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碎片化”追剧带偏创作

终于笑醒
精选回答

【见仁见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观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通过以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追剧的现象,在年轻观众群体中越来越普遍。无须整块时间,不用连续观剧,只要在相关平台搜索剧集话题关键词,或者关注一些影视知名账号,观众们就可以把新播剧集的“名场面”一网打尽。更有甚者,会选择观看“一分钟看全集”的视频剪辑,把整集情节囫囵吞下。

在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大背景下,观众利用碎片时间看剧、谈剧,本来再自然不过。但当“碎片化”追剧取代了影视作品观赏,让“速食”成为常态时,这种观看习惯就值得警惕了。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虽然从传播过程来看,“碎片化”追剧是在接收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其根本原因并不都在观众这一端。大部分观众最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没有艺术鉴赏力,也不是没有耐心追剧,而是在曾经“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害怕在一部“注水剧”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选择通过图文信息和短视频撷取“精华”,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速食”习惯。

在观众这种“速食”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经济”和剧集宣传方的营销手法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热播剧中的精彩桥段、金句台词是吸引用户的天然磁石,截取、上传再加上一些噱头式的标签,便可轻松收获大量关注。部分剧集宣传方也看中了“碎片化”传播覆盖面广、下沉度高、引流能力强的优势,主动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传剧集相关短视频,甚至做了分门别类的细分服务。比如,某部热播都市话题剧在抖音平台的官方账号上,就分出了金句、段子、情感戏等不同合集,每一集的相关桥段都会被收录其中,完美服务了习惯“碎片化”追剧的观众们。

表面上看,“碎片化”追剧让观众节约了时间,令网站收获了流量,为剧集揽收了话题热度,是个顺应潮流的“三赢”选择。但事实上,这种“速食”习惯对电视剧作品质量、观众媒介素养乃至整体创作环境,都造成了隐形却又巨大的伤害。在碎片化的短视频中,人物的性格与心理逻辑被简化为“人设”,冲突的发展与激化被精简为“名场面”,情节的跌宕起伏被浓缩为“反转”。观众看似看懂了剧情,但作品的节奏被破坏了,人物的意味消散了,价值和意义的输出也沦为了口号。

更进一步说,当观众丧失了连续观看的耐心,当充斥网端的都是断章取义的片段,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完整性应当如何传达?当被片面解读的碎片化段落插着道德义愤的翅膀深入人心,还如何保证舆情和作品表达的一致性?当电视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碎片化”追剧习惯的影响下审美心理日渐浮躁,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创作生态又如何为继?

电视剧既是文化产品又是艺术作品,既要实现传播的经济循环,又要保证意义循环的畅通。“碎片化”追剧是对经济循环的疏通,却也堵塞了意义循环的要道。

在艺术生产中,创作与接受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的,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更是如此。在图文和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中,拥有火爆、刺激的话题,追求单点突破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广泛讨论。这种媒介偏好已经对当下电视剧创作的美学倾向产生了影响。比如在都市剧中,以性别冲突、代际冲突为代表的争议性话题,成为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但很多作品中的话题是策划出来的,人物浅显、背景虚化、冲突悬浮。这样的“话题”除了能挑起观众的情绪,为“碎片化”传播提供更多燃料,并没有太多艺术意味和审美价值。

任何艺术形式的受众都靠作品来培养。如果说“碎片化”追剧是“注水剧”盛行的后遗症,那在现实主义与精品化复归的新趋势下,创作者就不应再被这种畸形的接受方式牵着走。归根到底,只有回归常识、涵养品质,才能成就经典。

玫瑰 2024-04-11 15:21:55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什么

“慎终追远”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èn zhōng zhuī yuǎn,意思是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造句:
一、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二、尽孝不单是父母在世时的事,还要做到慎终追远。
三、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四、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五、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和平共处的心境、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引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原文节选: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并选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6版)第17课(2017年,由于教材课文调整,本文的课数上调为第17课)。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动物心理学家、鸟类学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经常被认作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他开发了从一个早期世代开始的一种方法,从他的老师奥斯卡·海因罗斯·洛伦茨处学习了本能行为,并在部分鸟类(特别是灰泥鹅、寒鸦和家鹅)中使用。他也再发现了原则印(最初描述源自于道格拉斯·斯伯丁)在行为讨厌的鸟上。

被公认的四大千古一帝

我国历史上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
1、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3、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4、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什么意思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的意思是: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出自毛泽东的《四言诗·祭母文》: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译文:
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热情,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遗憾,必补上遗憾之处。
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
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
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具有撼人心魄之艺术感染力。
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毛泽东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