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有什么用

浮云过影
精选回答

唐诗宋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必学科目,在宋词的学习中,我们能接触到词牌名,词牌名没有特殊含义,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词牌大致有三种来历,一是原本就是乐曲的名称,二是取第一首该格式词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字作为词牌,三是词牌本就是词的题目。

词牌名有什么用

古代诗词中的词牌名有定义词格式与声律的作用。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长相思的词牌格律是什么

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以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其馀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如冯延巳词之“红满枝,绿满枝”、“忆归期,数归期”,张辑词之“山无情,水无情”、“拟行行,重行行”皆照此填。

变体一,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以白居易《长相思·深画眉》为代表。此词后段起句不用韵。如李煜词之“菊花开,菊花残”、欧阳修词之“长江东,长江西”皆照此填。

变体二,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为代表。此词前后段起叠用“长相思”四句,又与各家不同。

变体三,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以欧阳修《相思令·蘋满溪》为代表。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不作叠韵,如周邦彦词之“沙棠舟,小棹游”、“烟云愁,箫鼓休”,万俟咏词之“一声声,一更更”、“梦难成,恨难平”,曾觌词之“清夜长,泛玉觞”、“围艳妆,留醉乡”,俱照此填。

变体四,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以刘光祖《相思令·玉尊凉》为代表。此词后段平韵另换,与各家异。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长相思·汴水流》

中中平,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长相思·深画眉》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中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萧萧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长相思·长相思》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长相思,长相思。欲反相思说与谁,浅情人不知。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相思令·蘋满溪》

中中平,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中中平,中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烟霏霏,雨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鸦相对飞。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相思令·玉尊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玉尊凉,玉人凉。若听离歌须断肠,休疑成鬓霜。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

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

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是有联系的。在古代文学中,词牌名是指词曲的名称,通常由两个字组成,例如《浪淘沙》、《长相思》等。词牌名不仅是词曲的标识,也是词曲的基础和灵感来源。因此,词牌名和词的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词牌名可以为词曲的创作提供灵感和方向。不同的词牌名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主题,可以激发词人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例如,《浪淘沙》词牌名所代表的是江南水乡的风景和人文气息,因此创作的词曲往往涉及到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人情世故和爱情故事等。

其次,词牌名还可以影响词曲的形式和风格。不同的词牌名有着不同的韵律和音调,因此创作的词曲也会受到词牌名的影响。例如,《长相思》词牌名的韵律较为缓慢、抒情,因此创作的词曲往往具有深情、悲凉的风格。

最后,词牌名还可以为词曲的传播和流传提供便利。在古代,词曲的传播和流传通常是通过吟唱和传唱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词牌名具有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可以方便人们记忆和传唱,从而推广和流传词曲。

总之,词牌名和词的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词牌名不仅是词曲的标识,也是词曲的基础和灵感来源,可以为词曲的创作提供灵感和方向,影响词曲的形式和风格,为词曲的传播和流传提供便利。

吞咽沧桑 2024-06-11 16:04:22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题目内容: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最佳答案:B答案解...
展开详情

下列属于自爱的是()①珍爱生命 ②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悦纳并完善自己 ④认识自己的

题目内容:下列属于自爱的是()①珍爱生命②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③悦纳并完善自己④认识自己的发展潜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自爱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所以①②③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