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南宋还是北宋

成王败寇
精选回答

苏东坡是南宋还是北宋的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是南宋还是北宋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句话:胡吃海喝要人命啊。

特别是对当下注重健康的人们,对这句话应该有高度的认同吧。

但是,对于远在北宋的苏东坡来说,如果你跟他当面说这样的句,他一定会和你急不可。

因为美味对于苏东坡来说,是和他的诗词一样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咏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听听,能把猪肉写成这样的,可能在古代文坛上也是独一份吧。

苏东坡的一生跌宕起伏,他运气好的时候,按现代的话讲,担任过皇帝的生活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国家级院士,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件。

运气差的时候,他被贬为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者天边蛮荒小岛上的八品小官。

但无论是身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挡不住苏轼是天下第一吃货的本质。

他不但爱吃,而且还会品、还会做。

据说在中国菜的历史里,有 66 道菜受了苏东坡的影响。

苏东坡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因为途中受到好友的盛情款待,苏轼不受节制的大吃二喝,乐极生悲于常州病逝。

现在,就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时值炎暑季节,苏轼与当时的大书法家、画家米芾一道乘船游览名胜古迹。

当天烈日当头,酷暑难当,船舱中更是闷热不堪。

苏轼解衣露坐,贪风纳凉,同时大量饮用凉水。

到了半夜,他忽然拉起了肚子。

俗话说:好汉禁不起三泡稀,到了第二天,苏轼便是全身软弱乏力,疲惫不堪了。

要是换了别人,此时必定严格禁食肥腻,只喝些米汤或绿豆汤之类清淡食物,降降暑,养养胃,吃些清热解暑的药,然后卧床安心静养。

然而,苏轼素来喜欢服食温补药,竟然选用黄芪等药熬粥服食,致使暑邪无法及时排解。

雪上加霜的是,米芾在第三天设宴款待苏轼。

所办筵席十分丰盛,除了猪鸡鸭鱼等普通荤食外,还有其他山珍海味。

米芾素知苏轼能豪饮豪食,席间觥筹交错,只顾频频举杯不断劝酒敬菜。

殊不知此时苏轼已是病号,应当严格控制饮食。

苏轼当时胃口不好,食欲不佳,本不打算多吃,无奈盛情难却,生怕伤了老朋友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来一个舍命陪君子,勉强吞下不少酒肉肴馔。

苏轼赴宴之后,病情突然加重,拉肚子更加严重,止都止不住。

同时胸闷气胀,饮食不进,夜不能寐。

几天以后,全身高烧不退,牙齿间开始流血。

旁人一看,这绝对是上火的表现。

而更要命的是,苏轼还连续不断地服食信人参、茯苓和麦门冬等大补之药,凡胎肉体如何能承受住如此强烈的“大补”,导致苏轼病情进一步恶化,前后仅二十多天,一代文豪就此与世长辞了,时年66岁。

文章的最后,给能看到此文的朋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东坡肘子虽然解馋、东坡肉虽然美味,但不能贪吃噢!

苏东坡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嘉祐年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苏轼为宋代豪放派著名的词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有很大的影响,兼擅书法绘画。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他因病请老归田,病中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曾题诗曰: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公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一年的7月28日卒于常州,卒前嘱咐儿子不要哭泣,说自己一生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一代文豪也就这样走了!

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3-09-09 12:38:11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西门豹》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雪月是什么意思

雪月,汉语词语,拼音是xuě yuè,意思是指明月。雪和月。
释义:
1、明月。
出自唐代贾岛《酬胡遇》:“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2、雪和月。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造句:
1、透过书籍,人们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2、大理美景“风花雪月”一如其名,自是美不胜收。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有: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译文: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4、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文: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
译文: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10、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掌管大事的人一定要考虑到宏观的、长远的事情,而具体去实施的人却一定要清楚细节的、切近的事情。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代李白《上李邕》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3、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代李绅《答章孝标》

译文: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14、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译文: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杜荀鹤《小松》

译文: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归宿感什么意思?

归宿感的意思是回到家的感觉,家里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
归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sù,意思是意向所归;止宿;结果,结局;最终着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示例:宋·秦观《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张仪之所作是也。”
感是汉语一级字,读作gǎn或hàn,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动人心也”,由此引申出触碰、觉得、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等。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