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能对样样皆无兴趣
年轻时,人们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并加以追求,生命也活泼起来。步入中老年后,许多人因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开始对任何事物都兴趣缺缺,整个人变得死气沉沉,名正言顺地进入“衰老”状态。无动于衷是百病之始,自发地产生兴趣及有所追求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生理上有所限制,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启动这神奇的力量,让中老年的生活充实、愉快起来。
人类在精神上有一种非常神奇的能量,那是一种自发的,对感兴趣的事物从引动到有所追求的能力。它可以从“好奇及喜爱”开始,然后通过自己选择的各种方式,去做“接近、探索、了解”,最后,或会因此而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或一些实际成绩。甚至,就算不是因为答案或成绩也会去进行,因为那整个感到有趣的过程就很吸引他。他会兴致勃勃进入状态,也因此觉得愉快和满足。
这能量在年轻人身上最显见。因为年轻人懂得并不多,对一切仍带好奇。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所专注的价值、方向、焦点都渐渐建立了,他或她就会从年轻的趣味圈里转移兴趣。及至人渐渐步入中老年,生理上不再如往昔旺盛,很多人也就以此认定自己正在名正言顺步入衰老,更认为老年人的“兴趣缺缺”是一种理所当然发展状态。
事实上,这其中是一种连锁状态。这是生理与心情在互相循环影响。它可以是精力衰退使到人对一切渐无兴趣,但同时也因为是人开始对一切渐无兴趣而使到自己精神益发不振。
记住,不能对样样皆无兴趣。这是绝对严重的事。
有些人是因为中年时受到自己专业与生活范围所影响,并没有把自己感到能有兴趣的圈子真正打开。
另些情况是设防。一些中年人奋斗一生,多少有自己智慧成绩的累积,而当他步入年老时,却发现自己跟着重于年轻实力发展的社会主流价值已很难协调,他开始从失落的心情转移为设防。而设防久了就是脱节,在长期脱节之下,封闭自己就是唯一态度。
无论是缺乏兴趣的建立,或是由于设防而封闭,一个人对样样事物了无兴趣地活着,就如一棵精神大树上开始出现枝桠萎靡病变的征兆,情况如恶化,整棵树就死气沉沉,很快就完全枯萎。
因为那一点自发的,对感兴趣的事物从引动到有所追求的能力,就是一份能使生命活泼起来的能量。
1.回溯自己年轻时的追求热情
比起开发新兴趣,这对人们来说,还算比较熟悉的一份热情。就算这时在实践上已有生理障碍,但你仍能为自己年轻时的兴趣发挥其他方面的能量:比方说一生醉心芭蕾,其实,能不能跳并不是问题,从欣赏观摩,关注信息,甚至自行收集、剪辑与芭蕾有关的个人心得图文结集,那也是一个养心养性并养着活力的项目。从小对电影有兴趣?大可以利用乐龄时光去网上搜集与观看自己错过的或一直只是耳闻而心里向往的电影。而每个人肯定都会有一些感兴趣的项目,从来对一切没兴趣的人,缺乏生命力,恹恹麻木其实也很少能活至乐龄。
2.进行寻求的乐趣,从一处引导自己到另一处
就比如你不能说到网上搜集电影没兴趣,因为人的生活总会一处环扣衔接着另处环扣,这其实是人类生活文明的特征,因此你或许也能从一处的兴趣引导自己到另一处的兴趣上去。虽然缓慢,但你会因发现自己还能给自己引动某个兴趣而感到欣慰。
人无法不老,但生命的情绪不能叫停,无动于衷是百病之始,其实,步入中老年倒是时间多了,价值规范较看淡了,各样心情也都稀薄得多了,这境况其实就更像小孩,因此记住,只要维持营养健康与生活节奏,这时期的你反而比更多人有条件去进行寻求的乐趣。
3.别过于拘泥自己兴趣的价值评价
兴趣就是兴趣。你要这个兴趣是因为你要自己一颗心再被撩动起来。这年代其实没有谁能规范你心理年龄的价值,而是你自己用对生命的坦诚来决定。当你认为我虽为乐龄但我仍喜欢这样或我仍对这个大感兴趣,那为什么不?
心情要活起来,搅起来,尤其是这时步入中老年的乐龄新一代,因为科技的发达,社会虽老化,但同时老年健康也逐渐青春化了,以后的乐龄时段肯定会因种种科技而延长,这时先为自己开发兴趣计划,心情能有所寄托,就能更充实和愉快起来。
一个人对样样事物了无兴趣地活着,就如一棵精神大树上开始出现枝桠萎靡病变的征兆,情况如恶化,整棵树就死气沉沉,很快就完全枯萎。
因为那一点自发的,对感兴趣的事物从引动到有所追求的能力,就是一份能使生命活泼起来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