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主编者(永乐大典主编)

平镜海岸
精选回答

1、中国历史上存在无数的书籍,毫无疑问,《永乐大典》是群书中最耀眼的一颗,当然这颗“耀眼”的书籍离不开其主编解缙的功劳,他应该是除了朱棣之外,对于此书贡献最大之人,历史将这最大的荣耀给了解缙,也给了他悲惨的一生。

2、解缙的一生的风光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只有《永乐大典》编撰的五年,他人生其余时光就在悲惨中度过。

3、如果给解缙“强行”冠名一个成为的话,“三朝元老”这个称谓他也挺适合。

4、他经历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名气一朝盖过一朝,只不过没有把握好分寸,最后死在漫天的雪花中,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解缙这位大才子的悲惨一生。

5、被爷孙讨厌之人——解缙解缙从小就被四邻街坊认定此人会出人头地,因为他就是一个现实版的“神通”,在他19岁那年一举中了进士,他的名气也传到了南京朱元璋的耳朵里。

6、对于这样的人才,朱元璋自然会想办法重用,当时正赶上胡惟庸案发,朝廷之上无人敢进言上书皇帝不要过度杀戮,毕竟朱元璋是个狠角色,闹不好会掉脑袋,唯独解缙上书皇帝不要过度杀戮。

7、在别人看来这样“作死”行为会换来他应有的结果,偏偏朱元璋接受解缙的批评,也因为解缙敢于说真话,他的名声也就传遍全国了。

8、紧接着,朱元璋杀掉李善长(大明第一功臣),大臣们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仍然一句话不敢多说,然而解缙又按耐不住了,上书为李善长辩驳。

9、老套的剧情,这一次解缙应该得到“作死”的报应了吧?偏偏朱元璋此次有没有搭理解缙,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不能处理解缙,他只是不想处理解缙而已。

10、解缙却彻底误解了朱元璋的信息,继续在不畏强权的路上挑战朱元璋的耐性,结果可想而知,被朱元璋一句“十年后再用”赶回了家。

11、其实,落得这样结果的解缙也不能算悲惨,毕竟他还年轻,以朱元璋的性格没有要他的性命就是最好的结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是耿直少年解缙感觉打击很大,不畏强权、敢于说实话,他想不明白自己哪里错了,这样对待他不公平。

12、天下哪有这么多公平可言啊!朱元璋去世,朱允炆接班,解缙明白自己不能真的苦等十年,即便是等够了十年,他还是没有官做,所以他主动找关系,向新皇帝上书呈请想为大明朝效力的忠心用以谋取一官半职。

13、朱允炆知道解缙有才能,偏偏就是不愿意重用他,打算给他一个小官职打发到偏远地区就结束了。

14、辛亏解缙明白官场上不是当初他想的那样单纯,所以他赶紧找人疏通,最后真的在京城谋取了一官半职。

15、人生又一次的辉煌朱棣奉天靖难,当朱棣的大军攻破南京城大门之时,解缙率先向新皇帝朱棣表达了自己忠心,正好朱棣也需要一个这么有影响力的读书人来为自己服务,方孝孺不肯,解缙也是不错的人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朱棣已经想好一个非解缙不能完成的工作——编书。

16、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17、解缙没完全明白朱棣的意思,用一年时间编撰了一本《文献大成》交给了朱棣。

18、朱棣看到解缙编撰的书籍以后,狠狠的斥责了解缙一顿,紧接着朱棣开始给解缙配备人手,姚广孝主编、五个翰林学士、二十名翰林院官员,同时还在全国动员了不少学识渊博之人参与编撰,编书的阵势就于想要编撰的书籍向匹配了,解缙也明白了朱棣想要编撰多么“盛大”的书籍。

19、在《永乐大典》编撰时期是解缙人生最辉煌时期,也是解缙一生最辉煌的成就。

20、在无数人、无数日夜的不间断努力下,用时五年完成了这部大典。

21、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类书籍有七、八千种,三亿七千万字,可谓世界史上的宏伟之作。

22、如果解缙安分守己的在广西待下去,可能会有善终,结果他利用一次进京汇报督饷的机会,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一面,更可气的是,他本来进京汇报工作,居然见了太子一面就这样走了。

23、虽然当时朱棣未在京城,可他的好儿子朱高煦在啊!朱高煦就把解缙与太子会面的事情告诉了朱棣,本来朱棣就想要处理解缙,正好撞到枪口上,朱棣就毫不客气地用蓄意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行为把解缙逮捕了,也许解缙的一生可能就在监狱里待着了,但历史注定解缙不能这么平凡落幕。

24、永乐十三年,朱棣在翻阅囚犯名单之时看见了解缙的名字,说了一句“缙犹在耶”,锦衣卫纪纲深知此话的意图,解缙的一生该落幕了,于是纪纲就在这寒冬请解缙吃了最后一顿饭,将解缙灌得酩酊大醉以后扔到了洁白的雪地,结束了解缙的一生。

2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解缙一生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辉煌,也有辉煌后的一落千丈,他经历了人生多次大起大落,最终冻死在洁白无瑕的白雪之中,谢幕一生。

开心我哥 2023-12-05 15:54:45

相关推荐

新年感言一句话

1、祝愿新的一年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开开心心、健健健康、好运连连!2、我的祝福,如春天般的温柔甜蜜,长久深深种植地保留在您的心田,祝妈妈您拥有甜蜜温馨快乐的一年!3、亲爱的自己,永远不要为难自己,比如不吃饭、哭泣、...
展开详情

手上有倒刺应该怎么解决

1、温水泡手有人说起了倒刺的时候我不用手直接撕,用剪刀剪去不就行了么?不是的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打一盆四十度左右的水,然后把手浸泡进去,这样浸泡五分钟之后,手指甲以及手上的倒刺,还有手指头周围的皮肤都变的非常柔...
展开详情

新年烧香祈福说说

1、阿弥陀佛,人生在世不容易,求佛菩萨保佑我全家人苦难不近身,平安健康永相随,一切万事顺心如意。2、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3、阿弥陀佛,祝福所有亲人朋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4、求佛保佑...
展开详情

在西周以下哪一个诸侯国是功臣国

在西周以下宋国诸侯国是功臣国,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
展开详情

伊洛纳银猫在哪里抓

1、玩家可以在菜洞1层、2层的位置刷出银猫,玩家将银猫打出表情就可以进行捕捉了。2、地宫中的银猫属于中立,玩家无法进行抓捕,不过可以使用瓶子砸,砸成敌对的之后就可以抓了,也是打出表情之后进行抓捕。3、玩家在捕捉...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