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中年过去就是老年 高考英语
精选回答

2022年高考英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和复习备考实际,深化基础性,考查关键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工作,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1.1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英语科试卷所选语篇弘扬爱国主义,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
全国甲卷语法填空语篇报道一位盲人徒步穿越古丝绸之路并沿途做环保的经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全国乙卷语法填空语篇介绍联合国设立中国茶文化节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宣传中国茶文化;新高考I卷语法填空语篇报道中国设立大熊猫保护国家公园的情况,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这些语篇和情境通过讲述中国故事,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2 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夯实全面发展基础
英语科试卷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选材,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机融合。
在体育融入试题方面:全国甲卷听力题包含对一位短跑运动员的采访材料;全国乙卷短文改错题选取自行车运动有利身体健康和环保的内容;新高考I卷听力题选取一段在运动俱乐部讲话的材料,阅读题选取如何找到合适的健身伙伴的语篇;新高考II卷阅读题选取运动促进心脏健康的语篇,写作题选取一名残疾学生积极参加跑步比赛的语篇。这些语篇和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提高运动意识,保持身心健康。
在美育融入试题方面:全国甲卷听力题选取一位艺术鉴赏家谈论自己经历的材料,阅读题选取介绍英国卡迪夫市艺术剧院的语篇;全国乙卷阅读题选取介绍苏格兰画家Henry Raeburn画展信息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在劳动教育融入试题方面:各套试卷的语篇包含了山区支教、烹饪、做家务等信息,涉及多种工作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劳动精神。
1.3 关注时代发展,引导培养核心素养
英语科试卷通过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语篇,倡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育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构建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
英语科试卷通过选取禁止开车使用手机、悉尼新旧文化冲突、新媒体对家庭教育和生活的影响、英国征收糖税的起因及效果等具有探讨性和思辨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取高科技无人机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鹦鹉识别物体形状的实验、人类语言发展的研究及与捉迷藏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实验等语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兴趣;通过选取关爱养老院老人的研究项目、勇救坠楼儿童、修复父子亲情关系等语篇,倡导友好互助、彼此关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2
考查学科关键能力,服务落实“双减”政策
2.1 深化基础,注重能力,引导教学减量提质
英语试卷对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对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查考生在牢固掌握语言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英语科试卷在真实、地道的英语语境中考查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使用的题型有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等。这些题型要求考生在正确理解语篇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关注具体语境中不同词语、句子与整个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阅读题重视对文本精细阅读的考查,尤其强调对语篇关键信息的理解和推断能力。深化基础性考查旨在引导中学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基础语言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
英语科试卷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尤其强化对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阅读题设置考查作者观点或态度、语篇主旨要义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根据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并通过归纳和概括作答,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注重关键能力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英语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2 创新情境,增强开放,引导减少“死记硬背”
英语科试卷在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等各部分根据所选素材创设不同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通过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减少“死记硬背”。
2022年高考英语试卷进一步优化写作等试题的考查形式。除考查写邮件等常见形式外,写作部分还设置了读图表写短文和根据提纲要点写短文等形式。全国甲卷要求考生以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向学校征文比赛投稿;全国乙卷设置的写作情境是校英文报正在开展以Learning English beyond the Classroom为题的讨论,要求考生阅读有关学生英语学习活动情况的图表,使用图表中的调查结果写一篇短文;新高考卷应用文设置的情境是以校广播站英语节目“Talk and Talk”负责人的身份给外教写一封邮件,邀请她做一次访谈;新高考卷短文续写试题设置的情境是阅读一名残疾学生坚持参加跑步比赛的短文后续写两段文字。这些精心设计的试题情境使写作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开放,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和概括信息,从自己的视角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不同观念,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浮梦 2022-10-11 01:48:16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