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回学校好还是去培训机构好?

跟过去说拜拜
精选回答
专业课考试结束后,很多艺考生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补习选择左右为难:回原学校还是选择培训机构?相识的同学选择也各有不同,怎样才能在二者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选择的优劣势,让你更清楚的做出选择。

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回学校好还是去培训机构好?

一、了解清楚自己的实力

有些同学自认为个人的文化课基础底子比较强,在集训专业的同时文化课成绩也没有落下太多,同时学习自制力强,针对学习以外的诱惑能够不受干扰和影响,依然可以轻松应对高考,那建议可以在原高中学校继续学习。

同时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有些同学总分成绩很好,但有些科目比较偏科,像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在学校或者外面找培训机构针对弱课进行一对一拔高补习。

二、在文化课培训机构学习分析

如果艺考生认为在学校上课不能达到自己文化课成绩提升的要求,那么,还是建议直接找专业的艺考文化课辅导机构去上课学习。毕竟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但同时提醒各位艺考生一定要找资质齐全、实力雄厚、教学水平有保障的专业艺考文化课辅导机构。

三、自身高中学校情况分析

针对大部分学艺术的学生在集训完专业课之后,优先考虑文化课学习的第一场所,就是回原高中继续学习文化课知识,毕竟原高中学校自己还是非常熟悉了解的,不管是校园环境,还是老师同学,自己都还是轻车驾熟的。

同时如果在外面找培训机构,对于家长来说,这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回学校学习文化课有这么多优势,不过小编建议回学校学校还需要结合以下三点做好分析:同时回学校上课学习,因为上课学习时间紧、艺考生成绩底子弱、自觉性不强是很多艺考生的普遍现象,能否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吸收转化,这也是艺考学生需要考虑权衡的。

四.艺术类学生的录取规则

不同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录取规则,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1.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过线后,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2.专业课程安排: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过线后,根据文化课程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选择。很少有学院和大学选择这样的录取规则,只有个别专业会优先考虑文化课程。

3.综合成绩录取: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综合排名。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五五分.四六分.三七分.二八分。考生志愿填报要按照高校制定的录取原则,努力使自己的成绩在志愿中取得最大的效益。

气可鼓不可泄 2024-05-22 11:05:16

相关推荐

slow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慢的,迟钝的,温和的,慢于…的adv.慢慢地,缓慢地vt.&vi.(使)缓行,(使)减速vi.变慢,变萧条vt.放慢,阻碍变形:比较级:slower;最高级:slowest;过去式:slowed;现在分...
展开详情

soft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软的,柔软的,温和的,柔和的,不含酒精的,轻松的n.柔软之物,柔软的部分adv.柔和地,温柔地变形:比较级:softer;最高级:softest;soft可以用作形容词soft用作形容词时,多作“柔软的...
展开详情

silly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蠢的,糊涂的,不明事理的,没头脑的n.(常用于向孩子指出其愚蠢行为)傻孩子,淘气鬼,傻子,蠢货变形:比较级:sillier;最高级:silliest;silly可以用作形容词silly的基本意思是“傻的...
展开详情

snatch的用法总结大全

n.抢,一阵子,一下工夫,很小的数量,vi.作出握住或抢夺的动作,很快接受vt.抢夺,夺得,及时救助,[体育运动]举重变形:过去式:snatched;现在分词:snatching;过去分词:snatched;s...
展开详情

sorry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对不起的,无价值的,低等的,遗憾的,感到伤心的变形:比较级:sorrier;最高级:sorriest;sorry可以用作形容词sorry的基本意思是“感到伤心,觉得难过”,指因损失、创伤、不幸和烦恼等引...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言不语的意思是什么

“不言不语”的意思是指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近义词:不声不响、一言不发。
反义词:多嘴多舌、绘影绘声。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闷声不响。
示例:
1、《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那一伙壮卒,不言不语,大刀阔斧,逢人便砍,虽只五千个人,慌乱之中,恰象几万一般。”
2、王中见母子说话没缝,只得起来。不言不语,走到前厅,看见主人灵柩。

上下是词语吗

上下是词语。
上下,常用词语,原意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引证解释: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2、指天地。
《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3、指天神和地神。
4、指天神和人物。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
《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孔颖达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7、高低;优劣;胜负。
8、上首和下首。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
《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郭铁笔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浦郎一看。”
10、犹言古今。
《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王先谦补注:“上下谓古今也。”
11、犹言前后。
汉王充《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12、犹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约数。
13、犹仰俯。
《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14、犹言丰欠。
《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贾公彦疏:“上下即丰凶。”
15、犹言匹敌,差不多。
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有张籍者,年长於翱,而亦学於仆,其文与翱相上下。”
16、犹言周旋。
17、六朝及隋唐时代对父母的尊称。
《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建安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18、宋元以后对公差的尊称。
19、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20、升降。
《楚辞·卜居》:“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王逸注:“随众卑高。”
21、增减;变更。

水何澹澹的澹澹啥意思

水何澹澹,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出自东汉曹操《观沧海》,原文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枭是什么意思

“枭”是一个汉字,读作xiāo,本意是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也指一种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还指旧时私贩食盐(毒)的人。在《诗·大雅·瞻昂》和《汉书·司马相如传》文献等均有记载。
造句:
1、皇帝吐出一口鲜血,瞪大着双眼,溘然长逝,一代枭雄,就此谢幕。
2、给项羽1000次机会,他也同样打不过刘邦,这就是英雄和枭雄的区别。
3、历史跃出书中叫嚣重重还原一是梦,梦里金戈铁马热血战枭雄。
4、应该看见的事,他没看见,却看见了,这种人是智者。连不应该看见的事他看见了,也看不见,这种人就是枭雄。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