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竹筒

笑望人非 乐器种类
精选回答

基诺竹筒,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
在祖国西南边陲景洪县的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清初文献记载为“攸乐”。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布姑〕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米。布姑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
〔切克〕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厘米~6厘米(图4),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捕猎到山羊、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敲击竹筒上部。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
竹筒与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
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基诺族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p#分页标题#e#

华丽乐章 2023-08-13 14:35:53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出自唐·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刘禹锡的这首诗历来被称为咏洞庭君山诗的杰作。烟波浩渺,一岛浮翠,如果说明湖如画,那么君山实在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此诗写洞庭湖月夜之美,澄澈的湖水与皎皎秋月的素光交相映辉,进而将洞庭湖比作银盘,而将君山说成是置于这个银盘上的青螺杯。
洞庭湖和君山都是十分壮观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却变成了案上的杯盘,可以体味出诗人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诗思的旷大,而闲闲写来,妙喻天成,不仅在于诗人功力的深厚,更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诗人对描写对象的独特感受。

蜀道难 李白全诗

李白的《蜀道难》全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节选:
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劳地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低伏的意思是什么

“低伏”的意思是处于低下的地位、屈服、顺从。“低伏”读音为dī fú,意同“伏低”,出自元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
“低伏”造句:
1、一道强猛的气息如飓风一般扫过两界原前得战场,野草低伏,万物寂声。
2、孩子们低伏的头颅,磬折的膝盖,汇成扭曲的海洋。
3、初秋的赤水河迎着西边的红日,河水透出一分璀璨的妖艳,浅草低伏着像被折弯了腰。
4、对万秀来说,那半柱香便是平生中燃的最快的一次,抬头见林剑澜坐在地上,头低低伏在胳膊上看不见表情,更加觉得心碎肠断。
5、她扑通一声向着对方跪下去,将头低伏地面不起。

普希金代表作

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颂》、《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尉的女儿》。
1、《自由颂》是普希金第一篇歌颂自由的诗篇,是他较早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反专制的檄文,也是他遭到流放的原因。该诗是在尼古拉·屠格涅夫家写成的,他家住在保罗一世遇难的米歇尔王宫的对面,能看见保罗一世遇难的宫殿,因而对宫廷阴谋写得有声有色。
2、《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普希金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3、《黑桃皇后》开辟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罪与罚的宗教神话主题的先河,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始宗教神话的正义审判观。普希金借助对被得堡上流社会日常生活的描述,旨在通过幻想和梦境等艺术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背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可见的、充满毁灭的力量,营造一种神秘、离奇、奇异、具有现代神话特征的超验的世界。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并且因它亲切和蔼的口气让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
5、《上尉的女儿》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历史题材小说。历史上,贵族社会和沙皇政府一贯丑化普加乔夫,把他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强盗,而普希金却怀抱琵琶另弹别调,把他塑造成一位机智勇敢、乐观豪迈、胸怀远大理想而又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领袖,同时在作品中生动地展示了这场运动波澜壮阔的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表达了作家对封建压迫下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农奴制度与专利统治的深刻批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