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
泰山无字碑,究竟有没有字?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
泰山无字碑是泰山海拨最高石碑,立于泰山玉皇顶院门外南侧。
于玉皇顶内泰山极顶石等高。
重约十多吨。
也是泰山上朝代,功用,喻意争论最多的一块石碑。
在古代运立此碑的难度,在现在也是很难完成的。
据传说,泰山挑夫是在隆冬季节,在盘路上,用黄土垫平台阶后,洒水成冰,然后用人力绞磨,将石碑拖滑升高,一步步艰难的,运升至极顶立起。
应是举皇家之力之威才有的壮举。
千秋功过任评说,无字碑颂又天朝。
泰山主峰玉皇顶上的无字碑,确实非常的神秘,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立的,也没人知道是什么人立的,更不知道有什么作用,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石碑并不是泰山上的石头,而其重量却是埃及金字塔石头平均重量的数倍,究竟是怎么运上去并立起来的?该无字碑高6米、宽1.2米,厚0.9少,也就是6.48立方米。
按照花岗石密度1立方米约为3吨算,这块无字碑净重19.44吨,也就是19440公斤。
而修建埃及金字塔的平均石块约重为2.5吨,也就是2500公斤,最重的一块石头也仅有50000公斤。
但是,金字塔是在平地上修建的,而这块无字碑却是立在山项上的,以至少数千年前的条件,想要将如此重的一块石头运到山顶并立起来,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绝对称得上是一项浩大雄伟的工程。
同时,该石碑表面理粗,但细看其质却是如圭如玉,只是碑面并无一字。
不过,有突发奇想者,认为碑文就在石碑里面。
加之,泰山是华夏“五岳”之首,也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又称东岳,还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因此古代帝王大都比较崇拜泰山,并不断有人在泰山封禅、祭祀、建庙塑神及刻石题字,从而更增添了无字碑的神秘色彩。
目前,泰山上留下的古建筑群有20余处,碑碣石刻2200余处。
如此神秘的无字碑,自然引起了历史和考古界的研究与思考。
由于秦始皇曾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因此有人猜测是秦始皇所立。
但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曾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之事,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以此来看,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碑应该是刻有文字的,而并非无字碑。
对此,有人推测是长达2000年的风雨侵蚀,才让原有的文字风化剥落。
但是,考古界对该石碑研究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石碑上刻字,就算历经5000年以上的岁月侵蚀,也不会出现完全剥落的现象。
因此,可以确定不是秦始皇所立。
同时,也有人认为是汉武帝所立。
理由是《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来到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
确实曾令人在山顶立碑。
对此,清代顾炎武曾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认定这块无字碑就是汉武帝所立。
但是,又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果是汉武帝在泰山立碑,以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又怎么可能没有刻字,更不可能在《史记》和《汉书》中没有文辞的记载。
总之,由于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无字碑的谜团一直无法破解。
然而,令人更加疑惑的是,既然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泰山立碑,那么他们立的碑又为何不见踪迹呢?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则和泰山的无字碑没有半点关系。
因为,她的无字碑是立在陕西省乾县城北梁山上的乾陵。
据最新考古发现,武则天的无字碑阳面刻满了方格子,由上至下排列整齐,且每个方格的长为4厘米、宽5厘米,总计3300多个字格。
显然,这些方格是预留刻字用的。
但为何又成了无字碑呢?对此,史学界推测,武则天生前已撰写好碑文,并遗嘱儿子李显办理,只是重登皇位的李显对母亲心中还存有怨恨,而又有“子不言母丑”的古训,只好不褒不贬,这才未令人将“歌功颂德”的碑文刻上,以留待后人评说吧。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