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什么体

从容
精选回答

《战国策》是讲什么的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题的史学著作,主要记载着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一些事,最主要的是各国的游说之仕,纵横家的言论策略,显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特点。

我们课本上所学过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唐睢不辱使命》等。

这个题目,最简约的回答——《战国策》是讲战国的。

再说详细点儿——《战国策》的书名,是西汉末年刘向起的,书也是他编的。

刘向,原名“更生”,是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7年。

汉宣帝时,刘向任谏大夫;元帝朝,任宗正;成帝即位,得到重用,改名“向”,任光禄大夫。

任上,刘向奉诏校书,下了很大功夫,出了不少成果,这些就不去多说了。

其间,他发现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说辞的“写本”,据说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不同名称,作者不详。

有人推测为蒯通。

刘向据此“写本”,依其“国别”,以时间“编次”,得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不必解释了。

“策”,本义同“册”。

《礼仪.聘礼》注:“策,简也”,连编诸简谓之策,就是把竹简连编成书。

这么说,《战国策》就是“战国之书”。

不过,“策”,又是一种文体,是对君王提出问题的“应对之策”,因为战国“纵横家”们游说诸侯,刘向发现的是这些人的“说辞”,这里的“策”,也包含“应对策”之义。

《尚书.多士》云:“为殷先人,有典有册”。

“典册”含有“史书”之义。

《战国策》,亦有此义,只是与《春秋》《太史公书》等编年史书和纪传体史书相区别而已。

《战国策》的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

后人将其列为460章,亦有分为497章。

书中所记史事,起于公元前490年“知伯灭范”、“中行氏”(见《赵策一》),迄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记录了这270年间的重要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至现代,意见比较一致地认为,此书中记载,大体可分作两类——一类,是早期作品说辞,总体符合历史事实,史料价值较高,书中许多中短篇说辞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是晚出的拟作,拟作者对史事真相已很茫然,其中许多都是托喻之言,虚构之事,书中许多长篇说辞属于这一类。

东汉,人们已在认真研究《战国策》。

高诱,是东汉研究《战国策》的佼佼者,为书作序作注。

此本隋代已残缺不全,今仅存10篇。

北宋,曾巩对残缺不全的《战国策》做了补校。

南宋初年,曾巩的补校本演变为两个版本——一种,剡川(今浙江嵊县)姚宏续校,忠于原作,今通称姚本。

同时,缙云(今浙江缙云)鲍彪亦作注,但改动原文,重新编次。

至元,吴师道对鲍本释疑解滞,订误补缺,今通称鲍吴本。

目前所见的《战国策》,多以“姚本”为底本,汇集鲍吴注文于内,并将清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内容集入,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之本。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从中整理出一部和《战国策》很类似的书,整理者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此帛书共27章,有11章收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其余16章为首次发现,可知当时此类“策书”有不少流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战国策》,亦收录了上述帛书译文。

《战国策》内容来说,刘向《战国策书录》概括得不错。

其云——“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故孟子、荀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在社会剧烈变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战国策》充分表现了那些“游说权谋之徒”的思想特色。

一是宣传“重士”思想;二是推举“崇实尚利”观念;三是强调“重权借”“尚时势”理论。

这里面,既记载了坚持道义大义凛然之士,也宣扬了不顾信义只为名势之徒;既赞扬不畏强暴的耿介精神,又推崇唯利是图的投机技巧;既歌颂赵武灵王那种富有革新精神的诸侯,又揭露“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贵族的腐败。

总之,儒道法名,诸子集陈,倒是体现了战国百家并存的时代特征。

《战国策》除有重要史料价值,亦有很高文学成就。

尤擅论说;善作比喻;恣肆驰骋;文辞富丽。

就不多说了,多篇被选入课文,就是最好证明。

海以南不再蓝 2023-09-02 15:24:20

相关推荐

比亚迪生产基地 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

比亚迪生产基地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比亚迪生产基地比亚迪生产基地有哪些1、比亚迪生产基地在中国的西安、上海、北京、商洛、惠州、韶关、长沙、宁波、深圳。2、比亚迪生产基地有西安、上海、北...
展开详情

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 昆明市常务副市长

小然给大家谈谈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以及昆明市常务副市长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昆明市常务副市长1、第一条u3000为了促进和保障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可...
展开详情

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标志)

汉语被列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消息传遍网络,许多国人因此而自豪不已。但事实上,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官方媒体证实的“假消息”。汉语使用人数:汉语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并不能称为所谓“...
展开详情

电子小报模板 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

小天给大家谈谈电子小报模板,以及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1、求军训电子小报模板军训必需品:1电风扇(一定要带,千万要带,不带必死---热死的,民生之所需)2毛巾杯...
展开详情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 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怡怡今天给分享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1、;很多网友想了解2...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上坡路难走诗句励志

指上坡路难走的诗句励志:
1、屈原(先秦)《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2、李白(唐代)《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李白(唐代)《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汉字是音节文字吗

汉字是音节文字,音节文字(Syllabary)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代表性的有日语的假名。像假名一样并非音素的组合,各音节有独自形状的音节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稀少的。
元音区别:
两个音节如果有相同的声母,元音附标文字将有相同的基字,通过不同的附标表示音节内有不同的韵母;而音节文字则无相同符号。比如音节(ka)、(ki),日文片假名写作カ、キ两个截然不同的字符,所以算音节文字,而印地语写作क、कि,都有共同的基字क,所以算元音附标文字。
音素区别:
韩文(谚文)将表示音素的字母按音节组合起来写成一个方块字,但其实它并不属于学术定义上的音节文字,而和拉丁字母一样属于全音素文字,只不过它的字母排列不是线形拼写,而是依照音节块形拼写而已。

高考报名只能在电脑上报吗

高考填报志愿在手机上填和电脑上都可以。但是手机上填容易出现乱码,造成填报错误。电脑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因为用手机填报志愿,系统不同,容易造成填报错误,为了更为直观方便的进行志愿填报建议还是使用电脑。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慎重考虑并准确填报志愿预填表。考生可运用“志愿辅助系统”生成夏季高考平行志愿的志愿预填表。
2、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任何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出自先秦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原文节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