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蛞蝓为什么是害虫

知足常乐
精选回答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蠼螋它的尾巴上是有夹子,使劲夹就会把对方夹死了。

蠼螋( earwig Furficulidae)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体长4mm~35mm,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前翅特化为极小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圆形,常露于前翅外。

生活习性:

蠼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们通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蠼螋多为杂食性或肉食性。它们可以捕食40多种小昆虫,如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棉蚜等。一只蠼螋成虫一天可捕食200多只棉蚜。

蠼螋既吃植物,也吃动物遗体的残余物;有的蠼螋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蚜虫,有的专吃某一种,还有的吃农作物害虫,如苹果蠹蛾的毛虫。但许多种蠼螋本身也是农作物和园林的害虫,如欧洲蠼螋和澳大利亚蠼螋。

尾巴像剪刀一样的黑色长虫是什么虫?

蠼螋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蛞蝓为什么是害虫

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子虫、二母夹子。

蠼螋读作qúsǒu,英文名:earwigs 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

蠼螋俗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蠼螋,为不完全变态类的昆虫,蜕皮5次。每次蜕皮除了增大个体和增加触角节数外,他们的特征与其亲本相似。蠼螋喜好狭窄的空间。有人深信它们会爬入人耳中,但事实上不常发生,这个传说只是来源于蠼螋的英文名直译过来是“耳虫”,而耳虫的得名是因为蠼螋的翅膀完全张开时像人的耳朵!

体长约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十分灵活,伸缩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钳,雌虫尾钳平直,雄虫弯曲,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杂食。常见的蠼螋前翅短而无翅脉,用来保护大而呈扇形的后翅。它有一对钳状的附肢,通常雌性的笔直而雄性的弯曲。它们跟鸟类一样,在产过卵后会趴在卵上等其孵化。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虫吗?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种虫子是龟蝽。龟蝽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属于植物害虫的一种,对人没有什么危害。龟蝽的特征比较明显,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很容易辨认,其最小体长仅2毫米,最大的可达10毫米以上,体圆形至卵圆形,背面隆起,腹面较平或稍鼓。通常呈黑色具黄色条纹,或黄色具黑色斑纹。小盾片极发达,覆盖整个腹部。

龟蝽一般以豆类植物为食。

在人脑中繁殖的恐怖生物蠼螋 竟然能够帮忙清除蟑螂

蠼螋这种生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说起耳夹子虫想必就有些人知道了,传说中半夜会从耳朵爬进脑袋中繁殖的恐怖存在。但实际上蠼螋真的有这么恐怖吗?实际上这些都是传说而已,虽然蠼螋看起来也有点让人头皮发麻,但实际上并不能说蠼螋就是有害的,毕竟它还能够帮你除害。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蛞蝓为什么是害虫

一、在人大脑中繁殖的恐怖生物

蠼螋是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俗称耳夹子虫,很多人听到这种虫就心生恐惧。传说即将产卵的雌蠼螋,会通过它的螯,把自己依附在人体上,在晚上你睡觉的时候,蠼螋就会爬进你的耳朵,然后钻进大脑。紧接着蠼螋会小心的切断人的颅神经,让可怜的宿主无法察觉,便开始在大脑中产卵。

蠼螋一次能够产下上千枚卵,4天后,这些幼虫就会孵化出来,以柔软的脑组织为食,这个时候宿主就完全没有办法了,最终只能在无限的恐惧中恐怖的死去,然后蠼螋就会从身体中爬出,可以发现一大片黑虫子从脑袋中爬出。不过这只是恐怖的传说,并不具备科学依据,实际上蠼螋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其实蠼螋是益虫还是害虫很难说,因为它在家庭里出现确实很吓人,毕竟很少有人喜欢这种爬虫,但它又是家中蟑螂的天敌,所以如果家中出现蠼螋,那么蟑螂一般都会消失,相比而言,人们应该更加讨厌蟑螂。而且蠼螋虽然长得可怕,但属于“胆小型”,即便是受到骚扰也不会主动攻击对方,反而会装死逃命,虽然有时候会上举双铗示威,但是它也没毒,所以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上一页 0 /3 下一页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蠼螋的体尾末端有一对钳状尾铗,在觅食或遇到敌人时会举起尾铗扑向对方,且蠼螋本身带有毒性,可轻易消灭蟑螂,在十几秒内就可将一只大蟑螂食尽,不留一丝痕迹,所以蠼螋是蟑螂的克星。蠼螋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

蠼螋的体尾末端有一对钳状尾铗,在觅食或遇到敌人时会举起尾铗扑向对方,且蠼螋本身带有毒性,可轻易消灭蟑螂,在十几秒内就可将一只大蟑螂食尽,不留一丝痕迹,所以蠼螋是蟑螂的克星。蠼螋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可能觉得蠼螋它的尾巴上是有夹子,使劲夹就会把对方夹死了。它可能会吃掉蟑螂了,所以就认为它是蟑螂的克星了,所以我们要尽量的保护她们。

蠼螋( earwig Furficulidae)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体长4mm~35mm,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前翅特化为极小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圆形,常露于前翅外;尾须铗状;无产卵器。

腹部第3节、第4节腺褶能分泌特殊臭气驱敌;体尾末端有一对钳状尾铗用于防御。寒带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成串产于土表洞穴中,两性同居,有保护子代、喜夜行习性,杂食性。

果树害虫的捕食者,少数种为害花卉、储粮、储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我国已记载211种。

危害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蛞蝓为什么是害虫

蠼螋的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

蠼螋为什么是蟑螂克星

蠼螋它的尾巴上是有夹子,使劲夹就会把对方夹死了。它可能会吃掉蟑螂了,所以就认为它是蟑螂的克星了,所以我们要尽量的保护她们。

蠼螋(earwig Furficulidae)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体长4mm~35mm,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

前胸背板发达,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前翅特化为极小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圆形,常露于前翅外;尾须铗状;无产卵器;腹部第3节、第4节腺褶能分泌特殊臭气驱敌;体尾末端有一对钳状尾铗用于防御。

日本蠼螋

日本蠼螋为夜出性昆虫,白天隐蔽在地下或枯枝烂叶内或棉铃的苞叶内,阴天或傍晚出来活动。雌虫产卵常数十粒成堆,有较强护卵习性,雌虫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卵上或守护其旁,一旦受惊频繁或遇条件不适宜时,会将自产的卵搬迁或自食掉。成虫有趋光性。杂食性,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生活史复杂,为不完全变态。在赣北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和繁殖。5月中旬至6月下旬开始产卵。雌虫产卵可达90粒。若虫蜕皮5次,外形与成虫相似、尾铗细弱,呈尖钉状。翅芽于2龄时出现,以卵越冬。

御凤之龙 2024-05-01 16:03:00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论文集》,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他本人撰写的论文和发表的演说。1924-1944年,康德尔担任《教育年鉴》的编辑,该年鉴以介绍当代各国教育为主,其中的文章均是由各国知名的教育家撰写的。康德...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