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和人类相比胃病会更少吗

平镜海岸
精选回答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人类是反刍动物,那胃病患者数量是不是会大幅度减少?

哈哈哈,这个问题脑洞真的很大,要知道反刍动物和我们灵长类进化时间上分开至少是4000多万年了。不过嘛,既然是畅享,满足一下咱们单胃动物对于多胃动物的渴望,也是个不错的,所以咱今天就来开开反刍这个脑洞。

1、反刍动物的胃

说到反刍动物,我们首先要厘清楚的是:反刍动物的胃。

反刍动物一共有4个胃,按照从前到后,依次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不过,别看这些都叫胃,其实功能还是不一样的。

瘤胃的主要目的是短期存储食物,更像是食道的放大版,不过,这个胃有一点特殊之处,那就是瘤胃还有特有的微生物,因此可以对一些食物进行消化,这一步反而又有点像我们的肠道了,事实上,这些微生物是人类相对缺乏的,那就是能够消化各种纤维素之类的微生物。

越过瘤胃,就到了网胃(也叫蜂巢胃),顾名思义,这个胃是网状的,而其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过滤,通过网状结构可以把那些较大的植物碎块等拦下来,没办法,反刍动物吃东西的时候可谓是囫囵吞枣不挑食,所以容易带来难消化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瓣胃了,其实瓣胃更像是瘤胃的延续,在这一步,食物会进一步被磨碎,变成很细小的食物。

最后才来到了皱胃,而皱胃,更像我们人类的胃,消化液分泌后会进入皱胃,消化后到达肠道,因此也被称为“真胃”。

可见,反刍动物的胃,事实上是一个从粗加工、过滤、消化的车间,通过四步完成了人类真胃才能完成的动作,其实效率是很低下的。

2、反刍动物为什么会进化出这样的胃?

既然效率低下,为什么反刍动物却进化出这样的胃系统呢?这就不得说,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食物的消化主要分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前者是牙齿为主的咀嚼系统以及肠胃蠕动的磨碎过程,这一过程目的是让食物更细碎。而化学过程则是通过胃酸、消化液之类的将食物进一步进行化学分解最后才吸收。

然而,对反刍动物来说,日常的物理过程是种奢侈。反刍动物是草食性动物,因此可以说是食物链上的弱者,他们要面临着诸多猛兽的攻击,因此生活中,逃命是一个基本的日常。而短暂的停下来休整的时候,就要快速的吃草来填饱肚子。那么,这种情况下,咀嚼食物已经是一种奢侈了,他们的牙齿主要目的就是把草咬断,然后吞咽进去,这样快速地吃一顿,接下来开始继续躲避猛兽。直到找到了安全的地方,才能停下来,然后通过反刍的方式,把食物从胃里倒出来,交由牙齿来咀嚼磨碎才完成了物理消化过程。

可见,反刍动物的四个胃,其实是用来弥补吃饭的时候无法咀嚼的难题而进化出来的,毕竟牙齿可是人体最锋利的咀嚼利器。

3、人类的胃

因此,人类,其实是不需要四个胃的,我们日常享受美食,可不是狼吞虎咽,而是慢嚼细咽,因此给牙齿留了足够的时间去咀嚼,这样就降低了胃的负担。

事实上,有一个出乎不少人意料的事情,那就是,反刍动物的消化效率并不高,而肠胃病更是常见情况,有研究指出,在反刍动物内科疾病中,有47.2%的病是胃肠病,尤其是以前胃迟缓为主,这正是反刍动物物理消化过程不足造成的。

因此,对于咱们人类来说,没必要羡慕反刍动物的胃,他们是缺乏我们慢嚼细咽的这个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珍惜能够慢嚼细咽这种物理消化过程。

4、关于肠胃的问题

而日常中,不少人也会出现肠胃不舒服,这种情况下,其实改善肠胃情况的策略之一就是增加物理消化,那就是,慢嚼细咽,通过最坚硬的牙齿来将食物磨碎,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这是为肠胃减负的不二法则。

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摄入一定的纤维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胃的状况。

而在日常如果遇到普通的胃不舒服,那么还可以试试一些具有调理作用的成分。并且对食物的利用率也提高了。

而对于胃病患者来说,那就要找专门的调节药物了。最常见的胃问题是胃酸过多,这种情况下,需要抑制胃酸的成分,主要是用碱类物质来中和胃里的酸。

可见,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本身就有优秀的消化系统,并不需要额外地去用反刍动物的胃,此外还有很多养胃护胃的制剂来帮助我们调理胃部健康。

作风高深 2024-01-14 14:09:1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