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二中-高三(上)期末考

南枝向暖北枝寒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龙海二中2011-2012年高三(上)期末考2012本文简介:福建省龙海二中2011-2012年高三(上)期末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2.01.02)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以手抚膺坐长叹。(2),烟光凝而暮山紫(3)狗

龙海二中2011-2012年高三(上)期末考2012本文内容:

福建省龙海二中2011-2012年高三(上)期末考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2.01.02)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2)

,烟光凝而暮山紫

(3)狗吠深巷中,

(4)寄蜉蝣于天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

,形影相吊。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诖误:连累,牵累。

②戎旃:军旗,文中指军队。

③著纲:颁明法令。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

谮:打压

B.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矜:同情

C.所在劫夺,远迩流离

迩:近

D.绳坠四面成蹊

蹊:小路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

)(3分)

①时狄仁杰检校刺史

②奏成复毁,意不能定

③我狄使君活汝耶

④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

⑥及薨,朝野凄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武则天准备篡夺唐王朝政权时,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反抗,但最终不仅没有取得成功,还连累了不少人。

B.特赦配流丰州的囚犯们从老人处得知是狄仁杰救了他们后,斋戒了三天,并在到达丰州后建碑纪念狄的恩德。

C.狄仁杰说“万越王生”的意思是,如果张光辅听任属下胡作非为,就有可能激起民变,逼使百姓造朝廷的反。

D.狄仁杰去世之后,历经三朝,则天、中宗、睿宗都给了他很高的封号,这种荣耀在当时没有谁可以与他相比。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3分)

译文:

(2)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10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答: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哪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黛玉因去探看宝玉,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自觉无味,回到自己住处,依栏闷坐,二更方睡。芒种节饯花神,更触动了黛玉寄人篱下的忧伤,她躲开宝玉,来到上一次埋桃花的花冢前,边掩埋残花落瓣,边为落花哭咏《葬花诗》。

B、弗比斯来到旅店的小楼上,爱斯梅拉达正坐在床边等着他。当他们热烈地吻抱时,弗比斯把系在身上的匕首交给姑娘,姑娘顺手把它抛出窗外。恰巧这把匕首落在窗外窃听的弗罗洛的眼前。当这对情人再次热烈拥抱时,弗罗洛拾起匕首,从窗外把它刺进了弗比斯的后背。(《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是个悲剧人物。她的堂弟查理曾热烈追求过她,她慷慨地资助了六千法郎积蓄让他到印度谋生,可是查理后来却一去不回。欧也妮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她继承了巨额遗产,生活上却很寂寞孤单。她始终没有结婚,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别有用心贪图钱财的人,连名义上的丈夫也没有。她成了金钱的牺牲者。(《欧也妮·葛朗台》)

D、裕华丝厂车间里全速力转动的几百部丝车突然一下子都关住了。被压迫者的雷声发动了。吴荪甫的裕华丝厂所有的丝车全部停工,愤怒的女工们要求赶走钱葆生、薛宝珠、屠维岳等人。他只好亲临工厂,工人们把吴荪甫的汽车包围住,后来,在屠维岳的帮助下,汽车从厂后门开走了。(《子夜》)

E、“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开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梅去世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恨交织,悲哀地说了上面这番话。(《家》)

2、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这幅对联道出关羽一生中最得意的两件事。请简述单刀会鲁肃的情节。

答:

(2)简述马斯洛娃从拒绝涅赫留朵夫到接受西蒙松爱情选择的心路历程。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

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一12

题。

中国汉民族音乐古往今来无论是风格还是形态一直都呈现着南北各异的基本格局。

《诗经·小稚》中的“以雅以南”,其中“雅”指的就是中原地区的“北音”,“南”则是指“南音”。秦汉时期,盛行的楚声则是泛指南方音乐。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随着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中国民族音乐不断获得大量新鲜元素的补充,但同时也使南北分野愈加鲜明。到了宋金时期,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促使南北音乐走上了各自文人化和宫廷化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体系化和高雅化了的南音和北曲。尽管北曲后来挟蒙古铁骑之威势横扫南方,但南曲不仅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进入南方的北曲也很快就变成了“南腔北曲”。明清以来,描写南北音乐特征对比的文字十分丰富,而随着近现代留声、录音技术的出现,人们更得以亲身体验和感知南北音乐各自的特征了。

南北音乐的不同,首先反映在文化精神层面的音乐风格上,然后是实现风格的音乐形态的不同。南方音乐总体说来清新优雅、细致活泼,富于一种温婉流畅的曲折意味;而北方音乐则刚健有力、憨直幽默,俨然一种雄浑酣畅的宽广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是南北音乐形态迥异。如南方音乐多为五音调式,旋律音程级进居多,旋律线多呈波纹形和坡度较缓的峰、凹形;而北方音乐则多为七音调式,旋律音程跳进居多,一般都以四度或更大的度数跳跃行进,旋律线多呈大幅波动或陡峭的峰、凹形。南北方音乐的特征差异,无论是在戏曲、说唱还是在民歌、器乐等各种音乐形式上都有着充分体现。

南北音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南方山清水秀、草木繁茂、气候温暖湿润,与北方的高山大川、平原荒漠以及冷暖分明且又干燥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为南北方的文化形态及音乐风格铺陈出了各自的基础条件。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积淀、提炼和升华形成了不同原生文化,生活方式、民风习俗、人文特征都属于原生文化的范畴;音乐作为人们宣泄情感和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其风格与形态自然是生成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土壤,并反过来成为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言谈话语的方式、吐字发音的特点都直接影响歌曲的旋律和歌唱形式。如许多南方方言保留了中国古汉语中的入声字,不少方言中的平、上、去、入四声还各分阴阳;而北方方言的声调则仅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声。另外,社会制度、行政区划、等级划分、经济关系等社会形态方面的因素,也为音乐风格和形态的形成带来制约性的影响。

(选自李岚华《浅谈中国音乐之“南北”》,《光明日报》2009

年,有删改)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原文引用《

诗经。小雅》中的“以雅以南”一句,其目的是要阐明我国民族音乐南北特征各异的局面早在周代就已存在了。

B.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入我国民族音乐,这并未使我国民族音乐的南北差异缩小。

C.蒙古铁骑横扫南方,使大量的北曲音乐元素融入南音,但这并未完全改变我国民族音乐南北特征各异的局面。

D.明清以来,随着近现代留声、录音技术等现代记音手段的出现,我国民族音乐的南北差异进一步加大。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蒙古铁骑之威势横扫南方而大量进入南方的北曲很快就变成了“南腔北曲”,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民族音乐南北差异的存在。

B.南北音乐的不同,首先反映在音乐风格上,然后是音乐形态的不同;这就说明就音乐而言,是艺术风格决定艺术形态。

C.就音乐风格而言,南曲总体说来清新优雅、细致活泼,较为温婉流畅;而北曲则刚健有力、憨直幽默,较为雄浑酣畅。

D.南北音乐的不同,不仅反映在文化精神层面的音乐风格上,而且在戏曲、说唱民歌、器乐等各种音乐形式上都有着充分体现。

12.请根据文本,分点概括造成汉民族音乐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3

分)

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5分)

中国式尊严

冯华

有一种感动,来自我们的自尊;有一种骄傲,它的名字叫中国。

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卷,匆匆跑上讲台。

“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来。”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

“如果我们换位置,证实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我说,“反正我不换。”

他也不换了,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

“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请将座位换开。”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

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接下来的两小时,我常常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熟视无睹。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S小姐。

“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学习英语,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名下一科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

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却仍有逃离的羞愧。

在办公室看到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白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

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

“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最后这句话害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

“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S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C

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然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

D

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S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

E

文章开头写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我”大加赞赏,可见,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14.小说中的“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小说为什么以“中国式尊严”为题?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叶兆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识字的人就一定读过。文章结尾处又一次写到背影,差不多是点题的意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儿子印象中,朱自清也应该是这么一个背影。他的朋友说起来,总说他不高的个子,白白的,人长得很结实,做事情认真,喜欢喝一点酒。这当然是抗战前。抗战后,刚刚50岁的朱自清成了一个瘦老头,体重只有30多公斤。

这或许是中国教授们抗战前后的最好写照。抗战前,教授绝对是个人物,吃香喝辣,生活忧裕,可是和日本人一打仗,教授便得为衣食操心。朱自清的胃病早在昆明时就很厉害,如果当时有条件医治,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日本人被打败了,中国人的日子并没有立刻好起来。通货膨胀弄得民不聊生。据说朱自清最后是借钱做的手术。刚开始以为是盲肠炎,后来发现是胃溃疡,已经破了一个洞,一切都太迟了,进医院再也没出来。他临死时曾对夫人说,自己在拒绝美授的宣言上签过字,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日子怎么难过,坚决不买政府配售的美援平价麦粉。

闻一多的性格,按中国老派的说法,属于狂,张狂的狂,闻是一座火山,要爆发就爆发。朱自清一点也不狂,在气质上更近于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闻拍案而起,朱却只是拒绝。郭绍虞先生说,闻是“疾恶如仇”,朱是“从善如归”。

30年代鲁迅到北京省亲,各大学闻讯,纷纷派人去邀请讲学。朱自清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身份,亲自出马,好不容易见到鲁迅,却被拒绝。朱不死心,三天以后又一次去请,仍然被拒绝。鲁迅这次省亲在北京待了十多天,分别去了五所大学做了演讲,偏偏冷落清华,朱自清一定觉得很没面子。

朱自清是一个十分平和的人,对于属于五四时代的人来说,平和却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他取字”佩弦“,意思要像弓弦那样将自己绷紧。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吴组缃曾说过一件事,一位学生打电话到朱自清家,说有几本书要看但找不到,让朱速去图书馆帮着找一找。朱自清似乎有些生气,因为这实在没什么规矩,差遣系主任犹如使唤老妈子:然而学生的没规矩,又充分说明平时并不太把没架子的朱自清放在眼里。

新文艺腔是朱自清后来坚决要去掉的东西,这也是新文学的通病,他在语文教学上投入很多精力,目的就是消灭这种拿腔拿调。把《荷塘月色》选进中学教材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为弄不好会对学生起误导作用,以为好作文就应该这么写。在朱自清前期散文中,优秀的是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如《背影》,如《给亡妇》,在“才”和“情”中,以情感动人才是文学艺术的基石。但是,说这类文章好并不是一点毛病没有,文学技巧上仍有可推敲之处。

朱自清散文有着极高的地位,评论者曾说,将他的散文作为样板悬于国门,不能增删一字。我想这种评论或许是指他后期的散文。他一生都在摸索如何写出最地道的语体文,斟字酌句,不敢有一点马虎。后人特别要注意的应该是他这种努力,否则,便难免误解前贤,可惜了他一生的追求。

(选自《读者》,有删节)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从朱自清的《背影》谈起,很自然地勾勒出了50多岁的朱自清的体貌特征。

B.朱自清穷得要借钱治病,但仍然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他性格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C.文章写一位学生竟然能差遣身为系主任的朱自清为他找书,是为了说明学生不把朱自清放在眼里和朱自清善良的性格。

D.后来,朱自清坚决要去掉新文艺腔,认为把《荷堂月色》选进中学教材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E.文章把朱自清与闻一多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朱自清的品格气质,使传主有血有肉的“活”起来。

14.文章表现了朱自清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概括?

答:

15.结合全文,探究抗战前后朱自清的体貌特征为什么发生了巨大变化?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2、下面是某小区管理部门致小区居民公告的正文部分。请找出三处错误,把相关的标号填写在横线上并加以修改。(3分)

为了①保持小区清洁,②本小区新建了多处袋装生活垃圾回收点。从元月1日起,居民的③生活垃圾④用垃圾袋一律装好后,投入⑤袋装垃圾回收点的塑料桶内,⑥工业垃圾、建筑垃圾⑦一律不准不包装后投入。⑧请大家千万留神。

处改为

处改为

处改为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齐鲁晚报》报道,日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材料二: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指标下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平均身高比矮个子的日本人还低。从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答:

(2)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特别是视力下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5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4

我心寂寞 2022-07-18 01:35:0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