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离别图片(离不开的离别)

秋叶红红叶添香
精选回答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与人分别,古时便是一个伤感的话题。

2、为什么人心如此脆弱,在一次次的分别面前总是让我们体会到莫大的痛苦呢?一、离不开的人际关系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在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上,是人的社交需要,人们需要爱和归属感,而这些都是通过人际之间的交往获得的。

3、正如那本经典的社会心理学书籍的书名——《社会性动物》,人是社会性的。

4、我们几乎无时无刻离得了其他人,在1982年Reed Larson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发给他们个bb机,主试会在非休息时间随机呼叫他们,志愿者只要记下他们在干嘛,自己还是和别人就行了。

5、根据最后的调查结果,人一天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和别人在一起的,这不包括睡觉的时候(也许睡觉时也不是呢?)。

6、尽管这个调查有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至少体现了一点,人际关系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

7、人际关系又有哪些好处呢?据Rober Wiess的分析(1974),人们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获得6种好处:◎依恋:通过亲密关系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亲人、爱人和朋友间的亲密)◎社会融合:获得从属感(同事、朋友、队友等)◎价值确定: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好友的点赞)◎稳定联盟感:在需要援助的时候有人帮我们(遇到困难找朋友)◎指引: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建议(专家意见)◎照顾他人的机会:通过照顾某人,我们感觉自己很重要(照顾生病的室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理论家的分类,但他们都在诠释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人际关系很重要。

8、尽管现在流行着许多种心理咨询流派,他们使用的理论和咨询技巧形式迥异,但是在一个问题上大家却有共识,那就是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至关重要!你可能会说,你自己或者有的人比较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

9、的确,在大多数人格量表当中,都有针对关于人际的测量维度,因为对待人际关系的喜爱、参与程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10、但这只是程度高低的区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11、可能有些人人际交往能力低,或者不喜欢接触太多人,但这不意味他可以离开人际交往。

12、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出来人际的重要性,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觉察不到水一样,只有脱离人际关系我们才能感受到其重要性。

13、也正是因为人际关系如此重要,我们在面对分别的时候才会如此痛苦。

14、二、一辈子的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对特定个体的积极反应。

15、这个特定个体一般是母亲。

16、上世纪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基础上的儿童依恋理论,绝对是心理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7、她的实验是婴儿在母亲离开后,独自和陌生人在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观察母亲回来之后婴儿的不同反应,并在此之上区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依恋类型。

18、而后续的大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婴儿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其以后的一生。

19、与喂养自己的母亲之间的互动,是一个人人际交往的第一课(你的双胞胎兄弟姐妹除外)。

20、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为人类有着脆弱、漫长的婴儿期,如果照顾的人离开你了,根本没人照顾你,而你浑然不觉,跟没事儿人似的不哭不闹。

21、那恭喜你了,你能长这么大真是一个奇迹。

22、随着个体长大成人,人际关系不仅局限于双亲的时候,这种对亲密之人离开所产生的不安感依然会保留在我们的心里。

23、越亲密的人越是如此。

24、三、孤单一人心慌慌Schachter曾以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25、将参加实验的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并且都告诉她们要参加一个电击实验。

26、实验前(其实已经开始了),主试会用特别危险的口吻告诉高恐惧组,一会儿的电击会让被试特别疼。

27、而对低恐惧组,主试则会尽量告诉她们,一点都不痛的。

28、在进行实验前,会让被试进行一个选择,是自己独自等待还是和其他的被试一起等待,或者无所谓。

29、实验的结果是,高恐惧组63%的被试想和其他人一起等待,而低恐惧组只有33%。

30、也就是说,面对强烈的恐惧和不安,个体更喜欢和别人待在一起。

31、从健康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身边人的社会支持本就是人的心理健康所必备的。

32、这个结果和人们伤离别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少了其他人,自己在以后可能面对未知情境就少了一个人的支持。

33、我们伤离别,可能就是对这份未知的担忧。

34、而有时和朋友的离别,本身就是身边环境剧烈变化的结果,比如毕业、辞职。

35、四、一些特殊的角度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当中有一个很像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叫做相互依赖理论。

36、它强调从人们彼此间的付出和收益来分析人们之间的交往模式,而人们在交往中通常是最小化自己的付出并且希望获得最大的回报。

37、就像我们买东西总想买好吃不贵的,我们恋爱的时候总是希望对方处处不违背自己,而且两个人永远甜甜蜜蜜。

38、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和朋友、同学、同事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在情感上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付出在里面。

39、有时候人们会高估自己的付出。

40、当和对方分别,面对以后越来越少的相处时间,自己以后能得到的回报恐怕也遥遥无期了。

41、就好像我们花了不少钱建筑一个房子,结果最后自己却住不到。

42、另外,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个互惠原则。

43、它的意思是说人们在交往中,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就得回报他(这与相互依赖理论并不冲突,因为有的时候付出就是为了得到回报)。

44、所以我们对待别人采取的态度,往往正是希望别人对我们所用的。

45、我们在分别时痛彻心扉,可能就是希望别人也因离开我们而痛苦,因为这样显得自己在对方心中很重要。

46、彼此彼此嘛。

47、从上面这些角度来看问题,笔者心里也很不舒服,大家就权当拓宽一下思路吧。

48、五、最后来点小清新关于爱情,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西方的神话:人类原本是由现在的两个构成,因为神看人不爽,就把人们劈成不完整的两半,于是人穷极一生寻找自身的另一半。

49、上图是根据两个人之间彼此接触状态来描述关系程度。

50、随着人们之间接触越多,彼此之间卷入越多,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

51、试想一下,你的朋友肯定像上图一样和你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集(左上除外),他带着你们的共同的爱好、同样的记忆就这样离开了,当那共有的一部分抽走之后,你又怎能为自己的不完整而安之若素呢?最后,是笔者的一点建议。

5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界这么大,聚散离合在所难免。

53、离别本身已是满怀悲情,我们可以挥泪作别,也可以祝福以歌。

54、分别时尽情伤感无所谓,但在以后的日子,请活出最美的姿态,为自己,也为在世界上那一个和我们有着同样印记的人。

55、(撰文:小明)。

雨落心尘 2023-12-08 13:11:41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霍尔系数计算公式

霍尔系数计算公式:η=G/nF。霍尔效应(Halleffect)是指当固体导体放置在一个磁场内,且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的电荷载子受到洛伦兹力而偏向一边,继而产生电压(霍尔电压)的现象。电压所引致的电场力会平衡洛伦兹力。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立冬喝茶的诗句

立冬喝茶的诗句:
1、《寒夜》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暮雪》清代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3、《和翁灵舒冬日书事》宋代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梅远误春花。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4、《晚起》唐代白居易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5、《春日山中对雪有作》唐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希腊神话中,谁是最高神?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神王,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神。罗马神话中对应宙斯的神祇是朱庇特(Jupiter或Jove)。
宙斯被称为“众神之王”或“奥林匹斯之王”,同时也是天空与雷电之神。当他心情好的时候,天上就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当他愤怒时,天空就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因为古希腊人及罗马人崇拜宙斯,因此在神话里将宙斯说成是自己的祖先,奥林匹斯的许多神祇和许多希腊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子生下的子女。他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两个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界。宙斯守护的星座是射手座。

辛弃疾名字的由来

辛弃疾名字的由来: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希望他成为大将之才,很崇拜西汉的名将霍去病,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疾”。辛弃疾从小就习武练剑,饱读诗书,也一直把霍去病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人物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主要影响:

一、文学:

1、词: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2、诗:

辛弃疾的诗,据辛启泰所辑《稼轩集抄存》收诗111首。邓广铭辑校《辛稼轩诗文抄存》清除误收,增补遗漏,得诗124首。其后,孔凡礼的《辛稼轩诗词补辑》又新补诗19首。现存辛诗,共133首。辛诗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可与其词相证,其中《送别湖南部曲》,自写政治遭遇,可与《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对读;“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栏干人不知”(《鹤鸣亭绝句》),感叹英雄失意,也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合拍,而“竹杖芒鞋看瀑回,暮年筋力倦崔嵬”《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与《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合拍。正是置闲期间所反复咏吟的歌词题材。“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和任师见寄之韵》),辛弃疾以鲍照自许。他的诗风格俊逸,在当时“江西”“江湖”两派之外,自有掉臂游行之致。而且,他的某些抗战诗,悲壮雄迈,也未必在其抗战词之下,但是,辛弃疾毕竟是以词之余作诗,其诗作成就,自然无法与词相比拟。

3、文:

除去诗词方面的成就之外,辛弃疾的文笔势磅礴,充满豪情,颇为值得称道。辛弃疾的文,据邓广铭所辑,计17篇其中除几篇启札和祭文外,多为奏硫。这类奏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所存在的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系统地陈述了辛弃疾对于抗金、恢复事业的见解及谋略,充分体现了他经纶天下的“英雄之オ”和“刚大之气”。辛弃疾曾明确宣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九议》其二)辛弃疾其文,犹如其人,世充满着虎虎生气。所谓“笔势浩落,智略辐湊,有权书衡论之风”(《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八),正体现了辛文的特色。后人视他为南宋时期政论文的大手笔,只是为词名所掩,不为人熟知。

二、书法:

辛弃疾有《去国帖》,今藏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十行,为酬应类信札。末署“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于圆润爽丽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

《去国帖》曾经过元人赵孟頫,明人黄琳、项元沛及清人永瑆等鉴藏,《书画鉴影》著录。

三、军事:

1、军事活动:

辛弃疾不仅是词中高手,同时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为将,可冲锋陷阵,有万军之中勇擒张安国之壮举;为帅,可指挥若定,有一月平定茶商军之功绩。

辛弃疾曾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这种登陆作战是与陆地进攻相配合的。他的这一构想,富有军事创意,他自己说这与当年楚汉战争时韩信绕过中原、直取齐地,有异曲同工之效。

2、军事思想:

辛弃疾的军事理论主要体现在《美芹十论》中。《美芹十论》又名《御戎十论》,是辛弃疾的一篇军事政论文。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好的军事论著,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在辛弃疾向宋孝宗进献《美芹十论》后,后人将“美芹”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美芹十论》分为十个篇章,分别为《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致勇》《防微》《久任》《详战》,详细构建了从精神到物质再到军队管理的治国策略,陈述任人用兵之道。最后一步步地向孝宗展现了南宋进攻金国的战略构想,系统地表现了辛弃疾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与远见卓识,足以体现其军事战略水平与军事谋略。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