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帮一联工作方案

海以南不再蓝
精选回答
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方案学校帮扶工作方案跪求“一帮一”学习互助活动方案!如何做好铜仁市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现状 目前,各地主要的扶贫措施就是下派大批干部到村开展一帮一联工作,由于各级部门都很重视该项工作,市、县、镇各级部门均下派有干部到户开展帮扶工作,其实有些贫困户已经达到了“三帮三联”的程度,一户贫困户与之挂勾帮扶的责任人就有三人,分别来自市、县、镇三级部门。

但如此之多的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效果如何呢?我认为效果一般,反而存在很多问题。

助懒的问题。

由于下派的干部都是来自于城镇机关单位,他们大部分对农业生产不熟悉,在产业扶贫方面并不能给贫困户很好的指导与帮扶。

只能在生活上给予贫困户帮助,最直接的就是给钱、给物。

给钱、给物对于一个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的确起到了雪中送碳的效果。

但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这种形式的扶贫只会给贫困户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助长了他们“安贫”的思想,反而不想脱贫了。

扶贫工程变为“扰民工程”的问题。

由于各级部门都下了文件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入户两次,每次入户前帮扶责任人都要提前给村干打电话,叫村干通知贫困户在家里等着,然后入户当天还需村干带路才能到达贫困户家中。

由于帮扶责任人在各自单位都有工作任务,入户的时间往往不确定,有时只能精确到天,村干又怕贫困户外出做工后找不到人,所以只能叫贫困户在家等着,有时一等就是一上午甚至一天。

如果一户贫困户有三个帮扶责任人,每个月就有6天时间不能外出做工,这样就影响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

同样的村干也要陪着一起去,无论双休日或者晚上,无论刮风或者下雨,陪同入户的当天基本上村委的工作就不能干了。

如果,遇到处级领导甚至厅级领导来入户,那镇领导也要陪同一起入户,这样牵涉的人员就更多了。

帮扶人员带着情绪来扶贫的问题。

帮扶责任人都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并不是帮扶责任人的主观意愿。

下村扶贫,一会牵涉到原单位工作任务完成问题;二会牵涉到交通问题;三会牵涉到加班超时工作问题。

以我的村为例,帮扶责任人有镇里的派出所民警、有镇中学的老师,民警工作量本来就大,而且工作时间就不确定,下村入户只能利用休息时间。

中学老师虽然现在是放假期间,但很多老师都有外出度假的计划,由于要入户扶贫,只能取消度假计划。

这样一来,这些干部都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做这项工作。

对于一些觉悟不高、大局观不强的干部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然后带着这样的情绪入户,对贫困户的态度十分冷淡,不起到帮扶的效果,反而会降低政府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形式主义问题。

这次大规模的下派干部到村,有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就是要在7月份脱贫摘帽一批贫困户。

为了对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进行认定,自治区设计了一套周密的程序,共分六个阶段,历时1个多月时间,程序与当初精准识别贫困户差不多,工作量非常大。

我个人认为,自从2015年10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精准识别阶段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主要完成对贫困户的识别工作。

二是扶贫需求征集阶段从2016年2月到7月上旬,这一阶段主要是上级部门反复收集统计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需求、产业扶贫需求、贷款需求等。

三是扶贫政策落地阶段从7月中旬开始至今,以我村为例,第一户贫困户贷款是在7月份到位的,扶贫鸡发放方案于7月23日进行了分配公示,计划于8月初发放到位。

个人认为这两项措施的到位,标志着扶贫政策的正式落地。

但这些政策的到位,并不会马上产生脱贫效果,贫困户贷款是用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扶贫鸡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才能销售产生效益的。

换言之,现在仅仅是扶贫工作的开始,我们要集中精力去帮助指导贫困户去发展生产,争取在年底有一个好的收成,从而真真正正的脱贫。

但是现在的工作重点却在脱贫户“双认定”工作中,反复的入户统计农民的家庭收入,填写一系列的表格,令贫困户十分厌烦。

有些农户识别得分是58分,他们本来已被认定是2015脱贫的,但由于统计问题,在今年4月份才又将他们列入贫困户,到现在7月又要对他们进行脱贫认定,短短三个月时间,期间什么扶贫政策都没有享受到,就又“被脱贫”了,这样的工作方式,被群众认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建议 个人认为扶贫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活上扶贫,就是通过民政求助、危改政策、医疗保障、教育补助、等措施,让贫困户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不发生饿死、冷死、无钱医病病死等现象。

二是生产上扶贫,通过教育培训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自力更新,脱贫致富。

第一种扶贫方式是输血式的扶贫,见效快,但失效也快,对于无劳动力贫困户可以长期使用,对于有劳动力贫困户不易长期使用。

为了使贫困户有效脱贫,使用第二种扶贫方式是最有效的。

目前,由于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扶贫资金投入很大,各项保障措施十分完善,可以说对贫困户的关心已经是无微不至,就相当于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照顾得非常周到,饿死、冷死、无钱医病病死等现象已经极少发生了。

贫困户现在缺的不是生活用品,缺的是独立生活的勇气和技能。

为此,我建议: 调整帮扶责任人组成,从生产上扶贫。

正如文中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现在的帮扶责任人大部分来自于机关单位,对农业生产不熟悉,只能从生活上去帮扶。

为了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建议在村里选一些种养能人、经营能手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可以是一对多的形式,一户带若干户脱贫。

因为都是同村人,相互都认识,帮扶起来很方便。

另外,由于这些种养能手熟悉村的自然条件,知道养什么、种什么可以得到最大效益,因此由他们来指导贫困户发展生产最合适。

而机关单位的帮扶责任人可以根据需要,帮助购买一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可以不经常入户。

制定助脱贫奖励办法。

正如前文所打的比如,贫困户就是个未成年人,政府就是父母,父母在生活上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但在教育方面必须交给学校,请老师来教。

那老师教得好,学校、家长是不是应该奖励老师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奖励办法,对带领贫困户脱贫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奖励,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脱贫攻坚战斗中,让帮人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才是长效脱贫的根基所在。

要取得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胜利,请你岀谋划策?学校领导高高在上布置任务,教育教学效果差全是老师责任,对吗?

家长也有责任,但作为教师要好好反省

这校长珠算学得不错,也会一推六二五,把责任全推给下属。

俗语云:要想火车跑得快,全仗车头带,俗语又云:鸟无头不飞,以此类推,校长做为学校的头脑,各科教学的掌舵人,一点责任也没有吗?校长的职责是什么,你也不知吗?一个学校工作的好坏,在于校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知人善用,奖罚分明,以身作则,团结关心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及生活。

模范执行上级教育教学法规,荣辱与共,只要大家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就能无往不胜!

苍景流年 2023-08-27 11:17:28

相关推荐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搪瓷锅的优点有哪些

1、导热快,受热均匀。搪瓷锅虽然预热要比普通锅慢,但它在预热完成后能保持稳定的热度,即使用小火也能快速烹饪好食材,总体计算起来比普通锅烹煮时间要缩短不少。再者,它受热均匀,基本不产生油烟,也不产生焦糊。2、一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不雅是什么意思

“不雅”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yǎ,释义:不正、不雅观、不好看。
出处:
1、《荀子·儒效》:“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
2、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法贰后王谓之不雅,以居下倍上,是邪说也。不雅者,不正也。”
3、清·李渔《凰求凤·避色》:“我这园亭里面,常有附近的女子,借游玩为名,不时进来走动,旁人观看甚是不雅。从今以后,须要严词拒绝。”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叫外人听著,不但我的名声不好听,就是妹妹的名儿也不雅。”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话好不通,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造句:
1、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2、后来罗贯中写书,觉得不雅,便改成望梅止渴,流传至今。
3、没有签名档就像没穿裤子,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有些不雅。

盼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盼》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盼》是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019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出自铁凝的《夜路》,并特邀张蕾、梓君参与本文音频的朗读。
原文节选: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本文中,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职校退学了换学校学籍还在吗

职校退学、换学校学籍还在,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在教育部门会保留一段时间,方便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如果一年内没有继续上学或有严重违规被开除才会删除学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花木兰什么朝代

花木兰是南北朝。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