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人间正道是沧桑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本文简介:2012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期末试题高三历史(一模)2013.1一、选择题(共75分)1.下列遗址或遗物中,可以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是A.B.C.D.2.一位罗马作家对时局有这样的评论:“帝国之内一片升平……国家已经脱胎换骨,昔日优美的道德已一丝不存。平等遭到剥夺,所有人都一股脑儿,仰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本文内容:

2012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期末试题

史(一模)

2013.1

一、选择题(共75分)

1.下列遗址或遗物中,可以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是

A.

B.

C.

D.

2.一位罗马作家对时局有这样的评论:“帝国之内一片升平……国家已经脱胎换骨,昔日优美的道德已一丝不存。平等遭到剥夺,所有人都一股脑儿,仰望听命于第一公民一人”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公民”

是指恺撒

B.“第一公民”受制于元老院

C.罗马帝国实力达于鼎盛

D.该作家是一位共和主义者

3.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虽然兴起的时空不同,其发展却有不少雷同之处。下列选项中,两者“雷同之处”的是

A.都因商业需要而兴起

B.公民都以商人为主体

C.都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都实施直接民主政治

4.“世界现存法系,其未受罗马法之熏染者,殆不一见。中日固勿论,彼素称独立之英美法系,亦难逃外……以是欧美诸国之法律学校,罗马法列为要科。苟从法学之价值观之,罗马法为治法者之基本学问”。材料表明

A.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统治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C.罗马法具有极高的法律价值

D.罗马法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5.“贵族在其居住的领地中为其家臣建立次级采邑。封建领主同天子的情感纽带是宗教性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减弱”。文中描述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欧的封建制

C.罗马的奴隶制

D.印度的种姓制

6.某一时期,欧洲各地开始出现一种团体,成员须学习古典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与人文学知识。后来,法学与医学逐渐成为重要学习科目。该团体当是

A.修

B.行会

C.等级会议

D.大学

7.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道: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由此,这位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

8.为参观“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展览,应参考的图书图书资料当是

甲:《诗经》、乙:《战国策》、丙:《史记》、丁:《汉书》

A.甲、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

9.左图中西夏政权位于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0.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种现象当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隋唐

D.宋朝

11.“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文中“世祖”是

A.秦始皇

B.李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2.“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史学家戴逸评价康乾盛世的主要视角应是

A.古今的历史变迁

B.政治经济的互动

C.中外的历史比较

D.民族意识的消长

13.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活字印刷

C.出版自由

D.书籍装订

14.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5.两汉期间,山东的邹、鲁流行一句俗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里的“经”

主要是指

A.医卜历算

B.诸子百家

C.诗书易礼

D.佛教经典

16.“动之(教育百姓)不以礼,未善也”当属于儒家学说的

A.礼

B.仁

C.义

D.德

17.“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文中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开通

D.马可波罗来华

18.“(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19.“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的是美国的

A.三权分立制

B.邦联制

C.君主立宪制

D.联邦制

20.“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21.法、俄两国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主张不同,但十九世纪末,两国却结成了同盟。其能够合作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势力扩张,法俄联合抵制

B.德国统一后,破坏原有均势,法俄合作抗衡

C.意大利统一,影响法俄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

D.美国强势崛起,危及法俄两国巴尔干的优势

22.统计显示:“从1820到1830年,(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B.工业革命的深入

C.农村疾病的流行

D.城市环境的改善

23.1906年,代表19世纪中期欧洲进步社会潮流的一份文献被节译成中文,文中最后有“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之句。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人人生而平等”

24.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实行实物配给制

B.***推行粮食税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D.***废除农业税

25.某报纸曾刊登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这则消息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

D.工厂规模不断膨胀

26.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这种全球扩张的强大动力是

A.自由竞争,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C.推销机器,抢夺资源

D.抢占领土,张扬国威

27.以下对反映历史题材的照片和绘画史料价值的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A.照片是科技产品,不会造假,是过去的真实翻版

B.绘画是画家所作,只要不虚构,便是过去的重现

C.照片和绘画若非为当时人留下的作品,都不可信

D.照片和绘画都不等于过去,而是通往过去的路径

28.1931某天,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等处”。日记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华北事变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我们有意去保护欧洲、防范共产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相信,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除非我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最可能是

A.巴黎

B.伦敦

C.柏林

D.纽约

30.“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法是从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在此意义上,所有存在之物均有自己的法。上帝有自己的法;物质世界有自己的法;……动物有自己的法;人也有自己的法”。说这番话的思想家最可能是

A.卢

B.狄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分值可能为0、1、3分。选出最佳一项。

31.《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使臣访问匈奴时,批评匈奴习俗贵壮贱老,所有食物由青壮者先食用;若兄弟去世时,需接收兄弟之妻为妻。匈奴接待者表示,青壮者必先吃饱,才能保护部落安全;要接收兄弟之妻,是为了避免孤儿寡妇流离失所,这些作法有实际的社会功能。对这段记载最为确切的理解是

A.汉朝与匈奴习俗的不同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B.汉与匈奴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生活习俗的差异

C.汉朝使者基于自身的文化立场对匈奴习俗有误解

D.这些匈奴习俗反映了该民族追求生存的功利倾向

32.“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

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

33.“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不同的文明在历史上具有相等的地位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融合借鉴

34.“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该材料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向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C.冲击了中世纪的王权

D.倡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

35.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所作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矛头指向我,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对此诗主旨理解最为深刻的是

A.纳粹对人民的迫害逐步加深

B.纳粹横行源于多数人的支持

C.人们的冷漠助长纳粹的暴行

D.纳粹有种族主义和反共倾向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和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美国)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1)公元1300年的欧洲比之于公元600年时有哪些方面的“大大不同”?(6分)

(2)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的技术和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比其他文明具有怎样的“决定性的优势”?(8分)

37.观察下列《宋朝海外贸易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归纳示意图中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3分)

(2)简要说明宋朝陆上丝绸之路的状况。(3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作用在于“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

。请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论证。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这次大萧条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崩溃,这也深刻反映出世界贸易的联系紧密以及相互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严重。经济崩溃的后果,尤其是各个国家对此做出的反应,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大萧条所具有的国际化特征,是所有国家试图消除大萧条带来的影响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为它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仅凭一个国家的政策不可能完全恢复经济繁荣”。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材料中的“大萧条”所指何事?(2分)各国又有哪些不同的反应?(2分)

(2)从“世界贸易的联系紧密”角度分析大萧条“国际化”特征产生的原因。(6分)

(3)“大萧条”暴露出世界贸易“国际化”的哪些问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所有国家”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8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英国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欧美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在政治领域里,英国走和平渐进改革的路,法国走暴力冲突革命的路,德国走一条人民革命失败、最终由旧统治者领导现代化的路。

……

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它的扩张性就表现得非常强烈。事实上,当现代化还在欧洲推进时,它的强制性就使欧洲国家一个个被迫接受了现代化,不得不跟在英国后面实行现代化。

……

现代化在各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但现代化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其过程也基本相像。它必须对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行调整,以确立(或接受)一个工业文明。

(1)概述英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4分)

(2)列举近代以来现代化“扩张性”的表现。(6分)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15分)

奉贤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为2分;31—35题为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B

D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B

C

C

B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B

C

B

D

A

C

D

得分

3分

1分

0分

31

B

C/D

A

32

B

A/D

C

33

B

A/D

C

34

A

B/C

D

35

C

A/D

B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3分。选出最佳一项。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1)政治:等级君主制代替封建等级制度;出现自治城市与领主斗争。(2分)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复兴。(2分)文化:世俗文化尤其是大学的兴起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2分)

(2)文艺复兴推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促成了新航路开辟,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早期殖民扩张为欧洲带来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原料和市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扫除了传统教会势力的阻碍和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8分)

37.(1)范围广,东至朝鲜日本,西及西亚、东北非沿海地区;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鼓励和支持海外贸易。(3分)

(2)处于阻断状态。(1分)西夏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2分)

38.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主考官不能随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决定被考者的仕途;科举制有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不得随意变更,具有“客观标准挑选人才”的特点。科举制向社会大众开放,使平民子弟也可通过科举进入社会上层,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也缓和了阶级对立,故科举制有“消融社会阶”的功能。科举制将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权威;科举制还将地方的知识分子纳入中央政权,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故科举制有利于“促进政治统一”。(9分)(组织分3分)。

39.(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2分)

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2分)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1分)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随着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狂潮的深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分)20世纪初,世界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2分)一战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

(3)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世界经济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的缺失。(2分)

解决:美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调控经济的方式走出危机,改变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机制,并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2分)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重建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有效克服了世界经济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缺失的问题。(4分)

40.(1)1***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先后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度,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4分)

(2)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但很快向欧美地区扩展,美、法等国也相继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相继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顺应了民主化的世界潮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6分)

(3)(15分)

评分项一:观点

答案l:能从现代化导致世界历史发展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观点

·现代化使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趋向一致,但各国的现代化方式各有不同。

答案2:能从现代化的扩张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观点。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

答案3:就现代化的内容提出观点

·现代化就是工业文明的拓展

答案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

评分项二: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典型史实来说明观点。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答案l:能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

一生热爱 2022-07-09 10:23:44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什么方向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陀螺经纬仪由陀螺仪和经纬仪两部分组成。经纬仪于1730年由英国人发明,经过金属经纬仪的漫长过程,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光学经纬仪,60年代以来进入电子经纬仪阶段,现已相当先进,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陀螺仪是陀螺经纬仪的主体,主导着整机的发展进程。
陀螺经纬仪按定向准确度可分为工程级和精密级。定向原理除了英美曾经用过的速度式外,一般都用摆式。陀螺仪和经纬仪整体使用,结合方式有下挂式和上架式两类。下挂式仪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精密级仪器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均属此类。
陀螺经纬仪的使用方式与构造特点有关。一般上架式仪器都用人工测法,下挂式仪器多用自动测法。自动测法仪器主要采用自动跟踪法、多点光电计时法和光电积分法观测。其中,光电积分法最为先进。人工测法主要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时间法、记时摆幅法和多点记时法观测。

罢了是什么意思

罢了,汉语词语,拼音是bà le,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出处:
1、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2、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说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我不说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4、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6、《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7、《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
9、《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0、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
1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12、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1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14、《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造句:
1、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3、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4、这道题很难吗?罢了。

搁浅的意思

搁浅,汉语词语,拼音为gē qiǎn,意思是船因水浅搁住不能动。也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顿。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盐船搁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
近义词:停止、停息、停留、中止、停顿、停滞。
反义词:沉没、漂浮、畅游。
用法:作动词,形容某件事暂时停顿。
例句: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
造句:
1、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2、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
3、我倚在时光的寂深处,想象爱情恒远的缠绵。所有的故事,潋滟成文字里的幽怨,搁浅在无眠的夜里。行走在文字里的眷恋,染透了葱翠的思念,漫过记忆的潮岸,荡漾成午夜里一道寂寞的风景。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意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当时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谐音“雪”)家,家产丰厚,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