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对公账户支取现金?

不惑之道
精选回答

如何从对公账户支取现金?

身为财务人员,对账户进行转账操作,是最熟悉不过的工作了.但在实际中,却不是每一笔款项的支出,都可以通过对公账户进行的.比如大部分企业,对员工工资卡的开户行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因素,有些员工是来不及办理工资卡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从对公账户取现,才能进行工资的发放.那么从对公账户进行取现,又该如何进行操作呢?

可取现账户

在这里需要提前说一下对公账户,对公账户总体分为四类: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临时账户及专用账户.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只可以设置一个基本账户,而存款人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账户办理.所以正常来讲,从对公账户进行取现,只可以通过基本账户进行操作,其他账户并没有相应的权限。

取现操作

为了资金的安全,对公账户进行现金提取的行为,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这里有两种常用的取现方式可供选择:

1.直接取现:所谓的直接取现,是从基本账户里直接提取现金,这需要开具现金支票进行操作.而银行会根据不同企业,核定的不同的备用金领取限额。

2.间接取现:间接取现就比较好理解和操作了.就是通过转账把款项转给别人,再从个人账户进行取现,就方便得多.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这样做是不符合规定的,不建议用这个方法。

现金支票

说到直接取现的方式,现金支票的办理需要重点提一下.正常来说,企业开设基本户的时候,银行会为该企业核定的每日取款限额,且每天取现累计金额不可以超过这个限额,所以现金支票的金额也需要慎重填写.现金支票与转账支票填写相似,而且也需要加盖财务章和法人章.当然,经办人的身份证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取现账务处理

虽然提取现金是最基础的操作,但是因为银行流水等变化,在做账时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恨不能遗忘 2024-02-22 13:44:49

相关推荐

教资考试重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具体方法包括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
展开详情

自考本科和统招本科的区别

自考本科和统招本科的区别自考本科和统招本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入学门槛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时间不同、毕业要求不同、毕业证书不同。尽管自考本科与统招本科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未来就业、考研、考证、工资定级、人事改革、...
展开详情

让老师瞬间记住你的教师节祝福短句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2021年的教师节,对于教师节而言,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一句祝福语了,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2021教师节祝福语简短句子,供大家参考。教师节祝福短句1、工作上兢兢业业,教学上忙忙碌碌。课堂上辛辛苦苦,教...
展开详情

江西教师编制笔试考哪几门

江西教师编制统考笔试科目因岗位而异,中小学教师岗位考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门,幼儿园教师岗位考试科目为“幼儿教育综合知识”一门。2020年江西教师编制笔试时间提前,预定在3月底进行考试。2...
展开详情

国考能不能带计算器

国考能不能带计算器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不能带计算器的。笔试考试时必须带齐准考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进入考场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严禁将手机、计算器等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它有关设备带至座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