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环保的英语高考作文多说些该怎么做的

生命要继续 商务英语考试
精选回答

材料作文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却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因为成功了如果骄傲起来,必然导致失败。
有人说:骄傲使人落后。有人却说,骄傲使人进步,因为骄傲是自信的表现,它能促使人们奋发向上。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也好,说“骄傲使人进步”也罢,都是在不盲从人家观点的基础上将“琵琶”“反弹”出了新意。
请你运用这种“反弹琵琶”的手法,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标题自拟,不得抄袭。
〖一语破的〗
所谓“反弹琵琶”,说白了就是“唱反调”。“反调”好唱,能让人觉得“反调”唱得“有理”却难。因此,在“唱反调”的基础上,应该尽量使“反调”能自圆其说。这是写好此文的关键。
〖素材超市〗
1、 谦虚并不总使人进步,有时也使人落后;而骄傲未必都使人落后,有时也使人进步。
——唐世文《“骄傲”使人进步》
2、西方的格言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有了一点成绩,鼓励;再有一点进步,再鼓励。对于孩子来说,“骄傲”也会使人进步。
——唐世文《“骄傲”使人进步》
3、在中国有这么一句谚语:“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思想观念,给中国的读书人和知识界以长期而且强烈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把动手看作不光彩的事情,耻于动手。
现在,中国正在学习西方努力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几千年培养起来的“君子动口,小人动手”的观念根深蒂固,轻视动手的传统,至今还残留在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能否确立起中国将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这和现在的小学生能否养成喜欢动手的习惯,能否彻底消灭轻视动手的心理直接相关。
——孙观汉《“君子不动手”的哲学》
4、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一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丧失了长大成人的权利。
——兴舒《再给孩子一次失败的机会》
5、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狼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6、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7、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豪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思路突破〗
(思路设计一)从俗话“有志者事竟成”中引出“反调”:“有志者事未必成。”并通过事例分析与名言引用来论证只有把远大理想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事”才有可能“成”。
(思路设计二)从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歌《好汉歌》的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引出“反调”:“该出手时不出手。”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证有的人见义勇为却打死了人,触犯了法律,好心却办成了坏事。进而阐明加强法制观念,在“动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思路设计三)从《荀子·劝学篇》的名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引出“反调”:“锲而不舍未必金石可镂。”并且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如果不注意“刻”的方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是永远也达不到“金石可镂”的目的的。进而得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加科学的“刻”的方法,才有可能刻穿金石的结论。
(思路设计四)从《国语》“勾践灭吴”的记载对勾践的肯定中引出“反调”:勾践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暴君”。后者可以从他逼死文种、逼走范蠡的举动中得到证明。
〖精品走廊〗
范文1
成功未必真豪杰
——从《勾践灭吴》说开去
《国语》中的勾践,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人们称道他,不仅因为他胸怀大志,在越国灭亡之后,卧薪尝胆,默默地做着复国的准备工作。而且因为他在与吴王争霸的过程中,笑到了最后,把吴国给灭了,取得了争霸事业的成功。后者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中国人论历史和历史人物,向来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文学与出汗》)即便你生来就是一个市井无赖,然而当你“抢得了天下”,坐稳了皇上的宝座之后,人们尤其是所谓的“历史学家”就对你另眼相看了。你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就被树了起来。反之,即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然而当你“抢不到天下”,并且英雄走到末路的时候,人们尤其是那些“历史学家”就会很自然地将你打入另册,你不是“流寇”就是“土匪”了。
中国人的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就拿勾践来说吧,他卧薪尝胆,灭了吴国,这些功劳自然不能抹杀。然而,就以这些所谓的“成功”给他树起“英雄豪杰”的牌坊,那就荒唐至极了。只要我们的目光稍微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移开,看一看他在灭吴之后逼死功臣文种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的心胸狭隘的“小人”。还好范蠡早就认清了他的这一“小人”本性,在灭吴之后及时地退隐从商,才避免了文种同样的命运。从这一点看起来,勾践即使是“英雄豪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至少要打一半的折扣。
中国历史的“成败论”,不仅造就了勾践这样一个“半英雄”,而且造就了刘邦这样一个“伪豪杰”。刘邦是一个品行极为恶劣的市井无赖,在沛县起兵之前,他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已,喝酒不给钱,欠债还抵赖。然而因为他在楚汉战争中用阴谋诡计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小时候的劣迹在历史中也就一笔勾销了。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这样的荒谬绝伦。
成功未必真豪杰,而在失败者中却有许多的真丈夫。在这方面项羽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项羽不仅有超群的武功,“力拔山兮气盖世”,而且非常讲究朋友之间的义气。在鸿门宴上他放弃了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就是因为他看重与刘邦一道起兵反秦的患难情谊,不忍手足相残。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真豪杰,却因为最后败给了刘邦,而为“历史学家”们所不齿。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以成败论英雄。
[点评]
首先,该文针对中国历史观中的“以成败论英雄”的弊端,极为鲜明地提出了“成功未必真豪杰”的观点,符合了“反弹琵琶”的要求,在立论上具有创新意义。
作为议论文,本文开头摆出观点的部分显得烦冗了些,但这是有意的烦冗,目的在于为后文的举例分析奠定基础。“抢得天下的”指下文的刘邦,“抢不到天下的”自然指下文的项羽了。
文中所举的三个事例(勾践、刘邦和项羽)形成了两反一正的关系。通过这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必要性。
范文2
父母“狠心”意味长
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领着步履蹒跚的孩子在学步。突然,孩子摔倒了,就哭着赖在地上不起来,想让父母过去扶他一把。年轻夫妇却不为所动,笑眯眯地对着孩子说:“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对年轻夫妇对孩子够“狠心”的。然而在我看来,在这“狠心”的背后,却隐含着父母期望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良苦用心。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不摔几个跟头,难免不受几次挫折,难免不交几回厄运。做父母的首先要让孩子坦然地面对这一切。莎士比亚说:“什么都比不上厄运更能磨练人的德性。”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摔几个跟头,受几次挫折,甚至交几回厄运,这都没有什么。相反,它们却是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承受能力的绝好机会。如果连几个跟头、几次挫折、几回厄运也承受不了,长大了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年轻父母的“狠心”中传达出来的第一层意思是:在学步的过程中,难免要摔倒。摔倒没什么了不起的。多摔几个跟头,你才能从中体会出人生道路的艰辛,从而坦然地面对它。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借助一些外界的客观条件,如父母的支持,朋友的帮助,师长的援手等等。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当孩子或摔倒在地或碰到困难或遇到挫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新站起,来战胜困难,来化解挫折,“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如果摔倒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扶我起来上,事事都依赖别人,长大了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年轻父母的“狠心“中传达出来的第二层意思是:摔倒了,就要凭自己的努力爬起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多爬几次,你就能知道如何凭自己的力量爬起来了,就知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更多的“好心”的父母,他们极力为孩子营造优裕的生活环境,有些本该由孩子自己办理的事情,做父母的也全给“包办”了。把孩子养得如“温室中的弱苗”,使孩子产生了事事依赖别人(在家里依赖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在社会依赖朋友)的惰性。其对孩子成长的危害,实在不可小视。
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狠心”的父母,少一些“好心”的家长。
[点评]
孩子摔倒了,做父母的不去扶他,却要他自己站起来,对于这样的父母应该怎样评价?一般的评价是“狠心”。然而作者却与这种评价唱起了反调,认为这是父母期望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良苦用心所在。这与“反弹琵琶”的要求是相符的。
文章议论的重点放在对父母的“狠心”的意味的揭示上,并且从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两个层面加以分析探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逐层深入的逻辑联系。
把“狠心”的父母与现实中的“好心”的父母对照起来写,分析“好心”父母所为的危害,这绝不是闲笔,而是出于议论的深刻性的精心的设计。有了它,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就更强了。

初夏的雨 2023-02-11 13:28:02

相关推荐

工程地质勘查专升本要求是什么

工程地质勘查专升本要求是什么专升本是中国专科学生升本科考试的简称,是国家认可专科层次学生升本科学校或者专业继续学习的考试制度。根据招收对象不同及社会认知,专升本考试可粗分为国家统招专升本和‘社会专升本’。所谓社...
展开详情

在职学历提升有哪些方式

在职学历提升有哪些方式在职学历提升有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开放大学等4种成人高等教育方式,可报考高起本、高起专、专升本(本科第二学历)这三种学历层次,获得专科或本科文凭;也可以在获得专科毕业文凭后录取前具有至少...
展开详情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升本可报哪些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升本可报哪些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热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新能源等方向。热力发电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热力发电相关的知识技能,空调制冷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空调、冷库相关的知识技能,内...
展开详情

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成人专升本自考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公共课考3~5门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专业课考8~10门根据报...
展开详情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升本要什么条件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安全技术与管理培养掌握安全技术管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安全设计、评价、监督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掌握安全生产技术能力;掌握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事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泉思如涌还是思如泉涌

是思如泉涌。
思如泉涌,汉语成语,拼音是sī rú quán yǒng,意思是才思像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旧唐书·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造句:
1、文章的得意之处,必是思如泉涌时而作,而搜索枯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对文章进行编辑可以在最后进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思如泉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近义词:才思泉涌、文思如泉。

衣是独体字结构吗

“衣”是独体字结构,读作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衣”的出处:
1、《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3、《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衣”造句:
1、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2、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3、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4、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5、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怎么写诗押韵

写诗押韵的方法:
一、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二、押韵区别:
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有: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李清照《丑奴儿》
3、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李延年歌》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李白《西施》
6、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