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巴中学届高三历史周考

时光教会你看清每个人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覃巴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本文简介:覃巴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2)1、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覃巴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本文内容:

覃巴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2)

1、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

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13、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服从中央***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

中央***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4、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

)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15、“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君主***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

1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7、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18、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19、《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D.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20、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21、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D.连续性

22、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3、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52分)

38、“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10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8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8分)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奋好殖,以故富庶。

……如华亭相(徐阶)再为,多蓄织妇,岁计所织,与市为贾。

——【明】余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白居易的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8分)

(2)据材料二,明代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反映了明代社会经济的什么特点?(6分)

(3)材料三、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的。你怎样评价上述两种看法。(12分)

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2)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选择题(48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二、非选择题(52分)

38、(1)

(2)

(3)

39、(1)

(2)

(3)

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2)参考答案

12--16

CBCAA

17--21CBDDC

22--23DD

38、

(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4分)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分)。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历朝基本沿用了此制度。(4分)

(2)“上”是指秦始皇。(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2分)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4分)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6分,只回答制度给1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

39、

(1)小农经济(自然经济)(2分);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规范,自给自足。(6分)

(2)经营工商业。(2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某些方面已突破小农经济的束缚。(4分)

(3)材料三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3分)

材料四认为工商皆本。(3分)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在封建社会的前期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分)

但到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工商皆本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趋势(2分)

5

风雨哈佛路 2022-07-20 22:30:05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ch是声母还是韵母

ch是声母。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c、s、y、w。
韵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

戴的偏旁是什么偏旁

“戴”的偏旁是戈,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等处;也引申为“尊崇、爱戴”;还有“竖立”;“正对”等意思。
出处:
1、《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2、《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戴盆难与望天兼。”
3、《东京赋》:“戴金钲而建黄钺。”
造句:
1、我们的老校长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衷心爱戴。
2、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3、他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爱戴他是理所当然的。
4、他无私无畏,一身正气,深受人民的爱戴。
5、张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爱戴的老教师。
6、从小到大,对您的感情永远是敬仰与爱戴。
7、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师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关于鲁迅的对联

关于鲁迅的对联有:
1、上联:一生反封帝。下联:至死不宽容。
2、上联:一生不曾屈服。下联:临死还要斗争。
3、上联:平生功业尤拉化。下联:旷代文章数阿Q。
4、上联:返国空余挂墓剑。下联:斫泥难觅运风斤。
5、上联:一代高文树新帜。下联:千秋孤痛托遗言。
6、上联:侠骨柔肠,横眉俯首。下联: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7、上联:救亡阵线中,失一重镇。下联:学术思想界,见此完人。
8、上联: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下联: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
9、上联:笔耕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下联:墨洒长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一个人自愈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自愈”意思是独自一个人治愈内心伤痛,没有人帮助。比喻什么事情都一个人,体现了生活的无助和无可奈何,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要抬头挺胸站起来,不被困难打倒。
出自现代短语。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
人:
1、某人,某种人,某些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人才,杰出人物。出自《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3、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出自《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自愈:疾病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如:因为落枕是急性起病,仅为单纯性肌肉痉挛,本身有自愈的趋向。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