表现蝙蝠、鸟的浮雕板,可能原来是建筑物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方尖碑雕刻,其中有著名的特约方尖碑,上面刻有鳄鱼形象,还装饰着眼睛和尖牙。这些雕刻都有着装饰性和人兽合一的特点。查文雕刻普遍有厚重有棱角的效果,到较晚时期更为突出。小型石刻动物身上装饰有抽象纹样。查文美术在北部沿海的遗迹中有大量的黑、土褐、红色陶器发现。陶器造型最有特色的是优雅的镫形嘴罐和粗颈瓶。镫形嘴罐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制成。陶器以低浮雕装饰,用抽象的圆环和螺旋形组成,也有抽象化的动物形象。用锤、锻、焊加工的金制品也出现在查文艺术中,如来自兰巴耶克谷地的长方形凸纹饰板和圆柱形王冠上的金饰。查文美术在公元前700~前300年遍及安第斯中部地区,影响了南方帕拉卡斯的陶器和中部、南部沿海的纺织纹样。直到公元前300年,各地才摆脱了查文风格的影响,发展了地方风格。

帕拉卡斯美术

公元前1100~前200年南部沿海的帕拉卡斯半岛出现了帕拉卡斯美术。帕拉卡斯人在纺织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该地区处于干热的沙漠地带,大量的木乃伊包完好地保存下来,留下了大量纺织物。帕拉卡斯的纺织品有薄纱、丝棉、羊驼毛和棉的混合织物,晚期还出现了绣花工艺。这些织物包括斗篷、衬衣、缠腰布、头巾、外套和裹尸布,用红、蓝、黄、绿、褐等颜色织出或绣出来。这些颜色都是自然的棉花和毛的原色。织物图景包括奇形怪状的有翼动物或戴面具的人物、人与动物的混合物,还有呲牙咧嘴的人头、抓着黑曜岩刀的手、双头鹰、爬行动物、鱼、鸟等。这些形象不是写实,而是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形能力。人物形象都较小,布满了斗篷和裹尸布,产生很华丽的效果。这些图案的色彩协调而丰富,一小块织物上的颜色可达20多种,织物保存至今达几千年之久,仍鲜艳如新。

纳斯卡美术

南部沿海地区纳斯卡人与北部沿海的莫奇卡人的陶器艺术使秘鲁艺术进入了古典时期,纳斯卡人的陶器工艺技术达到了制陶艺术的顶峰。器物火候适中,器壁很薄,光洁的表面闪着丝绒般的光泽,似乎上了某种釉。这些陶器都是用原始的盘绕技术制作的,圆形做得非常完美,也有扁球形的器物。形制有几种:一种是球形的两嘴罐子,两嘴之间有一块桥式板相连接,用来做提手,底是圆形的。此外还有大酒杯形容器和碗。这些容器的底部都有一个浮雕彩绘人头。陶器都装饰着线刻,然后在烧制后磨光,再涂上树胶颜色,有红、橙、白、黑、蓝、暗绿、褐等颜色。陶器颜色极为丰富,有的一件器物上的颜色达11种之多。装饰的纹样包括各种动物和植物的排列:鱼、鸟、玉米、蚕豆、胡椒,这些动植物都带有抽象化的特点,并不是完全写实的。此外还出现了投石器和箭的装饰纹。在一些带提手的罐子上也出现了人像装饰,有的就在器物顶部塑了一个小的人头,以底下较粗的器物主体来作人的身体,再用彩色绘上五官、手和衣服装饰。还有的装饰是宗教内容的主题。早期图案坚实而紧密,装饰构图中想像力十分丰富,有的类似帕拉卡斯纺织图案,晚期变得较散,布满了器物。

在纳斯卡谷地巨大的荒原上,有规模巨大的地面轮廓线,从天空中俯视可以看见巨大的三角形、螺旋形、之字形,偶尔也出现鸟与鱼形。这些线由黑褐色的卵石排列在黄色沙地上,动物形状类似纳斯卡陶器装饰。这些巨画大约制作于公元500年。

莫奇卡美术

北部沿海的莫奇卡河谷有秘鲁最大的金字塔祭坛,还有一条绘满壁画的长廊,上面画有莫奇卡人的宗教活动和神祇。莫奇卡人有大量的肖像陶器。带镫形嘴的罐子塑成武士、祭司的形象,再涂以颜色,人物形象非常写实,仿佛是一个个不同人物的肖像,尤其是坚毅的武士头像,充满了生命活力。这些肖像陶器总是用两种色画出来:暗红色和白色,并有各种不同画法。此外还有做成建筑物样式的罐子,在奶油色的底子上,绘上暗红的装饰纹。有的陶瓶上则画着复杂的战争、纺织等场面。瓶画中还有表现风景的,山用不规则的波动线、海用匀称的线来表现,风景中出现了各种特殊的沙漠景象和水生植物、动物,大多数倾向写实,容易辨认。人物形象中瞎子、病人和残疾人也常常出现,甚至还有色情场面的表现。早期瓶画仅仅画在瓶表面的一部分,后来发展到全部绘满,甚至镫形嘴巴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在陶器的雕塑装饰中,还出现了半人半动物的形象。

蒂亚瓦纳科美术

在古代秘鲁的南部高原、今玻利维亚境内的一个叫蒂亚瓦纳科的小村子里发现有10多平方公里的古代废墟和大量的遗物。这些地区发现的文化被称为蒂亚瓦纳科艺术。这一文化繁荣于古典时期,此后在北部高原以及更广泛的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蒂亚瓦纳科艺术首先是大量的砖石建筑和巨石建筑。在南部高原不时可以见到一个个巨石门,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太阳门”,上面刻有很多半人半动物的形象。金字塔是长方形的,上面有建筑物,建筑物上常刻有石像,门上刻有长方形图案浮雕,有的石刻被准确地分块粘合在一起。也有厚重的石雕像,最高达7米多, 这种石刻实际上是刻有浮雕的柱子。蒂亚瓦纳科的雕刻显得僵硬。雕刻和建筑原来都是涂色的,有的细部还包有金片。蒂亚瓦纳科古典雕器有大量的焚香碗,表面光滑,色彩生动多变,黄色、褐色、浅黄色底子上用浅灰、浅红、褐色泥釉来绘上装饰纹,包括各种视为神圣的动物:美洲狮、鹰,还有人头、单只的眼睛等。轮廓线用黑色来强调。这种艺术大约在10世纪向沿海地区传播,影响了纳斯卡·瓦里、帕查卡马克等地区,甚至向北延伸。

奇穆人的美术

后古典时期,北部沿海奇穆人的王国兴起,在特鲁希略附近的钱昌城建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钱昌城有10座大型建筑群,有一处达28平方公里。其中有成排的房子、石屋和水库。建筑物墙上有粘土做的浮雕,有成排的鸟和用风格化的鱼组成的阶梯形几何图案。奇穆人的陶器是打磨光滑的黑陶,极为光亮。陶器造型也很像银器的造型,镫形容器做成方形,上面做一个小圆雕像。金属制品也极为出名,他们冶炼出金、银、铜,用这些材料做成面具、殉葬用刀、装饰性胸甲、手、大酒杯等,常压上凸纹装饰。他们还掌握了焊接、失蜡法、锤金箔、镀金、贴金等技术,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黄金制品。奇穆人用羽毛来做成衣服与装饰品,把羽毛固定在纺织物上,做成精美的礼服。

印加美术

后古典时期,在南部沿海崛起的印加帝国发展了蒂亚瓦纳科的巨石建筑,在库斯科及其附近建立了一系列雄伟的巨石建筑,创造了帝国风格的建筑、雕刻(见印加美术)。

16~20世纪

殖民时代,秘鲁在文化上受到西班牙人的控制,本土文化处于衰落状态。这一时代的艺术也带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成为西班牙的附庸。秘鲁独立之后,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形成,出现反对模仿西班牙样式的倾向,开始转向在本土文化的源泉中汲取灵感,此后到现代,本土的和欧洲的两种对立的趋向同时发展。

建筑

16~17世纪建筑中出现了文艺复兴样式,这种样式既表现出古典主义倾向,又表现出西班牙早期文艺复兴样式的影响。17~18世纪西班牙的巴洛克样式与本土建筑样式相结合,强烈的宗教感情、极度华丽的装饰在秘鲁受到广泛的欢迎。因为从征服前期开始,这里的移民便有了强烈的宗教热情,这种热情随着美洲大陆的反宗教改革运动而增长,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大教堂。18世纪出现了模仿法国的罗可可建筑。

独立以后,新的民族精神反映在建筑中是新古典主义倾向,但旧的西班牙影响仍然存在。20世纪初秘鲁建筑中出现了新艺术运动影响,出现忽视实用性、集中注意装饰因素的建筑。这种建筑在利马大量出现,其代表人物为R.马基纳,他设计了利马的圣马丁广场。这一运动遭到一批年轻建筑师的反对,他们主张以国际建筑技术为发展基础,更多地考虑现代社会的需要。

雕刻

早期雕刻主要是大量的欧洲样式的宗教雕刻。17世纪亚洲雕刻开始影响秘鲁,利马成为各种流派集中的中心。17世纪巴洛克样式在教堂烛台雕刻中大量出现。独立以后,欧洲雕刻影响秘鲁,很多秘鲁雕刻家都在欧洲学习,其中也有A.罗丹和H.摩尔的追随者。

绘画

16世纪在绘画中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学校,尤其是F.de苏尔瓦兰和B.E.穆里略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佛兰德斯画家也在利马出现了,其中J.del 波索创办了利马第 1所素描学校。库斯科学校繁荣于 17~18世纪,留下了大量未署名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种类似于中世纪绘画的倾向。19世纪法国绘画的影响占主要地位。20世纪出现了现代绘画倾向,同时也出现了回到本土艺术传统的运动,其领导者是J.萨沃加尔。

无忧无虑 2023-09-10 14:58:09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