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近义词是什么(喜不自胜)

为盼君归来
精选回答

《词语解释》

第一单元

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光芒四射:强烈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烟波浩渺:形容江湖水面烟雾笼罩、广阔无边的样子。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映照而显得很有趣。

澄澈:清澈,水清见底。

旖旎:柔和美丽。

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耄耋: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

第二单元

妒忌: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忌恨。

迟延:搁;拖延。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但凡:凡是;只要是。

半夜三更:深夜。

请勿自务:请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

踉踉跄跄: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咆哮:容人暴怒喊叫。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

天造地设: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

抓耳挠腮: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肉体和精神上都疲乏疲惫。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第三单元

特征: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蜷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

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

纤细:非常细。

楷模:榜样;模范。

蕴含:包含在内。

典型:旧法、模范;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

精通:深刻地理解,熟练地掌握。

奠定:稳固地建立。

第四单元

拟定:起草制定。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踌躇:犹豫。

黯然:一般指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

惊疑:惊讶疑惑。

审视:仔细看;认真端详。

一针见血: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从容镇定:表示面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淡定自若。比较冷静。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由衷:出于本心。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矜持不苟: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热望:热烈盼望

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第五单元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悠然:悠闲的样子。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

搜索:指仔细查找,搜寻。

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发怔:发呆。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也说眼疾手快。

抖擞:振作;奋发。

破绽:比喻讲话或做事时暴露出来的漏洞。

挺脱:强劲;结实。

格局:结构和格式。

郎中:中医医生。

第六单元

胸有成竹: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出谋划策: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 。

引荐:推荐(人)。

环游:周行游历。

甲板:船体结构的一部分,相当于房屋内的楼板。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

第七单元

纵横交叉:形容道路等交叉在一起。

耸立:高高地直立。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沉寂:非常寂静,听不见一丝声音。

仪态端庄:形容一个人的仪表姿态大方而且端正严肃,举动庄重。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

赞许:认为好而加以称赞。

吆喝:大声喊叫。

雄浑:雄壮而浑厚。

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精湛:精深。

第八单元

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养尊处优: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

薄弱:单薄而不坚强。

附庸:泛指依附于某一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祸患:祸事;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随心所欲: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看不尽的风景 2024-01-05 19:08:55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