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针对性专题练习

全力以赴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中考针对性专题练习本文简介:中考针对性专题练习(二)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文言积累天河区7.古诗文默写(10分)(1)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两项是()()(4分)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C.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德我欤?E

中考针对性专题练习本文内容:

中考针对性专题练习(二)

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

文言积累

天河区

7.古诗文默写(10分)

(1)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两项是(

)(

)(4分)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E.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F.低绮户,转朱阁,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

_______

,欲语泪先流。

⑤军听了军愁,

________

⑥峰峦如聚,

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3)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

8.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5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3)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白云区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E.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F.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长风万里送秋雁,

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10分。)

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句,如文天祥发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慷慨豪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陆游晚年虽然年迈力衰,但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英雄夏完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他至死不屈的贞风亮节。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4)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5)

会宾客大宴。(《口技》)

萝岗区

7.古诗文默写(10分)

⑴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①子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⑥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⑵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加1分,加分后第7题不能超过10分。)

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它往往是将古今诗文中不同作者的名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副对联,从而达到表意的目的。例如,江苏镇江夕阳楼上的对联“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分别出自唐代李商隐《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以及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高处不胜寒”。再如,乌鲁木齐市昭忠寺的对联“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分别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和唐代王翰《凉州词》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

8.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⑴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

裁:

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小:

⑶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

⑷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池:

⑸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卑鄙:

花都区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十则》)

C.昔人己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古道瘦马西风,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

②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君子好逑。

(《关雎》)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4分,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10分。)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判论战》)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3)公输盘诎。

(《公输》)

(4)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5)故人不独亲其亲

(《大道之行也》)

从化市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C、山水***尽,江入大荒流。

D、了却君皇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E、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F、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2)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先写序号后作答,4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二章)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语境,填入古诗文名句(①题2分,②题4分为加分题,第7题总分不超过10分)

①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2分)

在月下,诗人们感慨万千,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抒发了深切的爱国之思和亡国之恨;苏轼的“_________,______。”是对分隔千里的兄弟遥遥的祝福;

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忧虑。

②初中课文中有不少描写名胜古迹的古诗词名句。请你写出与以下名胜古迹相关的古诗词名句。(4分)

洞庭湖:

黄鹤楼:

8、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每题1分,共5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饥。

(《岳阳楼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4)一狼洞其中

(《狼》)

(5)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番禺区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C.前者呼,后者应,妪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E.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F.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共4分)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语境,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三题只选两题作答,共4分)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②“,”,人们通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赞美周总理身上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红烛品格。

③几年前,陈忠和在中国女排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女排主教练,真可谓“,”,这是需要怎样的勇气与胆略啊!(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增城市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满天角声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B.半亩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

E.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F.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7题的分数累加不超过10分。)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起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起马致

远,你会想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说起杜甫,你会想到“,”;说起李商隐,你会想到“,”;说起陆游,你会想到“,”。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说》)

百合又发新枝 2022-07-29 21:18:45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亏贼是什么意思

亏贼的意思是损害。
亏贼,读音为kuī zéi,汉语词语。
出处:《墨子·兼爱下》:“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出处:《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
例句:《战国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近义词:损、缺。

什么是标兵

标兵,读作:biāo bīng,意思是: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标兵;服务标兵、生产标兵、安全标兵、质量标兵。
出处:
1、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整饬兵备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无标兵可练,无军饷可支。”
2、《花月痕》第四十六回:“试问各道节度共带枢部之衔,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说得不知兵。”
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率领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造句:
1、他对自己能当选学习标兵感到十分荣耀。
2、王大伯过去是捕猎的能手,现在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兵。
3、他的母亲不仅在厂里是生产标兵,在家里也是个好主妇,大家都称赞她精明强干。
4、丘盈盈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学习标兵。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意思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是结构助词,不译。出自《富贵不能淫》。
原文节选: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苏轼哪里人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